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算命遊戲走紅 警方提醒當心隱私洩密被騙

2020-12-20 人民網遊戲

原標題:微信算命遊戲走紅 警方提醒當心隱私洩密被騙

  「測算基因看你開什麼車?」「測試你是女神or女神經?」近來,不少海口市民熱衷在微信、易信等即時交流軟體上玩各種「算命」小遊戲。貧富、婚姻甚至生死都可以通過這些小軟體「推測」出來,令不少「拇指族」趨之若鶩,瘋狂轉發。然而,記者在測試中發現,不少「算命」軟體需要填寫姓名、性別等個人隱私資料,這就意味著此類遊戲成為「幫兇」,從而造成個人信息洩露,或者成為垃圾廣告投放的便捷渠道。

  「算命」遊戲橫掃「朋友圈」

  打開微信等通訊軟體的「朋友圈」,好友間曬美食、秀恩愛的圖文比比皆是,此外還能看見不少朋友分享的各種「算命」小遊戲。家住萬恆城市花園的吳昕告訴記者,在她的朋友圈裡,幾乎每隔幾天就會有朋友更新「算命」遊戲。比如,測試你穿越到古代是什麼樣的、以後會開什麼車等。看到朋友紛紛測試,吳昕也感到好奇,忍不住會挨個測試一番,「不會太在意結果,就是測一下圖個樂。」

  採訪中,多位市民表示玩微信、刷朋友圈已成為日常活動之一。「特別愛看朋友最近的動態和分享,還有玩一些『算命』等小遊戲。」市民孫婧坦言,她也會積極參與一些「算命」遊戲,並「曬」出結果。如果測試結果特別有趣,她還會邀請朋友一起測試。她告訴記者,有一些測試婚姻、生死等內容的軟體,還需要測試者輸入姓名、性別等信息。「輸入假名字又覺得測試沒意思,所以每次玩都是用真名。」

  受訪的十多位市民中,多數人表示對這種測試遊戲充滿好奇。大家普遍認為,儘管對測試的結果並不相信,但還是願意測一下,並曬出各自的測試結果。

  玩遊戲需先填姓名存隱患

  連日來,記者進入了微信「朋友圈」中,隨機體驗了幾個時下流行的「算命」遊戲。記者首先選擇的是一款火熱的輪盤測試遊戲—————「基因測試你適合開什麼車?」點開連結後,手機屏幕上會出現一個類似指紋掃描儀的圓圈,要求你把拇指對準圓圈進行掃描。掃描後屏幕上會出現一枚指紋圖樣,幾秒鐘後,屏幕上出現一行字———「您以後會開路虎。」隨後,遊戲裡還出現文字,建議將連結分享到朋友圈。記者多次測試後發現,無論掃描哪個手指,始終會出現同一枚指紋圖樣,而測試結果卻是隨機的。

  除了這款測試遊戲外,記者發現還有很多類似的遊戲,如「測測你5年後的生活」、「測測你未來身價是多少」,以及號稱「打發廁所時光」的測試「男神或女神」等軟體,都要求參與者輸入姓名、性別等個人信息。隨後,記者又在微信查找帳號中以「測試」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獲取了十餘個心理測試之類的帳號。點擊關注之後,發現如果用戶在使用這些測試時,想了解測試結果都需要有個人信息。其中一部分號稱「專業心理測試」的平臺,甚至需要用戶填寫姓名、性別、郵箱等個人信息。

  記者隨後百度中發現,近來各地都有微信算命導致財產損失的案件發生,無一例外是參與者按照軟體或遊戲要求,測試過程中輸入姓名、性別、生日、手機號碼等信息,結果落入了套取個人密碼和私人信息的陷阱。

  市民應少「沾染」算命軟體防洩密

  明珠廣場4樓「時光機」通訊器材店的技術人員張柯告訴記者,「算命」遊戲或軟體,很容易成為不良分子套取個人信息的「幫兇」。他介紹,當用戶輸入自己的姓名後,就可能讓姓名和微信號在資料庫裡關聯在一起,而不良商家或犯罪分子再搜索該微信號,就可以看到個人照片和興趣愛好,可以掌握用戶的相關信息,並有針對性地推送廣告。「如果手機綁定了行動支付工具,比如支付寶,財付通等,很有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洩露,造成錢物損失。如果你再使用手機銀行,用手機銀行進行轉帳、消費時,資金安全就存在一定風險。」

  龍華公安分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市民,利用微信、手機銀行詐騙是近來一些騙子使出的新招。「算命」遊戲其實是一個簡單的程序,參與者往往會被要求輸入姓名、手機號碼等信息。事實上,這些信息完全可能被軟體開發者記錄和收集起來進行不法行為。如今,很多市民的手機都綁定行動支付工具,如果隨意填寫則很有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洩露,造成錢物損失。「對於各類『算命』工具,市民應不受好奇心驅使,慎點或者不點。」

  □本報記者 楊傑 實習生 陳晨

相關焦點

  • 【謠言粉碎機】微信「算命大師」神準!當心你的隱私洩密被騙
    【謠言粉碎機】微信「算命大師」神準!當心你的隱私洩密被騙 2020-01-17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焦點訪談:微信朋友圈算命遊戲玩不得
    不過很快這些無釐頭的遊戲就遭到了網友質疑,「當心微信『算命遊戲』讓你掉進陷阱」「小心被微信『算命』遊戲算計,極易洩露個人信息」類似的新聞的相關搜索量高達310多萬。有不少文章甚至直接指出,這類小遊戲存在植入病毒的風險。「有的遊戲或測試網站還會偷偷向用戶手機植入木馬程序。」看到這樣的信息網友們也開始擔心「是不是已經被騙了?」「我被騙啦」「你點開看過什麼全都能知道!各位可要小心了」。
  • 網警提醒:當心微信算命遊戲,算來算去別掉坑裡!
    近來,不少市民熱衷在微信、易信等即時交流軟體上玩各種「算命」小遊戲。貧富、婚姻甚至生死都可以通過這些小軟體「推測」出來,令不少「拇指族」趨之若鶩,瘋狂轉發。然而,不少「算命」軟體需要填寫姓名、性別等個人隱私資料,這就意味著此類遊戲成為「幫兇」,從而造成個人信息洩露,或者成為垃圾廣告投放的便捷渠道。
  • 手機安全新隱患:微信算命遊戲要防隱私洩露
    手機安全新隱患:微信算命遊戲要防隱私洩露【TechWeb報導】5月18日消息,近日,網上關於手機安全的各種傳言層出不窮,手機常用軟體存在惡意吸費的病毒,手機存儲容量存在「缺斤少兩」現象,微信算命遊戲可能洩露使用者個人信息
  • 當心微信算命遊戲,算來算去別掉坑裡!
    近來,不少市民熱衷在微信、易信等即時交流軟體上玩各種「算命」小遊戲。貧富、婚姻甚至生死都可以通過這些小軟體「推測」出來,令不少「拇指族」趨之若鶩,瘋狂轉發。然而,不少「算命」軟體需要填寫姓名、性別等個人隱私資料,這就意味著此類遊戲成為「幫兇」,從而造成個人信息洩露,或者成為垃圾廣告投放的便捷渠道。
  • 微信群求「算命大師」改運一女子兩個月被騙9萬多
    微信群求「算命大師」改運一女子兩個月被騙9萬多本報訊從微信群裡找「算命大師」改運,兩個月的時間裡被騙走9萬多元……小張(化名)已向警方報案。昨日,公安機關也發出預警提示,利用微信、網絡「算命」進行詐騙是新型詐騙方式,提醒市民,要相信科學,不要隨意洩露自己的個人信息,一旦發現所謂的「大師」要求拿錢消災,應立即報警。 微信群裡找來「算命大師」 30歲的小張性格靦腆、內向,已到談婚論嫁的年紀,卻從未交過男朋友,父母感情不和,整日在家中吵架。生活的各種不順心,讓小張萌發找「大師」算卦改運的想法。
  • 警方提醒:當心「友人」帶你入套!
    警方提醒,一些網絡騙子以此為誘餌實施詐騙,引誘彩迷上當,要提高警惕。  7月26日,楊某到洪武路派出所報警,稱其通過一個社交軟體認識一個女性,對方聲稱自己是做投資的,然後便教其玩網絡彩票。讓他下載「愛客」APP玩五分彩彩票,報警人往平臺累計充值10萬元,玩了半個月就輸掉了。之後對方又讓其下載「淘金國際」APP玩全天福利彩,前後充值近10萬元,一個星期就輸光了。
  • 提醒|黑龍江省公安廳警方提醒:當心七種高發微信詐騙給你下套
    黑龍江省公安廳警方提醒:當心七種高發微信詐騙給你下套  齊齊哈爾市28歲男子微信「附近的人」結識女子,相談甚歡發生一夜情後,男子第二天早起發現家中4萬元財物被盜走,自己還被反鎖家中……微信在搭建溝通交流平臺的同時,使用不當卻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17日,記者採訪到了黑龍江省公安廳警方,梳理出目前盜號詐騙、交友詐騙、集贊詐騙等七種高發微信類詐騙方式,在此提示大家謹慎篩選微信信息、提高防範意識。
  • 買賣遊戲帳號?警方提醒小心被騙
    網路遊戲興起後,各類遊戲帳號也成了明碼標價的商品,許多玩家為了一個心儀帳號不惜一擲千金。湖南瀏陽市公安局12日通報,警方近期破獲一起打著買賣網路遊戲帳號幌子實施的詐騙案件,刑事拘留6人。「全英雄、滿皮膚、高段位的帳號只賣50元,有需要的加QQ詳談……」今年7月,鄭先生在遊戲大廳聊天頻道內看到這樣一則賣號信息,便通過QQ添加對方為好友。隨後,對方發來一個微信收款二維碼,要求鄭先生先支付50元驗證金。隨後,對方如約將遊戲帳號、密碼發過來,又告訴鄭先生需要支付8000元作為換綁手機號、QQ號的押金,換綁成功後將如數退還押金。
  • 冒充班主任微信群收費!嘉祥警方發布緊急提醒
    嘉祥警方日前發布緊急提醒犯罪嫌疑人通過冒充班主任微信(同暱稱,同頭像),誘導學生讓其拉入到班級微信群中,後犯罪嫌疑人冒充班主任在微信群內以開學收費為由要求家長在群內繳納費用並提供收款二維碼,在家長掃碼支付費用後,犯罪嫌疑人即退岀微信群。
  • 開壇算命的騙局:微信在線算命 遠程傳送「法事」?
    晉江的李先生,在某網站看到一則算命的廣告,添加了一個名為「祥緣閣風水命理先生」的微信。對方自稱是「陝西西安法門寺」的大師,能夠用道家法術做法事,稱如果要改變財運可遠程做法事。李先生信以為真,因此被騙了8000多元。3月8日,泉州市反詐騙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披露了這一案件。
  • 看著有趣極易洩密 用微信算命被「危信」算計
    內幕  這類遊戲並非微信官方開發,而是另有開發商,並沒有安全保障  隱患  用戶填寫的個人信息連接後臺伺服器,一旦暴露,電子帳戶安全堪憂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微信朋友圈最近流行起一系列「算命」小遊戲:打開連結
  • 可當心吧!「班主任」微信群通知交學費,家長轉帳後發現被騙了
    日前,嘉祥縣公安局發布緊急提醒,近期,多地發生中小學生家長被詐騙案件。犯罪嫌疑人通過冒充班主任微信(同暱稱,同頭像),誘導學生讓其拉入到班級微信群中,後犯罪嫌疑人冒充班主任在微信群內以開學收費為由要求家長在群內繳納費用並提供收款二維碼,在家長掃碼支付費用後,犯罪嫌疑人即退岀微信群。警方提醒:中小學相繼開學,當心騙子冒充班主任進群收費,老師在家長群裡發交資料費、輔導費、二維碼、或者向你借錢的請當面核實。如遇被騙,請第一時間報警!
  • 詐騙招數升級 荷蘭警方提醒在荷華人當心電話詐騙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7月23日電據荷蘭華僑新天地網報導,近日,荷蘭一位華人遭遇電話詐騙,基本所有重要的隱私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證、中荷兩國的家庭住址等被騙子獲取。荷蘭警方表示,騙子通過網絡操縱電話號碼,可隨意「變身」為任何官方機構,騙子常常受過專業訓練,能夠精通各國語言。據悉,自2019年4月以來,很多居住在荷蘭的華人都接到了中文電話。來電顯示為荷蘭號碼,對方在電話中稱自己是快遞服務人員。
  • 「熊孩子」玩手機被騙11萬!警方提醒:謹防網路遊戲裡的詐騙套路
    近日,華北油田轄區一名「熊孩子」在刷手機小視頻時,遭遇網絡詐騙,用自己母親手機微信先後給對方轉帳11萬餘元。接到報警後,冀中公安局渤海分局迅速介入並展開調查。被騙的小主人公名叫雯雯,今年11歲,是一名小學生,平時酷愛玩一款叫「和平精英」的手遊。
  • 「雙11」來了,警方提醒當心這四類騙局!
    警方提醒:「雙11」期間,網店客服和快遞人員都是消費者會頻繁接觸到的群體,不法分子正是緊盯了這一環節,實施詐騙,網民們務必擦亮雙眼。警方提醒:涉及線上交易,總有不法分子想盡辦法從中分一杯羹。因此,面對陌生網友與陌生平臺,廣大網民切記捂好錢包、不要輕信。
  • 別在微信上算命、測出軌機率了 當心中招
    別在微信上玩各種測試了。昨日,上海市信息安全協會發布警示,最近在微信朋友圈裡流行算命,測身份、甚至算出軌機率等遊戲,這些名義上是玩測試遊戲,而實際上則很可能是在盜取個人信息。通過上傳者在各類遊戲中主動輸入的各種私人信息,後臺可以據此拼湊出完整的數據,而此時個人的手機銀行和支付寶等網絡工具將會首當其衝受到威脅。很多人會隨手轉發遊戲連結近日,微信朋友圈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信息,比如輸入自己的名字,就可以測出自己的前世今生。一名經常玩類似遊戲的市民表示,在網上做這些實驗完全是出於好玩的心態。
  • 班級群裡的家長當心了!警方緊急提醒
    最近廈門逐漸降溫 感冒的學生很多 學校補貼學生接種「流感疫苗」的消息 也「適時」地出現在家長群內 當心
  • 【防詐騙】「熊孩子」玩手機被騙11萬!警方提醒:謹防網路遊戲裡的詐騙套路
    近日,華北油田轄區一名「熊孩子」在刷手機小視頻時,遭遇網絡詐騙,用自己母親手機微信先後給對方轉帳11萬餘元。 接到報警後,冀中公安局渤海分局迅速介入並展開調查。 被騙的小主人公名叫雯雯,今年11歲,是一名小學生,平時酷愛玩一款叫「和平精英」的手遊。
  • 90後女孩網上算命被騙14萬 警方介入卻發現對方已離世
    2018-03-13 19:0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劉晨陽 記者 陸海旻想看看自己的運數,90後女孩網上找「大仙」算命,卻沒想到被騙14萬。警方千裡追查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事發生了,這個「大仙」竟然死亡多年。近日,在杭州西湖警方的努力下,詐騙案終於告破,並且幫受害人小秋(化名)追回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