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被一些小病小痛纏身,認為只需要去藥店買點藥吃,發一發汗就好了。
然而很多時候,在你推開一般藥店的大門時,你就開始掉入藥店導購員的無限「套路」當中了......
無錫28歲的小陳,由於經常雙腳水腫,多年來求醫無果。最後在絕望之下,被一家藥店的醫託騙了4萬多塊,買了3、4包「神藥」,最後報警一查,是一家「三無」的藥店。
本來病人走進藥店,讓導購員引導消費者購買正確的藥品是一個合理又正常的服務,但現實裡的藥店,卻有許多導購員編織了重重「圈套」,來欺騙顧客購買昂貴藥品。
具體都有哪些常見「套路」?妙姐給你一次性說清楚,讓大家不再上當受騙!
一、常見忽悠套路有三招
招數一:不行
「您說的那種藥不行」,這句話耳熟吧~相信不少跑去藥店買藥的朋友,本來喉嚨痛想買一盒西瓜霜,偏偏導購就給你推薦另一個牌子(比較貴),還說藥效更好。本來想買一盒氯黴素(8元左右)偏偏還要推薦你一盒某牌子眼藥水(50多元),還宣稱一分錢一分貨,藥用在自己身上不能省,但其實兩種藥效果沒多大區別。
招數二:為您服務
「專業導購為你服務」,梅冰(化名)每次一走進家門口的那家藥店,都能聽到耳畔溫柔的聲音:「您好~我是本店專業導購,有什麼幫到您?想選擇哪種藥?」梅冰最近感冒了,只是想買一包板藍根,然而導購一昧地給她推薦20多元一盒的「複方氨酚烷胺片」,還說自己更專業,不會選錯。
招數三:不知道
「您有病您不知道」,小萍(化名)陪同小楊一起到藥店買藥,一名導購突然跑來她跟前說,我看你面色無光,嘴唇發白,應該是氣血不暢,可能內分泌有問題,不如試試我們最新推出的保健品……
以上三招,妙姐可是幾乎都碰到過,相信去過藥店的朋友,也總會被「忽悠」上一兩招吧~妙姐這就來教大家如何「見招拆招」:
二、教你4招,不再被「坑爹」藥店欺騙
藥店之間為了競爭,只能採取各種推銷手段,讓消費者選擇利潤更高的藥,所以當我們去選購時,以下幾點一定要「心中明亮」
1、買藥一定要看清楚生產日期
藥品和其他商品一樣都是有保質期限的,就像麵包店,臨期的產品一般都放在最外一層,好讓一些「不注意」的人買走。藥品過期更是有明確不能上架銷售的規定,損失只能藥店自負,那麼為了儘快把臨期藥清空,導購自然就會搶先銷售給顧客。所以買藥時,一定要看清生產日期及保質期。
2、擺在你面前的要或許是最貴的藥品!
根據消費者的慣性,藥店一定會把價格高、利潤高的藥品擺在櫃檯最顯眼的位置,那些低利潤就擺在貨架下方,讓你「難以發現」。所以買同類藥品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四周,你一定會發現藥效相同,價格卻更加實惠的藥品。
3、要學會認清「藥」字號、「健」字號以及「食」字號。
國藥「健」字是指的保健品,不具備治療疾病的作用;國藥「藥」字號是指是藥品,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食」字號指的是食品,屬於保健食品,也不屬於藥品,大部分是營養補充劑。
4、導購員以「副作用小」、「藥效更好」等理由哄騙消費者買其他藥品
藥店只認準「利潤」,導購也是要混飯吃,這些理由都是為了鼓動消費者去選擇藥店想要向你賣出的藥,妙姐建議去藥店買藥時,最好拿上醫生開的處方,說清楚藥名,讓那些花言巧語的推銷者無計可施。
三、普通感冒別亂吃藥
悶熱的天氣,室內外溫差大,最容易感冒,有些人為了儘快把症狀「壓下去」就開始胡亂吃感冒藥,或者去藥店購買一堆感冒藥、消炎藥加板藍根衝劑一起服用。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 呼吸內科 主治醫生 張勇表示多種感冒藥一同服用,不但達不到治療效果,如若藥品中含有相同成分,很可能造成劑量增加,反而對健康不利。
四、3類藥店裡便宜又好用的藥
妙姐給大家分享3款日常最常用的藥物,價格實惠,緊急時還能緩解症狀,建議Mark下來。
一瓶幾塊錢的甲硝唑:牙疼起來要人命,一瓶甲硝唑輕輕鬆鬆就能解決。比起其他治療牙疼的藥物真的是便宜又好用,性價比超高。
紅黴素軟膏:能夠治療皮膚感染、輕度燒燙傷、蚊蟲叮咬,而且對流鼻血、口角炎、麥粒腫都有很好的作用。最最最主要,它只賣2元一支。
西瓜霜:清熱解毒,治療口腔潰瘍和喉嚨腫痛很有效,現在有藥丸也有噴劑,比較方便!
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學會辨識藥店各種「忽悠」之術。當然,無論是哪種藥物,最好都是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購買。
參考資料:[1] 顏梅生;《藥店買藥 當心被導購忽悠》[J].保健與生活. 2012.000.013[2] 《藥店賣藥8大坑人套路,宰你沒商量》.360個人圖書館.2018-03-10[3] 《感冒了千萬不要隨便亂吃藥》.醫學教育網.2017-09-25[4] 《4種藥店裡便宜又好用的藥,店員一般不會告訴你,建議存下來 》.奇妙的中醫.2019-12-3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