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媳婦就經常在我面前吐槽她的親媽媽——我的親家母。

什麼原因?
一是因為她從小父母就出去打工了,對她關愛較少。
這個時候我就和她談要理解父母的苦衷,這是中國的國情,留守兒童多的很。
其實父母在外面打工,也很辛苦,還不是為了自己孩子好過一些,而且有條件的家庭,誰願意拋下兒女去外面呢?
二是她出嫁的時候,父母沒有打算在家裡請客。
因為她的弟弟先結婚,那個時候做了酒席。到她結婚的時候,父母就沒有問她關於結婚的事,更沒有提出置辦嫁女兒的酒席,哪怕是親朋好友都沒有坐下來吃頓飯。
她感覺父母重男輕女,心裡一直有個梗。這個時候我就給她說,因為弟弟結婚家裡在縣城買房,給弟媳婦拿彩禮等等一番操作下來,也花了不少錢。到她結婚的時候,害怕辦的不好,惹人笑話,乾脆就不辦,不會得罪人。
三是家裡親戚不懂事,她結婚的時候,有想鬧事的跡象。
兒媳婦和兒子結婚那天,我們問他們親戚朋友多不多,到時候去幾個車接送?
後來她父母回答大概有二三十個人,然後我們就請了一個32座9成新的大客車去接客,走的時候每個人還打發了錢,都是按照兒媳婦的意思辦的。
可是她二姨的公婆居然覺得我們沒有安排小轎車,沒有把他們照顧好,最後找到了親家母家裡哭鬧。
我家接兒媳婦,五六十桌的客人,我們還特意把親家母家裡的客人安排在主位,結果家裡親戚回到家裡以後,找到親家母家裡扯皮,讓兒媳婦感覺自家的親戚這麼做很傷心。
我告訴她,你屬於遠嫁,隔著娘家300多公裡,與親戚之間的交集越來越少,何必置這些閒氣,只要自己父母心裡沒有啥不痛快的,就沒有事。

兒媳婦回娘家和父母發生了口角,回來跟婆婆訴苦,婆婆該說什麼好?
很簡單,兒媳婦回來抱怨父母,也就是一個暫時的情感發洩,對自己的父母是不會有多大的矛盾解不開。
作為婆婆,一要靜靜的聽她說完,然後慢慢的打比方開導她。
切記不能跟著說她父母這不好那不好的。
以後他們和好了,婆婆媽說親媽那些「壞話」,就會變成你的不是,兒媳婦會「忘記」自己訴苦說親媽「不好」的那些話。
二是婆婆媽要經常在兒媳婦面前說親家母的好話。
兒媳婦訴苦說親媽「不好」的時候,婆婆媽一定要反著說。
讓她多體諒父母生養她的不易,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有怨言。親媽那裡有啥沒有做好的,下次做好就是了。
說明兒媳婦是個很善良的好姑娘。
有啥說啥的女孩單純可愛,沒有城府,高興就高興,不高興就說出來。這樣的兒媳婦真是很好相處的。

願家庭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