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清華大學舉行了2020年度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答辯會,這被稱為清華園裡一年一度的「神仙打架」。
這一次,在「眾神」當中出現了來自一位寧波人,這就是來自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的蔡燁怡,她是本次參加答辯的4位女生之一。
當天,蔡燁怡是第一個上臺分享自己在清華園的成長經歷的學生,最終她也笑到了最後。
經過投票,蔡燁怡名列前10名,不出意外,蔡燁怡將獲得清華本科生特等獎學金,這是清華授予在校學生的最高榮譽。
01
一路領跑
蔡燁怡小學就讀於寧海縣實驗小學,初中寧波外國語學校,高中效實中學,高考以704分,全省第17名的成績考上清華。
還在讀小學的時候,蔡燁怡就出版了長篇校園小說《校園,那些人那些事》、《送你一片四葉草》等作品;在寧外讀初中時,她拿下了「21世紀杯」英語比賽浙江省決賽冠軍,她的父親也應學校的邀請,作為家長代表講述了與孩子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以及家長榜樣力量的影響力。
2015年,在效實中學就讀時,蔡燁怡被評為「效實之星」。時任班長的她,在給自己寫的簡述中,卻極為謙虛——
我叫蔡燁怡。
從來就很害怕評價自己,如若帶上一點誇耀的目的性,就更難。我便只希望能盡我的拙筆零零碎碎地勾出一個蔡燁怡的輪廓來。
作為班裡的班長,沒有權利慾,不習慣發號施令,因為到最後總撐不住氣場和班裡的所有人一起笑成一片。
多數時候喜歡坐在教室裡偏後的窗邊的角落。語文課的窗外有一排夾竹桃,這會兒正抽芽;數學課的窗外有一棵早櫻,這會兒正開花;英語課的窗外有一顆桂花樹,這會兒正沉默著蔥鬱。當然這並不提供上課走神的佐證。
會彈一點點琴,不作特長,只能稱作愛好。
不介意作演講,似乎在這方面有點天賦,但不常作。
時常擔心明天的模塊考和單元測試,和我身邊的所有人一樣。考得好的時候會期盼著試卷講評,考得不好的時候會和朋友念叨著要去辦公室毀卷子。
躺在床上想晚自修沒想出來的題,想出來又害怕明早忘了,糾結是不是摸黑下床去寫下來。
很容易想家,回不去的時候會很焦躁。
會在草稿紙上亂塗亂畫,一不小心把一個橢圓和坐標系一起畫成一隻戴著花帽子的小丑拿去給同桌分享,而後覺得不應該,嬉笑著用黑筆劃掉繼續做題。
不是很喜歡體育,憎惡長跑,但是800米跑到最後還是心心念念要衝刺。
一個人走在路上的時候總走在花壇的邊沿上,邊走邊想事情,想得太投入的時候會掉下來。
……
零散的描述中,只希望能拼湊出個真實的輪廓。
在入學考的時候碰到一道題,問最欣賞的一句格言。我毫不猶豫地寫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我總希望身邊的人說起蔡燁怡時會覺得——那是個靜心的,寡淡的女孩子,人很不錯。
我動輒覺得自己幸運,因此珍惜。
珍惜身邊的人,身邊的事,
還有親愛的效實。
就像我知道我的效實正珍惜我那樣。
2017年高考中,蔡燁怡以704分的高分,位列全省第17名,不負眾望考上清華大學自動系。
02
出書的工科學霸
進入清華大學,在這所超級學霸雲集的頂尖大學裡,蔡燁怡依舊非常出彩。
她曾任自動化系學生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本科生課程諮詢委員會委員,並獲得了獲國家獎學金、蔣南翔獎學金、清華大學好讀書獎學金等多項大獎。
2018年,蔡燁怡出版了自己的又一部作品——長篇小說《分享讓我更快樂》,這部小說被晨光出版社列為2018年最值得期待的20種圖書之一。
在蔡燁怡看來,寫作是自己從小的興趣,工程是新進的愛好,兩者並行不悖。
一次交流會上,一位小讀者曾問過她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在寫作中尋找靈感?「當時的蔡燁怡分享了「一望無就,一無所知「的感悟。
03
雙學士、直博
清華讀書期間,蔡燁怡選擇了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第二學士學位,在科學和人文的視角間交叉切換。她利用計算語言學研究古典詩詞拗救率,完成了全唐詩所有律詩的平仄律。
你是不是從沒聽說過「拗救」一詞,也不知道啥意思?科普來了!
學霸就是學霸,隨便研究個東西都是我們看不懂的!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古詩詞白背了。
蔡燁怡還與醫學院、機械系、信息學院的同學組隊,作為SRT項目學生負責人,在半機械蜜蜂身上做了腦機接口,用外部電信號跟蜜蜂的腦電波進行溝通,誘導蜜蜂飛行,最終該項目獲得清華大學第37屆挑戰杯二等獎和最佳新秀獎。
在答辯的過程中,蔡燁怡不止一次提到了集體的力量。自動化系學生會、自動化系團委、清華大學本科生課程諮詢委員會、校毽球隊、校藤球隊都曾留下過她拼搏奮鬥的身影,在集體中走向更好的自己。
目前,蔡燁怡已經被推薦「直博」,將繼續在清華園裡學習,她說,「在清華通識教育、跨學科研究的背景下,我得以成長,在未來,我也將懷揣著最原始的好奇和熱愛,繼續虛心學習,努力前行。」
據寧波牛娃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