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變成美美的小仙女,身邊有好多朋友對護膚可以說非常的上心了。
朋友圈廣告的文案、商場促銷的話術、甚至網頁右下角的彈窗……都可以成為買買買的理由!但是,護膚品的真相,卻很少有人關注。
其實稍微用點心,你可以省下60%以上的冤枉錢呢!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近年來非常熱門的產品
【肌底液】和傳說中的【精華液】到底有什麼區別?
肌底液和精華液的商家說法
傻傻分不清楚
小黑瓶、小綠瓶、小棕瓶……都是大家對比較出名的幾款肌底液的暱稱。有時候你到專櫃去,親切的銷售小姐姐會這麼告訴你:
「我們家的肌底液,要用在護膚的第一步。然後再後續使用水、精華、乳液面霜等」
好噠!可就是這款號稱一年銷售幾百萬瓶的【肌底液】,在自己品牌的官網上,卻是這麼寫的:
名為【肌底液】,卻歸類於【精華液】的類別,功效也僅僅是補水保溼而已。
連專櫃小姐姐都傻傻分不清楚的【肌底液】和【精華液】到底是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來看看這些品牌肌底液的「出廠設定」
■■■■■
一說到【肌底液】,大家第一個就會想到某品牌的小黑瓶。小黑瓶的英文名叫做:Advanced Genifique - Youth ActivatingConcentrate.
而海X之謎的【精華液】,英文名叫做:TheConcentrate。
沒錯!
敲重點!!
在英文裡,表達「精華液」這個意思的主要有兩個詞:Serum和Concentrate。偶爾也能見到 Essence 和 Treatment。
如果不能理解,那我們再來看看它們的「類別」 ……還是拿小黑瓶舉例(一臉無辜.gif)。小黑瓶在國外的網站裡,是被歸類為【精華液】在賣的。
也就是說,在小黑瓶的母國,它們的親生廠商眼裡,是根本沒有【肌底液】這個分類的!
EMMM……
有些比較執(gu)著(zhi)的小仙女們又說了! 英文的詞彙本來就不如中文豐富,我們只是講歸類更加細化了,難道不對嗎??!!
OKOK~我們更直接一點,不如看看【肌底液】在功效上有哪些異於常人的優勢~
關於肌底液的說法-1
打開肌膚通道,滲入肌底
「肌底液,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滲入肌底,打開肌膚通道,更好的促進後續護膚產品的吸收。」
大家都很熟悉的肌膚結構層次圖
↓↓↓
角質層,是肌膚最表面的一層組織。如果感覺到護膚品不好吸收,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去角質」。但嚴格的說,我們要去掉的角質,僅是皮膚表面的一層廢舊角質,絕不是正常保護我們皮膚的角質層。換句話說,角質層的作用是我們肌膚的重要屏障!!正常來講,並不會「阻礙」護膚品的吸收。
如果【肌底液】真的「打開肌膚通道」,也就是要完全去除角質層。那麼我們無論用任何產品,都會感覺到疼痛的!想像一下小時候摔倒磨了點皮,是不是上藥的時候非常疼?!更何況,某品牌的小黑瓶肌底液裡還含有酒精的成分呢!嘶~~
用個更通俗的比方:號稱能夠滲入補水至「肌底」的產品如果都是真的,那麼。。下暴雨的天氣,我們出去走一圈淋個雨,那麼雨水也會滲入皮膚裡,整個人便「遇水則發」啦!
真相:
真所有號稱可以「滲入肌底」的產品,聽聽便罷了~除了打針動刀看醫生,你買的塗抹或者敷臉的任何產品,都是是穿透不了表皮,到不了真皮層的(即使你給它換個名字叫肌底)
關於肌底液的說法-2
促進後續護膚品吸收
「肌底液含有即親水又親油的成分,能夠將護膚品中的水分和油同時瓦解,繼而被肌膚更好的吸收。」
令人動容的真相
幾乎所有護膚品都含「親水又親油的成分」。這種成分叫乳化劑,或叫表面活性劑。別管是乳液、面霜、精華素,還是護膚水、護膚啫喱,都含油,因此都必須添加乳化劑。所以,並沒有太多特別之處。
關於肌底液的說法-3
肌底修復需要持續用功
「肌底的修復效果,並非一兩天就能看出效果,沒有個1、2年甚至5、6年長期的堅持,是完全不可能有明顯的效果的。」
這套完美的商業話術,不用我多說了,相信聰明小仙女們都可以果斷識別。一瓶品牌肌底液的價格,普通的大概是300-600之間,名牌的上千元也很正常。一瓶肌底液省著點用也最多用2-3個月,那麼想要「看到效果,持續使用1年以上」的話術,就足夠讓你花費好多啦!不得不說,市場部的確是強大的部門!
其實,要讓皮膚好,多試錯也不失為一個途徑。但各位聰明的小仙女一定知道,科學的護膚才是不二的駐顏捷徑。我們會繼續為大家科普如何合理的護膚,不花冤枉錢的買買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