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埃「一帶一路」主題視頻研討會舉行:文明古國應攜手共行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20-12-06 12:45 來源:澎湃新聞
埃及地處非洲、聯通歐亞,是古代東西方貿易的必經之地,如今,他是「一帶一路」沿線的樞紐國家,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環。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之下,埃及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合作如何展開?
12月5日,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沙拉夫可持續發展基金會和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共同舉辦了一場「認識中國:走近一帶一路」視頻研討會。與會嘉賓圍繞如何加深對中國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了解、「一帶一路」倡議給中非帶來的新合作機遇等議題展開研討。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出席並發表致辭。
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出席會議(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供圖)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埃及「2030願景」不謀而合,引起許多埃及人的共鳴。埃及前總理沙拉夫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為了實現以共同發展為目標的國際合作而提出的,這一倡議實際上也反映了中國的發展理念。
面對疫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守望相助。 吳海龍在主旨發言中表示,今年3月,埃及總統塞西特使、埃及衛生部部長哈拉•扎伊德女士訪華,並向中方捐贈100萬隻醫用口罩。7月,廖力強大使向埃及衛生和人口部轉交了中國政府通過非洲第一夫人發展聯合會向埃及捐贈的抗疫物資。兩國衛生專家已經舉辦多次視頻交流會,中國專家向埃及提供了最新的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雙方合作的口罩生產線也已經投產。
吳海龍指出,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給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世界經濟遭受嚴重衝擊,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各國都遭遇重大風險挑戰。面對新形勢,我們要團結一心,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甦之路、增長之路,積極推進國際合作。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出席會議(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供圖)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不斷擴展。目前中埃經貿合作涉及電力、鐵路、船舶、信息通信、油田開發等多個領域。廖力強大使在致辭中表示,埃及位於「一帶一路」西端交匯處,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天然合作夥伴,也是最早支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之一。
中國在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發展格局,會對「一帶一路」產生什麼深遠影響?埃及在「一帶一路」中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疫情之下人員交流受阻,又如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針對埃方提出的這些問題,中方與會嘉賓一一作答。兩個小時的研討交流,中埃雙方一致認為,中埃都支持多邊主義、支持國際經濟合作、支持非洲工業化,定能在更廣泛領域,推進「一帶一路」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視頻研討會現場(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供圖)
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一帶一路」合作仍逆勢前行。「一帶一路」倡議符合中埃兩國發展利益,兩國合作涉及貿易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及教育、科技、文化等諸多方面。面向未來,中方願與埃方一道,把中埃關係打造成中阿、中非命運共同體先行先試的樣板。兩個文明古國攜手前行、相互借鑑,必將跨越時空、超越國度,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新聞報料:4009-20-4009
Content [contId='10289370', name='中埃「一帶一路」主題視頻研討會舉行:文明古國應攜手共行', status='0', createTime='Sun Dec 06 10:33:34 CST 2020', updateTime='Sun Dec 06 14:50:47 CST 2020', publishTime='Sun Dec 06 12:45:50 CST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