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360]香港溼地公園(6月14日)

2020-12-23 央視網
[環球360]香港溼地公園(6月14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30日 13:12 來源:
進入[環球360]>>

  CCTV.com消息(環球360):

  

故事一:香港溼地公園

  城市化浪潮正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現代社會的繁榮與便捷,但是高強度、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也往往容易使人感到疲勞和困頓,親近自然、放飛心靈於是成了都市一族的願望和追求。不過,由於條件所限,時常有機會遠離水泥森林、暢享自然風情的幸運兒可不多。也許很多人都會想,如果能把大自然請進都市裡,那可就太棒了。

  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熱鬧繁華的優良港灣,是香港聞名於世的象徵,也是它經濟繁榮的標誌。當然,這裡也是創新和創意聚集的地方。今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的香港溼地公園,將大自然與大都市融合在一起,讓當地居民和遠道遊客更真切地擁抱自然、感受生活。

  香港溼地公園主要包括超過60公頃的溼地保護區以及佔地1萬平方米的室內展覽館「溼地互動世界」。 「溼地互動世界」大堂設有的巨型玻璃幕牆,讓遊人可以在完全不打擾室外雀鳥的情況下,飽覽四周美景。這裡還設有三個主要展覽廊:溼地世界、人類文化、溼地挑戰。「溼地世界」主要介紹世界各地不同的溼地生態,如北地苔原、熱帶沼澤和香港溼地等;「人類文化」則是以影像和插畫等形式介紹溼地與人類的關係;而在「溼地挑戰」展覽廊內,遊客可以通過遊戲學習保護溼地的知識。

  香港雖然是一個彈丸之地,但是在鋼筋水泥包裹著的繁華都市裡,卻很注重尋求、維護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位於天水圍北部的香港溼地公園,以前僅僅是一片寸草不生、只有爛泥和野狗出沒的荒地。香港建築署通過數年時間,耗資5億港元、以人工湖泊、紅樹林、蘆葦田將這裡打造成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和生長地,讓人們真切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淡水沼澤、人造泥灘、紅樹林、以及種類繁多的雀鳥、昆蟲等溼地生物,營造出香港首個以綠色為主題的旅遊設施,也是亞洲第一個人造溼地公園。除了親近自然,香港溼地公園還肩負著宣傳環境保護和維持生態平衡的使命。因此,在建築設計上凸顯出自然環保的主題,不僅建材廣泛應用了可再生木材以及循環再用物料,構造設計上也是獨具匠心。

  建築師麥可:基本上它(展覽館)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這個大致朝向北面的玻璃幕牆,這樣可以避免接收太多的太陽光,並保持一個合適的溫度,其次就是通過我們的「綠色屋頂」進行熱量「絕緣」,在屋頂上,我們鋪設了600毫米厚的土壤層,用來抵擋外部熱量並維持展覽館區域的溫度標準。

  在屋頂厚厚的土壤層種上綠草,就形成了保溫隔熱的「綠色屋頂」,與之相配套的,是環保節能的水循環製冷系統,可以為所有室內展覽館提供充足的冷空氣。像這種環保和自然的理念,在整個公園內到處可見。

  同森林和海洋一樣,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溼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統之一,它是生物多樣性的發源地,也是無數種類的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在蓄洪防旱、降解汙染、調節氣候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溼地的研究和保護,建造亞洲第一個人造溼地公園,香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創造也是一種保護」,香港溼地公園的最大特色,就是用人工的方法,「無中生有」地將北極苔原、熱帶沼澤以及亞熱帶的香港溼地逼真再現出來。遊一回香港,就像走遍了世界各地的溼地,稱得上是一種美妙的體驗。

  在香港溼地公園室外的溼地保護區內,設有溪畔漫遊徑、紅樹林涼浮橋以及三間位於河畔、魚塘和泥灘的觀鳥屋,遊人在這裡走進不同沼澤、林地、草地等不同的生態環境,尋訪各種各樣有趣的生物。據介紹,這裡共有雀鳥190多種,蝴蝶113種、蜻蜓39種,當然,香港著名的溼地動物招潮蟹、彈塗魚等也都能在這裡見到。

  香港溼地公園的創新不僅體現在創造了一個展示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平臺,還體現在整個建築設計的前沿理念中。專家在評價它裡面的「溼地互動世界」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建築大獎原因時說,整座主建築物隱沒在園景之中,體現了園景和建築的完美融合,而新舊建築材料拼合運用,以及把建築物屋頂的草地設為欣賞溼地景致的平臺,都顯現出非常巧妙的構思和安排。

  雖然人類社會的發展很多時候都以破壞自然環境為代價,但我們都知道,要想獲得長久的、可持續性發展,人類就必須與大自然和諧共處。香港溼地公園建成開放,不管是給都市人一個修整心情、擁抱自然的機會,還是給環境保護做一個生動的宣傳演示,核心都很簡單,就是「尊重自然、愛護自然」。

  

故事二:動態個人主頁

  現在已經是一個網絡化生存的時代,各種各樣新興的網絡應用層出不窮。不過,對於大多數的網際網路用戶來說,瀏覽信息還是最主要的。我也很喜歡上網衝浪,因為作為一個主持人,需要儘可能多得了解各個領域的資訊。不過由於不同網站的內容側重點都不一樣,為了獲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每天我都要登陸眾多網站查看不同的版塊。有時候一看,底下的任務欄裡竟然躺著二三十個網頁窗口,自己都嚇一跳。當然這也給我帶來了煩惱,因為查看切換起來太不方便了。

  和我們的主持人一樣,很多人都有著類似的煩惱。隨著網絡應用的普及,人們對網際網路的依賴也在加深,不少人甚至把它看作超越報紙、電視的主要信息來源。不過,網際網路中的信息量可謂是浩如煙海、無窮無盡,「一網打盡」這個詞對於任何網站來說都是「不能承受之重」。每個網站有著不同的強項和重點,每個上網者有著不同的愛好和取向,這決定了我們的瀏覽總是有選擇性的,關於這點,查看一下滿滿當當的收藏夾就清楚了。

  我們都知道,如果打開眾多IE同時瀏覽會很麻煩,一方面是在各個窗口之間切換不太方便,另一方面過多的窗口會佔用過多的資源,導致系統不穩定,相信很多人有過用著用著十幾個窗口突然都自動關閉的經驗,感覺一定糟糕極了。與此相比,分批地瀏覽不同網站也許會好些,但是對於更新快的網站可能就要一遍又一遍地打開IE了,這樣的麻煩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看來大家都有著和我一樣的「痛苦」啊,這聽起來像是個小問題,可是每天都要重複N次的麻煩就不是小麻煩了,而且這也和網際網路追求更方便、更快捷的精神不符。我經常會想,如果只要打開一個網頁,就可以尋找到所有需要的信息,那可太棒了。雖然任何一家實力強勁的網站也不可能做到這點,不過,現在藉助一項最新的技術和創意,我就可以實現願望了。如今不是推崇「DIY」嗎,今天我們也來體驗一下「DIY」動態個人主頁。

  我們所說的個人主頁並非是指網絡用戶上載自己文章、圖片、音樂的空間,而是微軟研究的一項最新網頁信息集成技術。

  聽著複雜,其實操作一遍就完全明白了。比如說某人通常登陸網際網路瀏覽,先去新浪的娛樂版塊看看……接著是雅虎,選擇的是音樂搜索的內容……想起昨天中央電視臺某個電視節目預告片在眼前一閃而過,似乎挺有意思但沒記住播出時間,那就登陸央視國際查一下收視指南……然後再去新華網的副刊瀏覽一下趣聞……如果要關注一下國際時事,英文又不錯的話,可以打開BBC主頁去看它的頭條新聞……(各網頁內容之間留點空展示)

  一會兒功夫已經打開5個網頁了,這時候,如果使用動態個人主頁情況就大不相同了。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們DIY的平臺了,首先在左側界面輸入「MY FAVORITE」,這也就是一會兒DIY作品的名字。點擊EDIT編輯按鈕就開始了。和平時使用瀏覽器一樣,在地址欄輸入新浪網址,出現網站主頁,通過滾動條找到娛樂版塊,將滑鼠放置在上面,注意看出現了紅框,把整個娛樂板塊都選中了,這時我們拖拽滑鼠,將紅框移動到屏幕右邊的空白頁面,這樣就可以了。別忘了給這個部分標註上來源,我們輸入新浪,以後使用就一目了然了。是不是操作非常簡單,我們再來試一下央視國際的收視指南。打開網頁,找到需要的版塊,滑鼠選中,拖拽移動到空白頁面,標註素材來源,又一個完成了。除了這些固定的,通常網站上方的滾動新聞欄也可以拖拽出來,就像這樣。等需要的各個網站的版塊都被移動到空白頁面後,我們所需要的只是等待,一個,兩個,三個……全部都出現了。所有版塊內容都將和網站同步更新,完全不用擔心信息的滯後問題,看來今後上網「有福」了。

  微軟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林晨曦:我們的研究主要是用於幫助用戶更加方便快捷的使用計算機,動態個人主頁這個demo主要是讓用戶在瀏覽網頁的時候,能夠一次性的,一下子得到各個網站他所需要的那個模塊的內容,而不是一個個地打開網頁 並用滾動條去尋找這個位置,(動態個人主頁)系統會自動地幫用戶去跟蹤到這些位置更新之後信息,除此之外,用戶可以自定義自己所喜歡的網頁,構成一個自己個人的主頁,並且可以輕鬆地把他配置出來的個人主頁發送給朋友進行分享。

  所謂的動態個人主頁,在我的理解就是一個進化版的「收藏夾」,只是把原來收藏的網站主頁替換成了所有需要的版塊。這樣,不僅具有更加明確的指向性和針對性,瀏覽查看起來也更加地一目了然。除了方便快捷,動態個人主頁DIY的特性讓網際網路更好地體現交流和分享。我們把整理收集的各網站版塊精華存檔成一個文件,再發送給朋友們,大家就可以輕鬆實現信息共享了。

  

故事三:狒狒語言班

  狒狒語言班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人們學習不同的語言為的是更好的交流和更好的理解彼此,其實還有一個群體和我們共同的生存在一個地球上,擁有同一片藍天碧雲,他們也需要人類的呵護和理解,需要人類和他們相互溝通, 關懷彼此,而人類卻往往忽視了他們,那就是可愛的動物們。

  在人類沒有出現以前,他們已經存在,繁衍生息,為地球帶來了生機和希望。他們和人類共同分享陽光,空氣,土地和水,他們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朋友。。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語言,只有通曉他們的語言,才能更好的走近他們。就像這幾位一樣。威特是一名動物語言學家,她領著幾名動物愛好者,來到狒狒當中,他們要學習狒狒的語言。狒狒在南非是一種常見的動物,但近來他們的生命受到了威脅.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狒狒,威特開設了狒狒語言班,教授動物愛好者們如何同狒狒交流。

  吉安娜 學員:雖然我每天或者每周回家或路過時都能看到他們,但是我還有很多東西不知道。所以我希望請教威特,以便了解更多他們的行為模式,知道怎麼去區分他們的年齡,類別,對他們的生活和情感有更好的了解。

  查梅 學員:我想這是個很好的機會,提醒我們可以和狒狒那麼親近是多麼幸運的事,而且同時還能和動物交流,,我雖然很忙,但這個機會提醒我應該花些時間相信自己的直覺去親近自然.。

  你的話我來聽

  我們總能從動物的一些行為表現上感受到他們的情緒,小狗搖尾巴表示它歡迎你,小貓驚恐的時候會把毛豎起.威特說動物的語言有相同之處,只要你把握好了要點,不僅可以懂得狒狒的語言,還可以觸類旁通的聽懂別的動物的語言,對別的動物也有更深的了解。

  威特認為和動物交流並不困難,關鍵在於你本身要有與動物交流的意願. 動物的思維重在形象.他們對圖像有很強的捕捉力,.他們在看到實物的時候,腦海中最初浮現的是圖像而並非語言. 威特認為, 為了更好的和動物交流,人們應該在和他們溝通之前腦海中先有一個形象的畫面,並且要集中注意力,靜下心來仔細思考和體會,以便和動物有更好的心靈感應.

  威特 動物語言學家:這種和動物交流的方法使用於我們每個人,這種方法對星球上的所有其他動物都適用 ,從一隻狒狒到家貓, 甚至是一隻老鼠或一隻鳥, 一隻昆蟲, 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方式進行溝通, 生理特徵的區別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內心的感應和直覺。

  在狒狒語言班的課堂中,威特教授學生們學會沉思和想像,並帶他們到狒狒群中進一步實踐和交流.威特認為動物也有自己的意願需要人們去了解,並且認同他們對人類作出的貢獻. 學習動物語言的目的在於通過學習語言可以和動物間互相建立信任,讓動物們自願地做一些人類所希望的事情.

  威特 動物語言學家:我們和動物交流到一定程度後可以建立信任,這種聯繫建立之後你可以讓動物自願地做一些事情,比如你可以讓動物從一個地點移動到另一個地點,而不需要使用強制,威脅或恐嚇的手段,只要簡單的溝通就可以讓他們自願地移動。

  森林學校

  關懷和保護我們這些可愛的動物朋友們, 除了我們親自去學習他們的語言,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朋友以外,還有人想到別的方式。 那就是開辦學校,不過這個課堂可是沒有課本,也沒有筆記,到底它招收什麼樣的學生,我們一起去看看

  早上八點半,又是森林學校新的一天。校巴載著學生們駛向學校,準備開始他們今天的課程。森林是課堂,而學生就是他們。這些可愛的小猩猩在這裡學習野外生存技能。他們將被教授如何攀爬,如何辨別食物。

  斯蒂。卡迪 老師:小猩猩和人類的孩子有很多相似之處, 他們也想得到關愛,擁抱和被寵愛, 他們很愛玩,非常調皮,還會打架。

  這些小猩猩們本來應該屬於野外,可他們當中有的的父母被捕殺了,成了孤兒,有的則是被賣到了馬戲團,從小也沒有得到父母的撫育。這些小猩猩由於缺乏父母的撫養,讓他們根本無法在野外生存,連在野外攀爬的這種基本能力對他們來說也變得困難。為了挽救和保護這個物種,最好的方法是開設學校,教授他們在野外生存的必備技巧,讓他們重新適應野外的生活環境。

  愛你=愛自己

  近幾年,由於偷獵的猖獗,野外猩猩的數量迅速下降,一百年前婆羅洲的叢林裡有23萬隻猩猩,在近十年他們的總數一下子減少了百分之三十到五十,僅剩下六萬多隻仍然存活。

  我們誰也不希望有一天地球上只有我們人類之間面面相覷,卻再也沒有其他的物種和我們共同分享這一片天地。即便個人的力量很單薄,但是多一個人關心動物,動物們就多一份生存下來的希望。我記得在一個保護動物的網站有這樣一句話:你可能只是這世上的一個普通人,但對它來說,你就是全世界。

  

故事四:機器人世界盃

  機器人世界盃

  現在世界盃足球賽已經是漸入佳境,各支球隊展開了激烈的拼殺,每天的戰果扣人心鉉。在阿根廷,也有一群學生們為了世界盃也展開了如火如荼的競技,如果你以為他們是衝著德國的世界盃足球賽去的,那隻對了一半。他們要參加的是另外一場別開生面的世界盃比賽,我們一起去看看。

  阿根廷的這些學生和教授們正在為世界盃賽積極準備著,現在他們全力以赴的只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和他們的對手在機器人足球賽中一較高下。帶隊的教授甘扎隆.賈瓦納正在指導學生為這項比賽做最後的衝刺。在比賽中,機器人完全不依靠人來操控,而是依靠事先設定好的程序自己獨立進行思考和行動。

  甘扎隆.賈瓦納教授:我們的任務主要是設計一個足球比賽程序,由於機器人完全是自動控制的,它們在踢足球的時候我們不會採取任何動作,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只是觀眾,我們必須通過軟體實現我們的程序步驟,我們的導航方式,還有機器人對周圍所有物體的識別,作為技術人員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

  九所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賈瓦納等教授的帶領下參與了這項比賽任務。他們將在6月14日到20日期間在德國參加一項國際機器人足球聯盟組織的比賽,接下來,還有另一項挑戰在等待著他們,那就是六月底在德國的多特蒙德舉行的「羅博杯」機器人足球世界盃賽。

  目前國際上機器人足球比賽分為兩大賽事。其中之一是國際機器人足球聯盟FIRA(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Robot soccer Association)組織的比賽。而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器人足球比賽是「羅博杯」機器人足球比賽。國際機器人足球聯盟世界盃與「羅博杯」的最大區別在於採用了不同的技術規範:前者允許球隊採用傳統的集中控制方式,相當於一支球隊中的全體成員受同一個大腦的控制;而後者則要求必須採用分布式控制方式,相當於要求每個「球員」都必須擁有自己的大腦、成為一個獨立的主體。這在技術上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合作贏比賽

  足球是合作的藝術,是中場的一記妙傳,前鋒凌厲的進攻,後衛堅實的防守,再加上守門員的靈活機智,才能贏得比賽。而在這場機器人比賽中,合作也是贏得比賽的關鍵之處,不但場上的機器人要彼此默契配合,場外的學生們之間也是分工合作,忙而不亂。

  要設計一隊能夠參加足球比賽的機器人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教授將這項工作分成不同的部分交給不同學生負責,分工的專業化和細緻化可以使學生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專長。比如有的學生負責戰略程序的設計,有的學生負責機器人行動定位的設計,

  甘扎隆.賈瓦納 教授:總的來說,我們將任務分成不同的項目。有些學生負責定位導航的部分,有些學生負責形象設計, 有的負責程序設計,只有所有工種完美配合才能讓這支足球隊發揮最佳效果。

  「羅博杯」的標準比賽項目包括:小型機器人比賽、中型機器人比賽和計算機仿真比賽。由於計算機仿真環境與人類足球比賽的環境相似,「球員」的仿真模型與實際球員也很接近,比賽規則基本上與國際足聯的比賽規則一致。作為去年仿真機器人項目的亞軍阿根廷對於這屆賽事寄予了厚望, 希望今年能夠力保去年的好成績。

  甘扎隆.賈瓦納 教授:這屆世界盃比賽我們主要在物理和仿真項目上做了準備,我們在不少項目上落後於中國,韓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在仿真機器人項目中,我們將會力保我們上屆第二名的成績,我們已經有所進步了,我們的隊伍已經不同於去年獲得第二的那支隊伍了,這將有目共睹,不過在仿真機器人這項比賽中我們有很大希望有好的表現。

  四足機器人比賽

  別以為機器人的研究領域是沒有激情的,比賽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楞頭楞腦的隊員不去踢足球而是拼命撞著對手,當發現踢錯了對象時又不知所措地原地打轉。他們笨拙的表演不斷引起觀眾的哄堂大笑。有時甚至還出現操縱者在場邊大聲斥責機器人的情況。這可能是整個「羅博杯」比賽中最熱鬧的部分—四腿機器人足球比賽。今年的羅博杯令人期待的四腿機器人足球比賽還沒到來, 不過不要緊,在2006年蘇州機器人足球比賽上,也有四腿器人的比賽項目,讓我們來一睹他們的球場風採。

  參加比賽的與其說是機器人,倒不如說是機器狗。今天比賽雙方是身著藍色隊衣的中國科技大學隊和紅色球衣的雪梨科技大學隊。比賽一開始,兩隊隊員就搖頭晃腦地活動起來,別看這些機器人有著笨拙的外表,但做起動作來卻透著靈活。(畫面)。您看,這招眾裡突圍可謂是才智雙全,不過也有出亂子的時候,您瞧。

  雙方打成平手,比賽進展到白熱化,紅隊隊員在中場面對藍隊隊員的背後緊逼,出其不意的來了個漂亮的頭槌,成了頭號功臣。

  機器人球星

  人類有一句老話:玩具最大的夢想是變成人;不知道那些機器狗是否也聽說過這種說法。不過「羅博杯」聯合會的目標倒確實是希望在2050年的時候,讓一支完全自主的人形機器人足球隊在遵循國際足聯正式規則的比賽中戰勝人類世界冠軍隊。這讓我想起1997年的時候,當深藍戰勝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的時候,人們都為此震驚,感嘆人工智慧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果。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成熟,也許在將來,我們的孩子迷戀的球星不再是身高八尺,身強體壯的象貝克漢姆,齊達內那樣的人類球星,而是只有幾寸高,頭腦只有巴掌大小,全身閃著金屬光澤的機器人足球明星。

  本期回顧:

  都市人渴望親近自然,遠離水泥森林,香港人造溼地公園對外開放,讓遊客真實體驗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的積極影響。

  網際網路信息浩如煙海,如何將喜歡的內容一網打盡?藉助最新技術和獨特創意,微軟動態個人主頁讓網上衝浪更加輕鬆快捷。

  參加狒狒語言班學習和動物溝通的技巧,與動物建立互信;開設學校為小猩猩補上野外生存的一課,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關照動物也是在愛護自己。

  機器人王國也有世界盃比賽,賽場上的默契配合是場外智慧與合作的體現,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成熟,有一天,機器人足球隊也可以和人類同場競技,展開智慧大比拼。

責編:扈航

相關焦點

  • 6月1日起,撈魚河溼地公園不準「撈魚」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去撈魚河溼地公園遊玩。可是有一項規定大家一定要知道,從今天(6月1日)開始,撈魚河溼地公園嚴禁撈魚。記者:「我所在的位置是撈魚河溼地公園,提起撈魚河相信我們昆明人都不會陌生,撈魚河中的兩個字,已經給它定義的撈魚。因此非常多的市民來到溼地公園,都會帶著小網兜,給孩子們感受一下撈魚的快樂。但是從今天開始,撈魚河將不能撈魚了。」
  • [ 環球360]夢想成真(9月14日)
    [ 環球360]夢想成真(9月14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4日 11:15 來源: 進入[環球360]>>
  • 2月2日溼地日 金華這7個溼地公園免費玩
    2018年2月2日是第22個世界溼地日,主題為「溼地——城鎮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溼地日當天,我市的1個國家級溼地公園和6個省級溼地公園全部免費對遊客開放。關於溼地日1971年的2月2日,《溼地公約》在伊朗南部海濱小城拉姆薩爾正式籤署。世界溼地日旨在幫助公眾認識到溼地對於人類和地球的重要價值。世界溼地日於1997年首次開始。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 「湖北大溪溼地公園」申報建設成為國家級溼地公園
    中國園林網9月4日消息:8月30日,國家林業局溼地保護中心專家組,對通城縣「湖北大溪溼地公園」進行實地考察評估,專家組認為該地自然條件優越,功能區規劃合理,具備建設國家溼地公園的條件。通城縣政府表示,儘快修改和完善規劃文本及申報專題,確保大溪國家溼地公園申報成功。
  • 武山湖溼地公園開展「溼地日」宣傳
    2月2日(正月初六),武穴市武山湖溼地公園裡,遊客紛紛走進武山湖溼地科普館,饒有興趣觀看溼地科普宣傳片。從重慶回武穴過年的呂文亮說:「每次回家過年,我都要到武山湖看一看。這個宣傳片很『給力』,讓我對溼地有了新的認識。」  2月2日是第21個世界溼地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溼地減少災害風險」。
  • 深圳八大溼地公園之一:福田紅樹林溼地公園
    福田紅樹林溼地公園位於福田區廣深高速公路以南,東臨新洲河,南面為深圳灣,西部與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緊密相連,北挨沙嘴村,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一水相隔,最近距離僅300米,佔地面積約38公頃,是深圳灣溼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集「科普教育、海濱文化、自然景觀、休閒遊覽」各種功能為一體的公園。
  • 國際森林日 重慶130處市級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免費耍3天
    你知道3月21日是「國際森林日」嗎?如果你不知道,那麼,這個消息肯定會讓你記住這個日子。15日下午,重慶市林業局就2017「國際森林日」主題宣傳活動召開了新聞發布會,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為了迎接第五個「國際森林日」, 3月19日—3月21日,全市130處市級以上的森林公園、溼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等森林旅遊地將向市民免費開放。
  • 香港海洋公園6月13日重開,香港迪士尼有望恢復營業
    新京報訊(記者王真真)6月8日,據香港海洋公園官網消息,香港海洋公園將於6月13日恢復運營。重新運營後,香港海洋公園將對所有遊客及年卡會員實行網上預約入園制;同時規定,恢復運營後的前兩周,園區的整體客容量將降至原來的四分之一,其後會逐步提升至原來客容量的一半,個別景點客容量則會減低一半。
  • 成都中和溼地公園5月1日開園
    如今,越來越多的成都人選擇在公園、綠道中休憩玩耍,享受公園城市的美麗春日。成都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公園、綠道所覆蓋。4月28日,記者從成都天府綠道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獲悉,中和溼地公園將於5月1日正式開園,並於5月1日至3日在園內舉行「嗨U」五一生活節暨成都天府綠道「中和溼地公園」開園活動。
  • 月港溼地公園春節前對外開放 是龍海目前最大的溼地公園
    昨日,導報記者從海澄鎮政府獲悉,經過半年多的施工,佔地110畝的月港溼地公園(南區),將在春節前正式對市民開放,這也是龍海市目前最大的溼地公園。  「春節期間,我們龍海市民又有新的遊園場所了。」月港集團工作人員蔡先生介紹說,月港溼地公園分南區和北區,共佔地199畝。  「南區是生態自然景觀區,裡面有人工湖、景觀道、綠化植被等景觀,於2017年5月13日正式動工。」蔡先生說,北區則是兒童樂園,於2017年12月1日正式開工,預計到2018年7月底完工,「屆時,南區和北區由一座景觀天橋『飄帶』相連接」。
  • 逛溼地公園!你們到底去香港幹什麼了!
    3月9日,春光正好,我校師生一行32人在王勁松校長的帶領下赴香港「姊妹」學校南屯門官立中學(以下簡稱「南屯門官中」)開展跨科考察交流活動,受到了姊妹學校師生的熱情接待。首先,南屯門官中在學校禮堂為我校師生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兩校校長先後發表致辭並互贈了紀念品。隨後,香港同學為大家介紹了跨科交流活動的行程安排和分組安排。
  • 哈市計劃投14億 建阿勒錦國家溼地公園
    27 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獲悉,哈爾濱阿勒錦島國家溼地公園已列入全省五個省重點公園建設之一。為推進公園建設,日前哈市林業局組織召開了該公園規劃方案論證會,按照阿勒錦(網絡配圖)國家溼地公園灘島旅遊規劃,將把「狗島」打造成「精緻生態島、時尚休閒島、都市運動島、魅力不夜島」,規劃建設休閒娛樂廣場等三大功能區,將其建設成為哈市溼地旅遊新名片。
  • 清水湖國家溼地公園,一個字美!
    1957年11月27日, 水磨灘水庫破土動工。1958年3月14日,歷經100天奮戰,大壩如期建成。一座長176米、高24米、頂寬3米的攔水壩,像山梁一樣橫臥在水磨灘上。同年4月1日,一場大雨後,水庫首次蓄水14米深。1959年5月,隨著配套渠系「千裡渠」的初步完工,水磨灘水庫開閘放水,正式更名為幸福水庫。
  • 章丘白雲湖溼地公園正式成為「國家溼地公園」
    (通訊員 孟凡庚 孫兆祥)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2018年試點國家溼地公園驗收結果正式發文公布,白雲湖溼地公園等112處試點國家溼地公園順利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溼地公園」。白雲湖,因南部山區諸溪流匯聚而成。
  • 重慶市溼地公園、保護區
    (原標題:重慶市溼地公園、保護區)
  • 武漢市政協委員建議——將漲渡湖建成溼地公園
    浙江園林網5月6日消息:借鑑美國黃石溼地公園、香港溼地公園的運作經驗,將漲渡湖溼地建設成武漢的溼地公園。日前,武漢市政協委員在新洲區視察漲渡湖溼地時如此建議。
  • 香港迪士尼樂園及海洋公園12月2日起將暫停營業14天
    香港兩大主題樂園海洋公園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在重開兩個多月後將再次閉園。香港特區政府11月30日宣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眾娛樂場所須關閉14天,由於兩大主題樂園屬公眾娛樂場所,故12月2日起暫停營業14天。
  • 浙江10大國家級溼地公園
    6公裡,距西湖僅5公裡。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總面積約為11.5平方公裡,分為東部溼地生態保護培育區、中部溼地生態旅遊休閒區和西部溼地生態景觀封育區。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國家級溼地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杭州灣新區西北部,杭州灣跨海大橋西側,總面積43.5平方公裡,是中國八大鹽鹼溼地之一,世界級觀鳥勝地。
  • 深圳溼地公園景真美,不看後悔
    深圳市民今後休閒又多了一個好去處,因為深圳寶安西灣紅樹林溼地公園8月22日正式開園了。    而近日在深圳市溼地公園掛牌專家評審會上,深圳還有7家公園達到溼地公園要求,包括深圳灣公園、海上田園、華僑城溼地、福田紅樹林公園、東湖公園、洪湖公園和中心公園。這些地方大家都去過了嗎?如果沒有,現在就先跟小編走進去看看吧!
  • 昆明草海大壩3月3日開放 度假區海埂公園、撈魚河溼地公園也將同時...
    3月2日下午4點左右,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簡稱度假區)國投集團發布公告:將於3月3日起,開放草海大壩、海埂公園、撈漁河溼地公園。但這些區域都將進行遊客限流管理。草海大壩:限流3000人次根據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和昆明市《關於加快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經上級有關部門批准,度假區將開放轄區草海大壩、海埂公園、撈漁河溼地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