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裡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
1960年香港導演李翰祥第一次將葉小倩的故事搬上熒幕,還為它起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倩女幽魂》在隨後的數十年間,這段中國版的「人鬼情未了」被陸續拍攝的不下十個版本,而作為廣大觀眾熟悉的,當屬由張國榮和王祖賢主演的87版倩女幽魂。
這部由徐克監製,程曉東導演的影片,不僅讓當年的亞洲影壇掀起了一股神怪電影的拍攝風潮,片中的人物造型,武打動作,以及特技效果,也在近30年的時間裡,持續影響著各類古裝影視劇的拍攝。
今天回過頭來再看倩女幽魂,雖然整部電影充滿了不可避免的歲月感,但小倩哀怨的眼神,寧採臣的痴萌,燕赤霞的豪情仗義,卻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回憶,特別是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造型柔美飄逸變幻萬千,完美詮釋了蒲松齡筆下,清冷幽怨的女鬼形象。
然而這一角色最開始張國榮推薦的是日本的中森明菜,他說自己喜歡倔強的女孩兒,對中森明菜有過幻想,徐克當時也多次邀請中森明菜,只可惜最後都被她婉拒了,此時剛來香港不久,籤約邵氏的臺灣演員王祖賢出現了,她先找了徐克當時的妻子施南生,但因為個子高,風格太現代被拒絕,王祖賢很執著,她又找到了徐克,最後當王祖賢換上的那一刻,徐克也被震驚了,覺得她就是自己想要找的聶小倩。
然而拍攝時,王祖賢的演技讓人堪憂,為此她經常找張國榮學習,而且稱張國榮為哥哥,一來二去哥哥這個稱呼就在劇組叫開了,後來這個稱呼,伴隨了張國榮的一生,同樣伴隨他的,還有片中由他親自演唱的主題歌《倩女幽魂》。
當時黃霑聽說徐克翻拍倩女幽魂的時候,主動找去想要為新片寫音樂,結果不負眾望,黃霑先生所作的三首歌曲,雖然氣質含義完全不同,卻都成為了經典之作。
倩女幽魂的最後,寧採臣死死地用肩膀扛著門板,擔心陽光把小倩的魂魄照散,直到燕赤霞告訴他,她已經走了,寧採臣怔怔地回過頭來,看著面前一地殘酷的陽光,這一刻才明白一生中遇到一個愛的人有多難。人生路美夢似路長,夢裡昏黃的燭光下,俊朗的書生執筆寫詩,身旁的白衣女鬼明眸流,回眸淺笑,窗外月色寂寂,滿天飛花,那時的寧採臣單純中帶著傻氣,木訥中依舊那麼儒雅,那時的聶小倩,一襲白衣如冷豔閉月,不染塵世雪霜。
如今一轉身,30年光華剎那,人生恍若如夢,張國榮英年早逝,午馬早已不在人間,只剩下王祖賢遠渡重洋,殘夢紅塵,當年三個人只有小倩是鬼,如今三個人中只有小倩是人。
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為後續選題,希望創作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