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什麼時候可以不用平衡家庭和事業

2020-08-27 思海飄零

作者:胖大愛讀書

今天在網絡上瀏覽了這樣一段信息:一位丈夫就「是否生育孩子」這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透過屏幕都能感覺到他的絕望,不要生孩子,不要生孩子,不要生孩子。

為什麼?這孩子,除了可愛一點,目前並沒有給生活帶來一點的快樂,反而剝奪了夫妻之間曾經快活,瀟灑的幸福生活。

他說自己和老婆已經兩個月沒有睡一回好覺,孩子每天哭,吃奶,拉屎,擦屁股,孩子出一點小事,緊張得要命,拼命給自己普及育兒知識。

看完整篇文章,我想要誇讚一下這位疼惜老婆,有責任心的丈夫,能夠主動參與到孩子的養育當中,至少母親可以減少一些焦慮和壓力。我強烈建議所有男性同胞們向這位父親學習,體驗後才會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女性害怕生孩子,不是因為痛,因為孩子落地那一刻,只是開始而已。

但絕大多數母親都沒有那麼幸運,能夠碰上像這位答主一樣的丈夫,她們總是孤軍奮戰。

美國演員,劇作家蒂娜.菲在《天后外傳》中寫道:「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最粗魯的問題是什麼?是『你今天多大了』,還是『你體重多少』?都不是。最爛的問題是:『你是怎麼兼顧所有事情的?』人們總是在問我這個問題,而且目光裡還有譴責的意思。」

當代大多數女性會碰到的問題:你是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的?

為什麼沒有人問問男性這個問題?是不是母親要在家庭和事業都表現得十分出色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同事在廈門工作,孩子2周左右,待在老家龍巖,交由公公婆婆照顧。她說,每次放假回來上班,心裡都特別難受,看著孩子眼淚汪汪,喊著媽媽不要走,覺得對不起孩子,自己不配做個媽媽。

另一個同事孩子也是2周左右,春節回娘家遼寧,由於疫情原因孩子一直由爸媽幫忙帶著,而自己在廈門上班。她說,快半年沒有見到自己的女兒了,想她。很想回家,可手頭上工作忙,哪有那麼多假期。

老家的鄰居會問孩子,你媽媽去哪裡,她是不是不要你了,才沒有把你帶在身邊。小孩子會說,媽媽去賺錢,賺了錢可以給我買吃的。

在別人的眼中只顧著工作的媽媽是不負責任的,他們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了家裡的親人,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在媽媽的心中也是難受的,他們也會在心中暗暗流淚。天底下哪有媽媽願意把自己的孩子「假手於人」,他們也希望自己能夠有足夠的能力一邊帶孩子,一邊上班,兩者兼顧。

然而沒有人能夠同時做兩份全職工作,不僅要把孩子照顧好,每天準備一日三餐,整理內務,還要在工作上表現得和男性一樣強,堅強的母親也不行。

我們不能要求女性能夠盡善盡美。作為女性,我們也不要過分地要求自己,既要做母親,又要追求事業的成功,這樣只會給自己帶來焦慮和壓力。或許男性也該發揮一下他們的能力,共同承擔起養育孩子,照顧家庭的責任。

在傳統的觀念中,女性常常以家庭為中心,男性以工作和社會活動為中心,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這主要是社會性別影響下的兩性分工造成的。

小時候,女孩子就從父母那邊接收這樣的信息:在家裡要幫忙做家務,要懂得體貼溫柔,以後要懂得孝敬公婆。而這時候男孩子他們被教育著要好好努力學習,賺大錢,以後娶個賢惠的老婆。

在這樣的教育之下,潛移默化,我們形成了固定的框架,男性負責養家餬口,女性負責操持家務。

但那樣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許還殘存著一些頑固的思想,但是我們的認知發生了變化,賺錢不僅是男性的責任,操持家務,養育孩子也不僅是女性的責任。

但有句話說的好,你讀了那麼多書,聽了那麼多道理,為什麼還過不好自己的一生,因為我們只停留在認知階層,卻從未行動。

你的腦袋告訴你要行動,但是你的心卻躺在沙發上玩手機,這是感性與理性的博弈。當你看到自己的妻子正在忙著煮飯,洗碗,掃地,幫孩子穿衣服,你的內心感覺到一絲愧疚,自己怎麼不去幫忙?

知行不一致,會導致讓我們產生自責,愧疚,負罪感。你要麼改變思想,要麼改變行為,才能消除這種感覺,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

我們的建議是努力改變你的行動,這樣會讓你們的家庭生活更加美滿幸福,而不是充滿著妻子的埋怨,無奈和憤恨。在一起不就是為了追求幸福嗎?所以為幸福做一些妥協。你的妻子選擇了外出工作,你也可以試著幫助她去分擔一些家務。

家務就像是公司部門縮小編制,員工離職,多出的崗位任務,每個人都避而遠之。當領導把同事的活全部壓在一個人身上,久而久之,勢必會引起員工的反抗。如果領導把工作合理分配給每個人,大家雖不願意接受,卻也能夠少些怨言,因為這相對公平。總要有人接替這些任務,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作為女性,不要過分地包攬一切的家務,試著跟他說,有時候你也很累。男性一開始可能沒有幹過家務,壓根不知道從何下手,但是我們可以多一點耐心,多給他一點時間。而不是為了能夠更快速地完成家務,自己動手。這樣只會養成他永遠不做家務的習慣。

作為男性,不要對家務抱有成見,認為這是女性的任務,把她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娶老婆不是為了生孩子,做家務,是為了生活。一個洗碗,一個在旁邊幫忙,一個煮飯,一個炒菜,廚房裡是你們兩個人的背影,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這個忙碌的一天,你為你們爭取了更多的相處時間。

為什麼有人在茶米油鹽醬醋茶中結束了婚姻,或許是因為沒有兩個人的共同參與

一個人幹活,那不叫做家務。家務成立的基礎就是家,既然你們已經決定成立家庭,那麼家庭中的一切都應該是一起承擔,互相幫助。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女性在進入職場的初期就給自己設限,他們害怕工作的高強度導致她們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所以通常會選擇上下班比較方便,不需要加班的工作,這也導致了公司高層管理者中女性成員的缺失。

如果要徹底擺脫這一切,就意味著不結婚,不生孩子。

我想如果有一個女性願意和你結婚,跟你生孩子,那她真的拋棄了很多,希望丈夫也可以稍微拋棄一下你的懶惰,幫忙分擔。

同時希望每個女性,都可以過得從容一些,更懶一些。


謝謝你的評論和關注!我是,聚焦生活思考。

相關焦點

  • 姚晨:很怕聽到「成功女性」的形容 事業家庭無法平衡
    李捷是一個白領階層女性,外表強勢而光鮮靚麗,但與此同時,她要面對事業和家庭兼顧的挑戰,在她與前夫爭奪撫養權之際,幼小的女兒遭遇保姆綁架,這讓她在短短三天的時間裡陷入了一種極端困境。姚晨的表現十分精彩,每場戲的情緒傳遞都非常精準,又是她一次演技實力的全面展現,即使是在一些激烈的煽情戲份上,她也絲毫沒有過度之嫌,反而以真情打動觀眾為之淚下。
  • 學習時間管理法,平衡好生活、家庭和事業
    對於職場女性來說,平衡好工作和家庭之間的關係,是一項長期的考驗,因為女性是以工作/生活這種雙重角色來指導自己的生活的,當她們有了孩子,又有事業心,想向前一步時,取捨就更加困難。對於他們來說,屬於自己的個人時間很少,如何平衡生活,做好時間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 職場女性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8招教你獲取完美人生
    社會似乎給職業女性的設置了更高的成功標準:她不僅要事業成功,還必須家庭美滿。  關於家庭和事業是否可以平衡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近期,中歐FMBA做了一個相關的小調查,共60位FMBA職場媽媽們參與了問卷。她們是怎樣的生活狀態?
  • 想要平衡事業和家庭,媽媽的職業規劃怎麼做?
    現代社會,很多女性對自身的要求除了要做到「好媽媽」和「好妻子」之外,通常還要有「經濟獨立」。然而,最讓媽媽們感到困惑的是,照顧了家庭就拉下了事業,專注了事業又忽略了家庭,事業和家庭似乎很難平衡。在《活出精彩》這本書中作者說道:「我們可以從「做好職業規劃」、「做好家庭管理」,以及「保持和親人間的良好溝通」三方面入手平衡家庭和事業。」
  • 她時代:事業與家庭平衡綻放女性之美,EarlyBird愛彼寶助力日託品牌
    隨著今年《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十而已》等劇的熱播,社會各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30+的女性身上。女人30+,這似乎是一道分水嶺。按照多數女性的人生軌跡,30歲,是從無憂少女到初為人母的漸變過程,年輪歲月變遷的背後,不僅僅是身份的轉變,更藏著無法言述的無奈與彷徨。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這是所有女性在職場上一直面臨的問題,無論職位高低,都難以避免。
  • 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CMI蒙特梭利教師培訓助女性突破局限!
    關於女性平衡家庭與工作的討論,社會上一直有各種聲音。職場媽媽和全職媽媽,在社會的刻板要求和家人的不理解中,夾縫生存。對於職場媽媽,既要求她不能因為家庭事務而耽誤工作,又質疑她為什麼沒處理好家庭中的大小事,定義她不是一個體貼的妻子,優秀的媽媽。對於全職媽媽,一方面,認為女性理應當全職媽媽,照顧家庭;另一方面卻又否定全職媽媽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
  • 平衡家庭事業的小幫手,方太油煙機
    #方太油煙機#大家都說現代女性累並快樂著,比起古時候不用工作,只需要在家裡相夫教子的女性來說,現代女性更希望擁有自己的工作,原因其實很簡單,經濟基礎決定家庭地位,想要和男人一樣擁有平等權利,那就要用勞動來創造。
  • 如何做一個平衡事業與家庭的母親?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個家庭的壓力都很大,很多職業女性都對自己要求很高,既希望事業蒸蒸日上,又希望能夠兼顧家庭,那麼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呢?以下幾個案例,也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一請求父母照顧孩子中國很大一部分家庭,新婚夫妻在有小孩時是由父母幫著照看,有人認為和公公,公婆住一起容易發生矛盾,可是如果夫妻工作都忙,請保姆又不放心,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關鍵是要彼此理解,彼此包容。
  • 姚晨:女性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因為努力工作,我才有選擇的權利
    可是她自己覺得,現在工作都夠她焦頭爛額了,如果再要個寶寶,人生更不知道會是什麼狀況。像這樣的情況,大多數人都會勸這個女孩趕緊生小孩,回歸家庭,先把小孩帶到能上幼兒園再說,畢竟,在中國幾千年傳統中,家庭和孩子對女人才是最重要的。
  • 馬伊琍發文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網友的評論亮了!
    而真正讓她大火的,應該是與佟大為、文章等主演的《奮鬥》,在裡面馬伊琍和佟大為飾演情侶,而文章和李小璐飾演情侶。在拍完《奮鬥》後的第二年,馬伊琍就與比自己小8歲的文章裸婚,結婚後的馬利伊變得更加的成熟,尤其是在最近的採訪中,馬伊琍總是被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作為一個媽媽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
  • 職場女性:生活和工作沒有平衡,只有選擇
    曾經有一位女性說過這麼一句話,她說:對於現代的女性來說最大的侮辱不是問他的年齡和體重,而是問他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為什麼呢?因為問這個問題的人都在期待著你,為了事業的成功,付出了家庭的代價。俞敏洪在北京演講的一段話激怒了網友,他說: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的墮落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女性很受傷:我們既要工作還得照顧家庭,每年都在平衡二者之間努力,怎麼就墮落了?這事一出來,很多人就討論:到底有沒有方法,能讓女性在職場和全職之間找到平衡?
  • 想要兼顧家庭與事業,女性可以這樣做,全職太太也不會失去自我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如今的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是十分高的,一方面要照顧家庭,另一方面還要打拼事業,但是,家庭和事業能兼顧的過來嗎?孩子出生後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務已經十分繁瑣,白天還需專注工作,這是十分困難的。
  • 平衡家庭和事業,讓樹洞模型探究你的內心
    我身邊很多女性朋友,她們在職場上面很優秀,原本和丈夫的婚姻生活很和諧,夫妻兩的小日子也過得很好,直到一個小生命的到來,打破了原有生活的寧靜。1但是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孩子與個人,卻是每個媽媽都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在書中,張作者給出了情緒管理的樹洞模型,幫助媽媽們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當你面對一件特別頭痛的事情的時候,你可以用樹洞模型來解決。
  • 章子怡:一個能平衡事業和家庭的好媽媽
    在休息室裡的角落,鋪了一塊大墊子,等著章子怡拍攝休息的間隙和孩子們團聚,這樣的時間一直持續九個多月。如今三年過去了,這部劇終於播出了,一家人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回想這段時光時,他們感到特別的溫暖。可以說章子怡能夠把事業做得那麼好,其背後離不開家人對她的一些支持。但是她並不是一個只顧事業的女人,她一直記著自己還有一種身份,那就是孩子的媽媽。
  • 35歲薇婭愧疚從未參加家長會,37歲佟麗婭的一席話卻讓她沉默...事業與家庭,真的能平衡嗎?
    而這兩方的觀點,其實恰恰反映了大家對職場媽媽的不同看法,女性到底是該為家庭放棄事業,還是為事業犧牲家庭?當時爸媽營做過一個投票《你覺得事業與家庭有平衡嗎?》,1612人參與,其中有54%選擇「也許有但太難了」,還有34%選擇「沒有」。
  • 拼事業還是拼家庭?《三十而已》探討女性困境
    該劇從王漫妮(江疏影飾)、顧佳(童瑤飾)、鍾曉芹(毛曉彤飾)三位女性視角展開,講述都市女性生活中遭遇多重困境並尋找突破與自我的故事。顧佳夾雜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她期望有自己的事業,卻不被丈夫理解,難以在家庭與自我價值之間找到平衡。鍾曉芹有著平凡的家庭、平凡的工作,直到孩子的意外到來,讓原本可以維繫下去家庭開始出現裂痕,一句「養孩子比生難多了」瞬間抹掉了新生命到來的喜悅。
  • 女性教育家共聚一堂 如何實現家庭與事業的雙贏
    中國網2014女性教育家論壇中國網3月6日訊(記者 閆景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家風即門風,是家庭文化,是一個家庭在世代繁衍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較為穩定的價值取向、生活作風、行為規範和為人處世之道。「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的和睦進步同國家的和諧文明息息相關,弘揚和踐行良好家風有助於社會和諧、國家興盛。母親在培育子女品德、傳承良好家風、倡導健康生活、建設幸福家庭等方面有天然優勢。她們幾乎將所有的「愛」傾注到家庭中,讓「家」這個最小的社會單元健康圓滿。
  • 《活出精彩:媽媽的職業規劃應該這樣做》:家庭和事業如何平衡?
    最近經別人推薦,我讀了專業女性職業規劃師白小白著的:《活出精彩:媽媽的職業規劃應該這樣做》。這是一本專為女性而作的職業規劃書,書中對於家庭和事業該如何平衡給出了解答。女性這一生大致會經歷五個階段:工作前、工作後、組建家庭後、做媽媽後、退休後。每個階段的人生角色都不同:工作前:學生、女兒。工作後:女兒、工作者。組建家庭後:女兒、工作者、妻子。做媽媽後:女兒、工作者、妻子、母親。退休後:妻子、母親。
  • 國外平衡女性就業與生育的經驗
    不少職業女性由於擔心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受到影響,難以兼顧和平衡就業與生育之間的關係,生育二孩的意願普遍偏低。 關鍵詞:生育;男性;養育;女性就業;休業;幼兒園;支持;制度;幼兒教育;孩子 作者簡介:   「全面二孩」政策出臺後,相關生育意願調查顯示,不少職業女性由於擔心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受到影響,難以兼顧和平衡就業與生育之間的關係,生育二孩的意願普遍偏低。
  • 做為一名律師,我是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的?| 無訟錦囊
    有朋友提問:做為一名律師,我是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的?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我們可能永遠都無法做到在事業和家庭之間真正的平衡,只不過是在人生的每一個不同階段,我們做了一些恰當的取捨。當然,作為一名「永遠都不加班,因為我們永遠都不下班」的律師,如何更好地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切換地稍微自如些,讓自己不至於有疲於奔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