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快救命啊,有人服毒自殺了!」26日中午一名女子給姜堰區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打來報警電話,稱俞垛鎮田管村的一個農莊有人服毒自殺。
圖1:江蘇泰州一水蛭養殖戶因養殖虧本而服毒自殺未遂(圖片來源:姜堰在線)
據了解,服毒者為江蘇鹽城人,3年前來到俞垛鎮,與人合夥搞水蛭養殖。但這3年總體虧損約20餘萬元,當事人或因想不開而服毒自殺,慶幸最終及時送醫搶救成功。
自殺事件背後,反饋出水蛭養殖業的現狀怎樣?天地網專程採訪了江蘇常州溧陽從事水蛭養殖多年的楊老闆,以及行業相關專家,報導如下:
圖2:當地加工的吊杆清水選裝水蛭
一、當下水蛭行業的發展現狀,參與者眾但技術仍有瓶頸
近年受國內外經濟和氣候大環境的影響,水蛭養殖產業的發展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曾有風險評估機構調查評估發現,水產行業風險高居榜首。而水蛭養殖作為水產行業之一,構成存在的風險和問題很多,其中較突出的有以下幾點:
1.1水蛭市場行情低迷且持續波動
隨著近10年人口老齡化加劇和生活條件優越,各種心腦血管病人增多。以水蛭為原料藥的藥企蓬勃興起,水蛭貨源表現緊缺,行情一度持續上漲。
而作為動物類藥的水蛭,由於前期行情的上漲,促使下遊生產企業在近兩年紛紛轉為小批量訂單採購,或是改用價格相對便宜的東北小水蛭來投料,導致水蛭行情疲軟運行。目前產地仍有許多大戶以出貨變現來止損還貸或周轉資金,不願貿然囤貨。
表1:水蛭及其相關行情比對
1.2 養殖技術存瓶頸,投入成本佔比過大,效益低
目前水蛭養殖技術門檻較高,稍有不慎即血本無歸。楊老闆反映,目前我國水蛭養殖發展仍舊處於初級研究階段,養殖技術尚未成熟,主要表現在:
一是小苗水蛭的成活率低,隔代繁殖不易;二是對水質要求高,一旦水源被汙染,即有可能「全軍覆沒」;三是水蛭特別喜歡鑽泥,池底稍有漏洞,就可能導致其逃走無影無蹤。
圖3:近期,處於產卵期的水蛭所產的卵繭
就水蛭養殖成本情況,去年筆者曾調查江蘇、安徽、湖北、河南產地多位養殖戶。按照去年種苗行情以及產地整體養殖投入情況做參考:平均每畝投入成本約4.5-5萬元,平均畝產乾貨60公斤左右,養殖戶平均收益約1萬元。在面對水蛭養殖巨大風險的前提下,養殖戶起早貪黑的管理,對於這樣的收益依舊顯得微薄。
圖4:水蛭卵繭近照
1.3 養殖推廣的人為蠱惑,炒家盲目抬高行情
2015年水蛭行情持續上漲過熱,既有近年市場需求遞增的影響;也有人為誇大宣傳帶動產業發展的井噴刺激;更有前幾年炒貨者人為抬高水蛭行情,最終造成當前水蛭養殖的「虛熱」現狀。
據了解,全國江蘇、安徽等地的多個養殖戶已經連續虧損3年以上了,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其內心焦慮的程度可想而知。很多人不得已嘗試著跟風去養蝦、養蟹或別的特種水產品了,但是這樣的改變仍然前途未卜——這也是本次自殺事件背後的江湖!
二、出路:產銷信息導航+技術改進
對於本次事件,我們首先表示擔憂和同情,同時也希望養殖戶能提高風險意識和抗壓能力,「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陽光面對暫時的困境。
更重要的,則是水蛭養殖的發展現狀,或許僅僅是養殖產業鏈上的冰山一角。更多盲目跟風案例近些年屢屢發生,或即將發生,如何利用信息平臺準確導航,注重科學和市場,才是事件背後的深刻教訓。對此,天地網智庫水蛭專家冷學謙老師表示:
對於大家所關心的水蛭後市情況,冷老師還表示:「馬上5月過後水蛭產卵結束,老水蛭即將加工上市,屆時行情還將會出現一波回調。」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連結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註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