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市民使用過的口罩到底應該算什麼垃圾?應該投放到哪個垃圾桶才對?口罩丟棄後將如何進行處理?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作為普通市民來說,健康人群用過的口罩風險較低,可以正常投入到「其他垃圾」桶裡,按照生活垃圾進行處理。不過,如果是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疑似病例觀察場所等產生的口罩,則屬於醫療垃圾,應投入專用垃圾桶,由專業機構來進行收集、運輸和處理。
在位於東城區永外街道的沙東二線胡同內,見到居民往垃圾桶內投放垃圾,胳膊上套著紅袖標的社區志願者高淼立刻走上前去,對著標有「其他垃圾」字樣的垃圾桶蓋扶手噴灑消毒水。隨後,又用戴著一次性手套的右手輕輕掀開垃圾桶的蓋子,左手手持小噴壺,對著垃圾桶內的不同部位連噴了三下。這才合上垃圾桶蓋,繼續在胡同中巡邏。「我們日常巡邏的時候,只要看到有人將口罩等垃圾扔到垃圾桶內,就會順便過去,用隨身帶著的消毒藥劑小噴壺,對著垃圾桶噴上幾下。扶手和垃圾桶內,都是噴灑消毒水的重點部位。」高淼解釋說。
一輛專門運輸「其他垃圾」的垃圾車緩緩停放在垃圾桶站旁,戴著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的環衛人員拎著裝有消毒藥劑的小噴壺從車上跳下。「這個垃圾桶裡扔過口罩。」見到環衛人員,高淼立刻迎上前,指著裝有「其他垃圾」的垃圾桶解釋。環衛人員點點頭,先用消毒藥劑對著垃圾桶的外表連噴多下;又對著垃圾桶內連噴多下;將黑色的新垃圾袋展開後平整地鋪放在地面;將垃圾桶內的垃圾袋袋口紮緊後,迅速放入地上提前預備好的新垃圾袋內,紮緊;最後,再對處理過垃圾的地面重新噴灑一遍消毒水後,將綑紮好的垃圾袋丟入垃圾車內運輸走。整個一套動作一氣呵成,流暢而迅速,光是消毒,前前後後就足足噴灑了三遍。「我們跟居民說了,口罩扔進裝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內就行,環衛人員消毒後會進行清運。」高淼表示。
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口罩到底算什麼垃圾,要看口罩的使用場景來判斷。其中,醫療機構廢棄的口罩屬於醫療廢物,要由有資質的單位單獨運輸、處理,不得混入生活垃圾處理系統。而人員密集和大量使用口罩的公共場所,比如火車站、機場等交通站點,可以根據需要,合理設置專門收集容器,並做好封閉隔離,加強日常消殺,密閉封裝,規範收運,進行無害化焚燒處理。普通市民日常使用過的口罩,算「其他垃圾」,居民可以自行用塑膠袋密封,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內即可,這些口罩會隨其他垃圾一起,作為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因為健康人群用過的口罩風險較低,只要不隨意丟棄,正常投入到「其他垃圾」桶內都是安全的。
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委將開展日常監督檢查,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嚴禁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同時每日對垃圾盛裝容器、收集站、暫存點、公共廁所及垃圾糞便處理設施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