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大貨車的人,基本上都是生活所迫,如果生活條件好,誰也不願意整天長途奔襲的開車,特別還是開大貨車,那是相當的勞累。那麼為什麼大貨車寧願去走國道,而不去走高速?
所得利潤空間被壓縮
大家都知道,大貨車司機一般都會超載,主要也是為了想多賺一點,如果跑高速的話,雖然現在不是按噸位收費,但是按軸計費的話,也好像是有點換湯不換藥的感覺。有很多車主反饋收費反而高了。
另外一點,高速路對貨車的限制點還是挺多的,除了超載的話,限速也就只能100,而且還不能長期走左邊車道,如果發現有違章的話,被交警逮住,處罰還是非常嚴格的,除了扣分罰款,嚴重的可能就是駕照降級,這個就是致命處罰。
這樣一來,貨車司機可能短時間內會沒有了經濟來源。原本賺點錢就不容易,再加上各種處罰的話,那麼走高速的成本顯然就更大了,雖然說距離會短,耗時也更少,但是對比一下成本的話,可能高速會更多一些。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有人說在國道設收費站,比高速路收費更高,實際上這是逼良為娼,做法太過於極端,雖然是說這樣是緩解了國道的交通壓力,但是那高速以後還能算得上高速嗎?開過車的人都知道。
高速路上如果大貨車多了,直接會影響道路的行駛,特別如果還是車道比較少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堵車,而且一旦是發生事故的話,整條高速可能就是長時間的癱瘓,所以這個不是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個人認為,貨車司機不大願意走高速的原因,其實也就是因為支出成本有點過高,如果能從這個角度出發,去適當地減免一些費用,對於司機而言,就是根本的解決方法,因為誰都希望掙得多,跑得快,成本也少。間接地落入口袋的錢就更多。
再就是規範行業的一些制度,如果能對整體運費有個明確地調整,規範,這是再好不過的,貨車司機最怕的就是空車跑,這是嚴重地虧本買賣。
再就是相關的法規是否能適當地放寬一些,做到讓司機真正地有利可圖,之所以人是冒著風險駕駛,本質上也是為了多賺錢,是不得已而為之,當然這個是兩面性的,政策太寬鬆,人就會有恃無恐,所以這個度要怎麼去把握。
另外,道路損壞嚴重,也是和大貨車行駛有關,超載的話,必然會對影響道路的使用壽命,如果適當地能收取一些費用,是不也可以考慮,畢竟完全不收費的話,對國家來說也是一筆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