每天都有人在評論區,回復同樣一句話,我這樣努力了,為啥連工資都不回報我一下?
為啥?
因為這個世上的絕大多數人,都是不可能賺到錢的。
他們的天花板,也就是早出晚歸,靠體力換取一點微薄的薪水,勉強維持著家庭的開銷。
稍微遇到點風浪,比如要還還貸,家人得了重病,就會遭受致命打擊。
整個家庭,可能都會支離破碎!
不得不讓人感嘆,還是小時候好啊,無憂無慮的。
可以天真,可以幼稚,大家也不會覺得奇怪。
還說你這是童真,可愛。
可惜啊,很多人就算成年後,都工作多年了,還保持著一顆童心。
那這就不是可愛了,而是愚蠢!
1、努力為什麼不一定能賺錢?
就像大家都知道的段子,要說這個世上誰最努力?
那肯定是,凌晨3點掃馬路的環衛工,30多度高溫下搬磚的工人,每天加班擰螺絲的廠哥。
但是,為什麼他們這樣努力,幹著最辛苦的活,卻拿著最低的薪水呢?
道理也簡單,因為這些人對賺錢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
就像你從上海去深圳,卻選擇了走路。
連交通工具都選錯了,自然很難到達目的地呀!
很多人就是沒想明白,努力、勤奮這些,都只是最簡單的事情。
你看看周圍朋友吧,誰不努力,誰比你輕鬆多少?
門檻太低了,你能做,別人也能做。
那最後分到的蛋糕,自然連肚子都填不飽。
2、不要被假象迷惑。
前段時間,很多人都想去擺攤。
但真正賺錢的,卻是五菱宏光。
去擺攤賣商品的,有幾個發財了?
由於李舟自己也有網店,從數據的反饋來看,也符合這個現象。
剛提出地攤經濟時,有兩種需求,每天搜索的人數暴增。
一個是擺攤的工具,一個是擺攤的產品。
有個朋友,看到了機會,就去賣擺攤工具,從阿里進貨過來,倒手一賣,賺中間的差價。
2個月不到,賺了5萬多。
如果你接觸過培訓的圈子,那應該有個深刻的感受,那些所謂的大師,很少有專注一個項目推很久的。
他們是什麼火,就出什麼教程,短期收割一波,然後再等下一個風口。
當然,真正良心的培訓大師也有,你就看他推的項目,是經常換,還是一直在做。
就這一點,就可以判斷出,此人是否靠譜!
不要看到什麼火熱,就跑去做什麼,大概率會成為韭菜。
賭王一生開了很多賭場,但他自己卻從不賭博。
因為他知道,久賭必輸,那些想靠賭博發財的人,最終都會輸得褲衩都沒了。
3、普通人如何更好地賺錢?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就算在農村,也能通過網絡了解天下大事。
作為一個普通人,想多賺點錢,就不要只會在網上消費,而是想想自己如何在裡面淘金。
我們要記住,網際網路是你賺錢的工具,而不是消費的遊樂場!
不過話說回來,別人做直播,你也去做。
別人發短視頻,你也去發。
別人擺攤,你也去擺。
這樣做,是很難發財的!
為啥?
不管是寫文章,還是發視頻,開直播,這都是手段而已。
前提是你要想清楚,自己會什麼,有什麼優勢,應該如何切入!
在我們看來,今後最適合普通人賺錢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靠專業吃飯。
隨著新媒體的門檻越來越低,以後每個人都可以發視頻,開直播。
在海量的內容面前,為什麼要看你發的?
獲勝的關鍵,就是靠專業。
李舟認識一個醫生,治胃病的。
除了每天更新免費內容,還做了個系列專題,教人在家保養胃。
一份賣400多,每天能賣2000左右。
這就是以後的方向,越專業的人,賺錢越輕鬆。
不要以為醫生、律師這些才算專業。
會寫文案,會做PPT,PS修圖技術好...
任何一個小領域,只要真有乾貨,都是有大量需求的。
第二、割韭菜賺錢。
有個年輕人,看到無數人去舊金山淘金。
他沒有盲目加入淘金大軍,而是把一批滯銷的帆布,做成幾百條褲子,拿到淘金工地上推銷。
大受淘金者的歡迎,後來誕生了牛仔褲品牌李維斯。
別人淘金,你賣鏟子,一直是最好的生意模式。
微商火了,最賺錢的,是教你發朋友圈的老師。
自媒體火了,最賺錢的,是教你如何兼職月入過萬的人。
短視頻火了,最賺錢的,是教你一條視頻變現10萬的課程。
我有個網店,專門賣網紅拍攝背景布的。
不需要去推廣,每天都有自然成交的單子。
沒辦法,想當網紅,想靠拍視頻出名的人,太多了!
之前也想過賣拍攝器材,上架過幾款,但參數太多,買家不停問來問去的,太煩人了。
選擇決定命運,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