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物質資料的豐富,人們的消費水平越來越高。為了鼓勵社會消費,金融消費貸款興起,個人貸款的額度從幾千到幾萬不等。而社會大眾,特別是年輕開始嘗試這種新型的消費方式,花明天的錢來圓今天的夢。但是消費貸款興起之後,整個金融市場管理還不完善,魚龍混雜,很多借貸公司設置了高額的利息費用,屬於一種變相的高利貸,這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個人徵信,加重了消費者的生活負擔。
近日,貴陽的王先生就遭遇了一起套路貸事件,他在一家名叫融360的手機APP上貸款4000元,一天之後卻發現自己背上了1000多元的利息,而公司卻表示這是收取了一定的手續費。對此,他求助到媒體記者,希望媒體對這家公司進行曝光,也提醒大家不要陷入套路貸的陷阱之中。
男子融360貸款4000元
記者向王先生了解到:前段時間,王先生由於資金緊張,急需用錢,便在朋友的介紹之下下載一個叫融360的手機網貸APP進行小額貸款。王先生註冊過後,對方發來一條簡訊,告知王先生需要線下聯繫一個叫楊經理的人,在線下辦理好一些手續之後就可以在融360APP上借到款。之後,王先生找到了線下的門店。楊經理說王先生的個人徵信不太好,在他的指導下,王先生在微信小程序上花費了88元查看自己的徵信,公司能通過後臺操作恢復個人徵信,這樣貸款更加方便。
之後,王先生通過四次拍照和身份驗證,在融360APP上借貸了4000元。可是這時候,公司說4000元的貸款必須先轉給楊經理,再由楊經理通過微信轉回給王先生,並且王先生需要繳納10%的服務費和3%的還款保證金。
一天後利息高達1000多元
在貸款4000元之後,第二天,王先生發現自己的手機APP上顯示利息是1120元,他大吃一驚,萬萬沒有想到貸款的利息竟然如此之高。
回家仔細思考之後,王先生覺得自己可能遇到了網絡套路貸。首先這88元查徵信就可以不用花錢,因為只要轉發小程序就可以免費查;其次,當時王先生在貸款的時候,手機全程交給了公司的工作人員操作,在註冊完成之後,工作人員又將手機上的軟體刪除,所有的簡訊也被刪除了;最後,在王先生進行真實身份驗證時,他發現了四家不同名字的貸款公司。王先生表示在融360借貸,而公司卻又通過不同的APP幫他貸款,現在王先生都不知道自己是從哪一家公司借到的款,心裡很不放心,而且這樣會對個人徵信產生巨大的影響。
公司:這是手續費
了解情況之後,王先生帶領記者找到了這家辦理貸款的公司,遇到了幫王先生辦理貸款的楊經理,楊經理表示:自己這家公司只是一家商務諮詢公司,並不是網貸公司,並拒絕記者的採訪。
王先生向楊經理反映:為什麼自己昨天剛貸款,今天就要承擔1000多元的高額利息?
楊經理開始閃爍其詞,聲稱這1120元是購物金。而王先生更加疑惑,自己並沒有辦理什麼購物金。隨後,楊經理又說這是收取的手續費、服務費和還款保證金。最終,在記者的追問之下,楊經理表示確實是自己幫助王先生貸的款。如果王先生覺得利息太高,他可以幫忙取消。
期間,這家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了網貸圈的秘密:他聲稱王先生這筆錢可以不用還款,因為這筆款是不進入大數據,不影響個人徵信的,並且不會有人上門催收。其實這就是套路貸和反套路貸。因為首先放款公司流程就不合規定。
解決辦法
最終,在記者的協調之下,網貸公司答應幫王先生解除貸款並且取消了利息。雖然事情得到解決,但是王先生還是想提醒各位借貸消費的朋友要提高警惕。
筆者語
隨著消費方式的改變,大眾選擇借貸消費本身不存在太大的問題,但是借貸者必須要考慮到自身的經濟實力,不能過度消費,而且在借貸之前一定要選擇大型的、正規合法的借貸公司,不要輕信網絡套路貸;其次,借貸公司應該根據法律依據和市場規定來運營,不得非法提高借貸利息,影響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