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幼兒園,可謂是「聽取哇聲一片」,孩子們終於上學了……
被孩子「折磨」了大半年,終於脫離「苦海」的各路家長聚集在幼兒園門前,相互誇獎著別人家的孩子白白胖胖充滿希望。
「那麼久不見,你家娃又長高啦?」
「害!你可別說了,給他吃那麼多營養的東西,沒想到前段時間體檢,說既超重又貧血!」
這位家長沒有在說笑,孩子超重卻還貧血也不僅僅是個例。
杭州市婦產科醫院對今年5000多份入園體檢結果做了分析後,有下面驚人的發現:
3~6歲兒童肥胖
總蛋白偏低
貧血
視力不良
齲齒嚴重
……
為啥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孩子的發育卻好像跟不上腳步?
針對這些問題,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
飲食結構不合理
兒童蛋白質缺乏
正常情況下,兒童總蛋白要達65g/L以上,但在本次肝功能檢查中,發現總蛋白、球蛋白偏低的孩子大約佔了32%。
蛋白質,生命的物質基礎,機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
蛋白質攝入不足,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嚴重時會導致乏力、食欲不振、發育遲緩、貧血以及機體免疫力低下,甚至影響智力。
專家建議:
飲食方面:孩子吃多少,家長要有帶量食譜的概念。
平時定時定量餵養,不要過度攝入。
可參見中國學齡前兒童平衡膳食寶塔。
吃得多動得少
孩子又胖又貧血
去年杭婦院入園體檢結果顯示,3~6歲的孩子超重率是7.3%,而2020年上升至11.8%。
近些年來,食物種類和消費水平發生變化,膨化類、燒烤類、煎炸類食品、含糖飲料、各類零食進入孩子的生活,導致長期能量攝入過多,體內脂肪過度積聚,體重超過參考值範圍;與此同時,活動量不多進一步助長兒童肥胖。
但另一方面,有些超重的孩子還同時合併缺鐵性貧血。今年參加體檢的兒童中,鐵缺乏佔比5.1%。
專家解釋,大部分的孩子出現貧血多是營養性的,跟飲食中鐵、維生素B12、葉酸的攝入不足有關。部分檢驗指標顯示鐵正常但又貧血的,還需與遺傳性地中海貧血相鑑別。
孩子飲食中的鐵元素攝入沒有滿足其快速生長發育的需要,由此才讓孩子「雖然白白胖胖,但是貧血」。
在日常飲食中,家長要額外注意增加含鐵豐富的食物,每周至少吃2~3次牛肉、瘦肉或者動物肝臟等。
生活過得甜
預防齲齒也要嚴
在這次參加檢查的5000多名兒童中,患有齲齒的兒童有1100多名,佔21.87%。
齲齒俗稱蟲牙、蛀牙,需及時治療;如果持續存在,容易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症;如果病變持續發展,會形成齲洞,最終會導致牙冠完全破壞消失,甚至牙齒喪失。
專家提醒:
家長務必要監督孩子保持口腔清潔,堅持每天刷牙,進食後及時清潔口腔。
3~6歲塗氟預防齲齒。可以每隔3~6個月上醫院給牙齒塗氟。
6~7歲做窩溝封閉。窩溝封閉就是在第一恆磨牙剛剛萌出時塗上一層保護劑,將窩溝裂隙保護起來,使牙齒容易清潔,從而減少齲病的發生。
電子產品當玩具
視力低下低齡化
今年的體檢中,發現屈光度超出正常範圍的孩子有800多人,佔比16.02%。
隨著電子產品使用的增多,家長過早的給孩子進行視頻早教;而且今年因為疫情不能出門,孩子戶外活動時間減少,電子產品娛樂時間增加,導致孩子近視的發生。
中高度近視將會導致眼球突出、眼瞼鬆弛,影響容貌,如果不及時矯正孩子的用眼習慣,未來將可能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
專家建議:
兩歲之前的孩子不要接觸任何電子產品,包括手機、電腦、電視,兩歲之後電子產品的使用要限制在每天半小時之內。
每天至少2小時的戶外活動。
減少購買聲光類玩具,保護視力。
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們要注重均衡飲食,口腔衛生,適度餵養,遠離電子產品,多做戶外運動。祝每一位天使寶寶健康快樂成長,開啟美好的幼兒園集體生活之旅!
來源:東莞疾控
編輯:健康教育與傳媒科
健康知識需要傳遞
請轉發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