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楊晶晶 記者 肖姍姍)被忽略、注孤生、窮、胖、小透明、低效率、喪……你是否也有這些焦慮?
1月28日下午,《奇葩說》中的人氣辯手黃執中、胡漸彪帶著新書——《小學問:解決你的7種人生焦慮》,作客成都西西弗書店,以「焦慮」為主題,現場分享自己的「小學問」。
繼《好好說話》後,馬東團隊再次出招,推出《小學問》。說起兩本書的區別,黃執中介紹道:「如果說《好好說話》講的是外功——教你怎麼說一件事;那麼《小學問》就講內功——教你怎麼看一件事。」
距離分享會開始還有一個小時,西西弗書店門口就排起了長隊,來自四川師範大學的汝傳瑞和朋友早上十點半就到場預約排隊,只為一睹兩位名辯的風採。落座後,黃執中與胡漸彪不負眾望,立馬與觀眾分享了自己關於「焦慮」的心得。
「焦慮不來自於問題對你產生的傷害,而在於你對問題的理解,《小學問》就是為焦慮提供一種觀念工具。」黃執中就現場觀眾提出的「胖」這一焦慮進行了解釋。
對於「胖」的焦慮,其實來自於管不住自己的挫敗感,而不是真正的肥胖,尤其在吃完夜宵後、沒有運動後,一次又一次的挫敗導致了這一認知:自己是個軟弱的人、沒有意志力的人、管控不住自己的人,從而引發焦慮。
胡漸彪則從另外一個觀念工具進行了解讀:生活是在不斷的抉擇,拒絕一件事情,是為了追求另一種利益,而焦慮,來自於不清楚自己的抉擇。選擇花錢買包,弊處就是投資的錢減少了;選擇去唱K或睡覺,弊處就是沒有時間來讀書、鑽研,胡漸彪通過各種例子來說明了「利弊是共生的」這一觀念。「很多人的思想盲區往往是這樣子,眼中看到的更多是損失和弊處,並為此深感焦慮,但是卻忘記了自己已經選擇了追求另外一個利益。」
分享會現場,黃執中與胡漸彪還就「花時間就是省時間」、「利用管理工具治治拖延症」、「聽過了那麼多大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等問題進行了分享,以自己親歷的事情進行解釋,時不時逗得滿場觀眾大笑,掌聲四起。
《小學問》一書由黃執中、周玄毅、邱晨、馬薇薇、胡漸彪合著,從普通人每天都能接觸的「遊戲、健身、職場、戀愛」等場景切入,解釋何為焦慮,並從不同的視角看待問題,進而解決人生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