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丈夫拿起棍子就打,妻子不許,他怒:必須讓他有敬畏之心

2021-01-09 西部點評

汪先生最近飽受折磨,而痛苦的源頭來自於相伴十五年的妻子周女士。細數妻子的過錯,他張口就來。可這對周女士來講太突然,也太委屈了。在調解現場,汪先生言語犀利,他離婚的態度很堅決。而周女士聽到丈夫的這個訴求,現場崩潰了。他把妻子說的一無是處,這真的是汪先生離婚的理由嗎?

汪先生說,首先出問題的是妻子和母親。婚後,他外出打工,妻子則留在老家,與母親一起照看不滿周歲的孩子。那天為了烘乾尿布,母親就搞了一個火炕,一時疏忽的她導致孩子的臉被燒傷了。因為本身就有高血壓、心臟病,最後母親就在自責中突發腦溢血去世了。

在汪先生看來,這一切都是妻子的錯。他早就和妻子說過了,等到孩子滿一歲多,再出去打工也不遲,沒必要這麼急。可妻子老是說在家待不住,最後就出去打工了,把孩子丟給了母親一個人照顧。要不是妻子做出的這個決定,可能這兩個悲劇都不會發生了,因此他一直記恨在心裡,變成了一個難以解開的心結。

周女士解釋道,之所以要出去是因為家裡的經濟實在是太困難了,連孩子的奶粉錢都是問題。而且公婆也是同意她出去的,丈夫也沒有說過什麼拒絕她出去的理由,這件事都是有過溝通後才去做的,憑什麼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她。平日裡婆婆待她如親生女兒一般,所以對於婆婆的離世,她心裡也很愧疚,只是沒有說出來而已。

汪先生說,接著就是孩子教育上的問題,那時候孩子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當時他就拿起了棍子要打孩子,可妻子偏是不讓,這讓他不能接受。在他看來,要想讓孩子長記性,那麼必須要讓他有敬畏之心。而妻子的護短,只會讓孩子更加地不重視自己犯下的錯。周女士解釋道,那天她也和丈夫說了,要打孩子可以,但不能用手臂那麼粗的棍子打,換個細的,傷肉不傷骨。可丈夫就是不聽,非要堅持自己的理論,這讓她很不能接受。

周女士直言,對於丈夫她也有不滿。那時候的丈夫越來越晚回家,她早就心生疑惑了。後來她下定了決心,和丈夫坦言,不管你是賭博也好,出軌也罷,只要能夠回來,她還可以一起去面對。話已經說得很明確了,可丈夫還是沒有對她坦誠。最後她從女兒的口中,得到了一個讓她心碎的答案。

那時候六歲的女兒想吃巧克力,周女士就趁機問了一句。哪曾想女兒竟告訴她,丈夫與一個女的在一起玩好久了,經常開車帶著到處跑,還買了很多的東西給對方。最後在零食的誘惑下,女兒帶著她來到了丈夫與小三的宿舍,當天她就發火了,鬧得雞犬不寧。最後廠裡就把那個女的開除了,可即使是這樣,丈夫還依然與對方保持著聯繫,這讓她心裡很不舒服。

汪先生解釋道,出軌確有其事,因為早從去年開始,他就對這段婚姻死心了。他對妻子說過要離婚的事情,可每次都用錢壓他。乾脆就找個女的,到時候被發現也能離得痛快一點。可問題就是,妻子發現了這件事後,還是不願和他離婚。最後家裡人也知道了他這件事,親戚紛紛來勸阻他,就這樣事情結束了,他與對方斷了來往。

汪先生的父親上臺說道,在妻子的那件事上,他認為兒子的話不對。兒媳是有錯,但是兒子也難逃責任,要不是他一分錢都沒有寄回來,導致經濟緊張,那麼兒媳也不至於要跑出去努力。

還有就是出軌的事情,兒子的問題就更大了。兒媳一直都是對兒子不錯的,這些他們都能看得出來,反倒是兒子的表現讓他們覺得太差勁了。現在他希望兒子能夠多為兩個孩子考慮一下,因為都還小,還需要照顧。

觀察員劉小洪指出周女士愛得卑微,而汪先生太高高在上了。同時也希望周女士不要太輕視自己,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對自己負責。另外楊施敏指出,汪先生迴避自身問題,卻對妻子處處挑剔,這是不對的。最後胡劍雲希望汪先生能夠多去體諒和理解一下妻子。

調解的最後,雙方決定給三個月的緩衝期再做決定,生硬的溝通方式提示著他們還有一門重要的課要學,那就是夫妻語言。

來源:金牌調解TV

相關焦點

  • 「帶孩子能有多累?」丈夫指責妻子好吃懶做,網友怒懟:你行你上
    丈夫指責妻子好吃懶做,網友怒懟:你行你上在社交平臺上,有一位丈夫發文吐槽自己的妻子,說妻子在生完孩子後就辭職在家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帶孩子。但是這天丈夫下班回到家後卻發現妻子沒有做好晚飯,孩子也在哭鬧不休。
  • 李玫瑾教授告訴我們:孩子「敬畏」心培養的重要性
    談到「敬畏心」第一個反應是什麼?你最怕誰?「畏」是指擔心憂慮,還形容戰戰兢兢之態。從內心出發對其事物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反而帶有些害怕而非親切。很多成年人在憶童年時,總有一個讓自己敬畏的人,我們從心底裡既愛他也怕他,但是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的小朋友,老一輩隔代親對孩子百般依順,年輕父母工作繁忙僅有的陪伴時間似乎更像補償孩子,儘量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 孩子犯錯了要不要打?美國教育學家:「打」是為了他以後不再犯錯
    一味講道理沒用的話,懲罰教育很重要,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敬畏和害怕的心理,這樣才不會讓孩子再犯同類的錯誤。而是有時候根據不同的情景,孩子的不同情況,可以採用的一種懲罰方式。每一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個性不同,採用的教育方式也不同。1、情況緊急,事態嚴重有時候孩子會做一些很危險的事情,我記得兒子在3歲左右的時候,喜歡到處鑽。有一次手指頭伸進插座裡,雖然之前告訴他這種情況不可以有,但孩子還是想要探究。
  • 無意穿了丈夫的鞋,他發火打砸怒罵,妻子落淚:求求你,放過我吧
    錢先生卻反覆提到自己的夫妻矛盾跟小舅子脫不了干係,那時的妻子能幹,幫小舅子發展了兩個的店面,唯獨對他的超市生意一點都不上心。他覺得妻子這是胳膊肘往外拐,而這也正是錢先生氣憤的點,為此兩人才爭吵不斷。談及爭吵,張女士述了一個事例。那天她下班回家,因為手裡還忙著工作,所以無意中穿錯了丈夫的鞋,當時丈夫就不滿了,開始抱怨妻子有腳氣還穿他鞋。
  • 胡說典藏 || 必須告訴孩子,不許對爸爸媽媽吼叫,窩裡橫的同義詞就是情商低、沒規矩
    因為,爸爸在家庭中往往是最具實力的人,他的體力和態度,往往能徵服孩子們。年幼的孩子,無形中會對爸爸和媽媽進行比較,不知不覺,就會選擇一個最有征服力的人,視為自己敬畏的對象。 每一個當媽媽的都要注意,在家裡,靠嘮叨是很難管住孩子的。嘮叨是最缺乏威力的辦法。
  • 教育專家提醒:孩子「該打就要打」,不管不罵不罰養不出優秀孩子
    如果孩子犯了錯,唯有懲罰能讓孩子清醒時,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能姑息。這不是李玫瑾教授第一次強調敬畏,她在此前分析青少年犯罪行為時也曾多次提到過,人犯罪的原因是沒有敬畏之心。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敬畏要遭災殃。
  • 丈夫3樓睡覺,妻子2樓偷情,丈夫暴打姦夫致其重傷,犯法嗎?
    在「快餐式愛情」的如今,我們好像越來越喪失了對婚姻的敬畏……某天李某下班回家,吃完飯後就回三樓房間睡覺了,而妻子表示三樓太熱,二樓的空調比三樓的涼快些,於是帶著孩子到二樓睡覺。半夜凌晨12點多,李某起夜喝水,恰巧聽見了2樓有挺大動靜,李某疑惑,平時妻子和孩子一般這個時候已經熟睡了,怎麼今天這麼大動靜。於是悄悄下了2樓,想要一看究竟,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妻子房間有個男人!
  • 妻子半夜小產,丈夫磨蹭20分鐘導致孩子流了,妻子:對他恨之入骨
    有一天夜裡,他的妻子上廁所出血了,但是路途比較遠,他的車子又沒油,所以耽誤了時間,送到醫院之後肚子裡的孩子沒保住,妻子就開始埋怨他,鬧離婚,回到娘家之後也不願意再回來。其實孩子意外沒了,這確實讓人很心痛,可是把這件事情怪到丈夫的身上,也是不對的,誰也不想發生這樣的事情,而且孩子也是丈夫的孩子,他也不是故意的,會不會妻子這樣的做法有些偏激了,當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 妻子因生孩子太快,被丈夫懷疑是二婚,醫生怒懟:荒謬
    導讀:妻子因生孩子太快,被丈夫懷疑是二婚,醫生怒懟:荒謬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妻子因生孩子太快,被丈夫懷疑是二婚,醫生怒懟:荒謬!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嗜賭又家暴妻子直呼受不了,妻子:他輸錢心不甘,天天回來折騰我
    一次吵架後,妻子離家出走距今已有半年之久,後悔不已的宋先生多次想當面給妻子道歉讓她回來,但都被妻子的娘家阻撓,走投無路的他希望能夠和妻子當面溝通,挽回這個瀕臨破碎的家庭。為了了解真實情況,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宋先生的嶽母家,正好遇到了宋先生的嶽母。
  • 丈夫3樓睡覺,凌晨妻子2樓偷情,丈夫暴打姦夫致其重傷,犯法嗎
    這也許和大家那顆八卦的心有關。有的人很喜歡聽這類八卦,甚至恨不得每天都有爆料。那麼,家庭裡面到底會有哪些醜事呢?比如說,一方去偷情或者出軌又或者家暴等等。妻子劉某說:3樓太熱了,2樓的空調大一些比較涼快,帶孩子在2樓睡覺。
  • 妻子因紅包跳河用生命檢驗了丈夫的愛卻害他因此丟了性命
    網絡配圖妻子因紅包跳河,用生命檢驗了丈夫的愛卻害他因此丟了性命。他是愛你的,但是已經死了!當晚女子和其丈夫在淮河西路一家飯店吃晚飯,期間她看到丈夫頻頻用微信跟人聊天,有些心不在焉。見此,女子查看丈夫的手機,發現丈夫在微信上給一位陌生女子發紅包,兩人發生爭吵。
  • 妻子控訴丈夫屢次背叛婚姻,他卻平淡回應:為了工作,我身不由己
    第一次犯錯他的解釋是情非得已,那時太年輕一時衝動。第二次犯錯他地理由是迫於生計,對方身上有自己的工作需要,不得已出賣了自己身體。李女士作為妻子被逼得企圖割腕自殺,在調解進程幾度崩潰痛哭,可雙方又是堅決不離婚。調解一開場李女士就開始訴說起丈夫幾次背叛感情的經歷,剛一回想起來05年發生的事情,李女士突然激動的痛哭了起來。
  • 偷帶手機去補習,媽媽拿出家法,萌娃嚇到腿抖:放下棍子,用手打
    導讀:偷帶手機去補習,媽媽拿出家法,萌娃嚇到腿抖:放下棍子,用手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偷帶手機去補習,媽媽拿出家法,萌娃嚇到腿抖:放下棍子,用手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了凡四訓》:要有敬畏之心
    天地在上,鬼神難欺,吾雖過在隱微,而天地鬼神,實鑑臨之,重則降之百殃,輕則損其現福,吾何可以不懼?第二,要有敬畏之心。我們的頭上有天地鬼神隨時監察我們的行為,他們是不可能被欺騙的。我犯的過錯雖然隱蔽,不容易顯露出來,但天地鬼神卻能看得十分清楚。
  • 男人有外遇,妻子要與他離婚,丈夫:你若回來,妻子之位還是你的
    我們經常會說,最感人的愛情,不是一時的轟轟烈烈,而是長久的相濡以沫,等到我們白髮斑斑的時候,還能夠守著那個年輕時一起攜手共度的那個他(她),哪怕容顏老去,歲月變遷,我們依然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的夫妻,卻走著走著就分道揚鑣了。
  • 到底能不能打孩子?李玫瑾教授:人的成長中,除了愛,還需要敬畏
    諸多問題的存在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孩子真的這麼「打不得」嗎?實際上,動手打孩子還有另外一個層面的教育,那就是「敬畏心」。教育孩子,懲罰孩子不僅是讓他意識到錯誤,更是培養孩子的一份敬畏之心。一、教育孩子能不能懲罰?
  • 到底能不能打孩子?李玫瑾教授:人的成長中,除了愛,還需要敬畏
    實際上,動手打孩子還有另外一個層面的教育,那就是「敬畏心」。「我爸是李剛」這句話大家都聽話,在很多年前,一位名叫李啟銘的人,在河北大學校園內,撞倒了兩名女生,其中一名因此身亡,另一位女孩兒重傷。肇事的李啟銘非但沒有道歉,還打算逃逸,並口出狂言說道:「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是李剛。」
  • 教訓孩子時,拿起棍子就各種撒嬌賣萌,這頓打能否繼續?
    表嫂家二寶目前一歲九個月,是個賊精賊精的傢伙,每次她犯錯,只要是表嫂拿起教棍準備教訓她,她就噠噠噠跑到別人那裡尋求庇護,每次發生這樣的場景,我嬸子就會在旁邊哈哈大笑,然後抱著她說:「哎呦,我家乖乖好聰明,這麼小就知道看臉色了。」然後小傢伙也跟著哈哈笑。就這樣,一頓打就化解了。
  • 男子當上門女婿太痛苦,妻子還不理解他的委屈,竟選擇背叛來報復
    鄧先生說根源就在於他特殊的身份,就是那種上門女婿的身份,按照他的意思,自打他當了上門女婿,就受盡了委屈甚至折磨,說難聽的話就沒被當成家庭成員看待。可這一點妻子高女士給予了全面否定,她表示丈夫要自由,有自由,想做什麼做什麼,所謂受委屈一說根本站不住腳,相反她才是那個受委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