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胖大愛讀書
今天在網絡上瀏覽了這樣一段信息:一位丈夫就「是否生育孩子」這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透過屏幕都能感覺到他的絕望,不要生孩子,不要生孩子,不要生孩子。
為什麼?這孩子,除了可愛一點,目前並沒有給生活帶來一點的快樂,反而剝奪了夫妻之間曾經快活,瀟灑的幸福生活。
他說自己和老婆已經兩個月沒有睡一回好覺,孩子每天哭,吃奶,拉屎,擦屁股,孩子出一點小事,緊張得要命,拼命給自己普及育兒知識。
看完整篇文章,我想要誇讚一下這位疼惜老婆,有責任心的丈夫,能夠主動參與到孩子的養育當中,至少母親可以減少一些焦慮和壓力。我強烈建議所有男性同胞們向這位父親學習,體驗後才會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女性害怕生孩子,不是因為痛,因為孩子落地那一刻,只是開始而已。
但絕大多數母親都沒有那麼幸運,能夠碰上像這位答主一樣的丈夫,她們總是孤軍奮戰。
美國演員,劇作家蒂娜.菲在《天后外傳》中寫道:「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最粗魯的問題是什麼?是『你今天多大了』,還是『你體重多少』?都不是。最爛的問題是:『你是怎麼兼顧所有事情的?』人們總是在問我這個問題,而且目光裡還有譴責的意思。」
當代大多數女性會碰到的問題:你是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的?
為什麼沒有人問問男性這個問題?是不是母親要在家庭和事業都表現得十分出色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同事在廈門工作,孩子2周左右,待在老家龍巖,交由公公婆婆照顧。她說,每次放假回來上班,心裡都特別難受,看著孩子眼淚汪汪,喊著媽媽不要走,覺得對不起孩子,自己不配做個媽媽。
另一個同事孩子也是2周左右,春節回娘家遼寧,由於疫情原因孩子一直由爸媽幫忙帶著,而自己在廈門上班。她說,快半年沒有見到自己的女兒了,想她。很想回家,可手頭上工作忙,哪有那麼多假期。
老家的鄰居會問孩子,你媽媽去哪裡,她是不是不要你了,才沒有把你帶在身邊。小孩子會說,媽媽去賺錢,賺了錢可以給我買吃的。
在別人的眼中只顧著工作的媽媽是不負責任的,他們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了家裡的親人,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在媽媽的心中也是難受的,他們也會在心中暗暗流淚。天底下哪有媽媽願意把自己的孩子「假手於人」,他們也希望自己能夠有足夠的能力一邊帶孩子,一邊上班,兩者兼顧。
然而沒有人能夠同時做兩份全職工作,不僅要把孩子照顧好,每天準備一日三餐,整理內務,還要在工作上表現得和男性一樣強,堅強的母親也不行。
我們不能要求女性能夠盡善盡美。作為女性,我們也不要過分地要求自己,既要做母親,又要追求事業的成功,這樣只會給自己帶來焦慮和壓力。或許男性也該發揮一下他們的能力,共同承擔起養育孩子,照顧家庭的責任。
在傳統的觀念中,女性常常以家庭為中心,男性以工作和社會活動為中心,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這主要是社會性別影響下的兩性分工造成的。
小時候,女孩子就從父母那邊接收這樣的信息:在家裡要幫忙做家務,要懂得體貼溫柔,以後要懂得孝敬公婆。而這時候男孩子他們被教育著要好好努力學習,賺大錢,以後娶個賢惠的老婆。
在這樣的教育之下,潛移默化,我們形成了固定的框架,男性負責養家餬口,女性負責操持家務。
但那樣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許還殘存著一些頑固的思想,但是我們的認知發生了變化,賺錢不僅是男性的責任,操持家務,養育孩子也不僅是女性的責任。
但有句話說的好,你讀了那麼多書,聽了那麼多道理,為什麼還過不好自己的一生,因為我們只停留在認知階層,卻從未行動。
你的腦袋告訴你要行動,但是你的心卻躺在沙發上玩手機,這是感性與理性的博弈。當你看到自己的妻子正在忙著煮飯,洗碗,掃地,幫孩子穿衣服,你的內心感覺到一絲愧疚,自己怎麼不去幫忙?
知行不一致,會導致讓我們產生自責,愧疚,負罪感。你要麼改變思想,要麼改變行為,才能消除這種感覺,達到相對平衡的狀態。
我們的建議是努力改變你的行動,這樣會讓你們的家庭生活更加美滿幸福,而不是充滿著妻子的埋怨,無奈和憤恨。在一起不就是為了追求幸福嗎?所以為幸福做一些妥協。你的妻子選擇了外出工作,你也可以試著幫助她去分擔一些家務。
家務就像是公司部門縮小編制,員工離職,多出的崗位任務,每個人都避而遠之。當領導把同事的活全部壓在一個人身上,久而久之,勢必會引起員工的反抗。如果領導把工作合理分配給每個人,大家雖不願意接受,卻也能夠少些怨言,因為這相對公平。總要有人接替這些任務,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作為女性,不要過分地包攬一切的家務,試著跟他說,有時候你也很累。男性一開始可能沒有幹過家務,壓根不知道從何下手,但是我們可以多一點耐心,多給他一點時間。而不是為了能夠更快速地完成家務,自己動手。這樣只會養成他永遠不做家務的習慣。
作為男性,不要對家務抱有成見,認為這是女性的任務,把她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娶老婆不是為了生孩子,做家務,是為了生活。一個洗碗,一個在旁邊幫忙,一個煮飯,一個炒菜,廚房裡是你們兩個人的背影,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這個忙碌的一天,你為你們爭取了更多的相處時間。
為什麼有人在茶米油鹽醬醋茶中結束了婚姻,或許是因為沒有兩個人的共同參與
一個人幹活,那不叫做家務。家務成立的基礎就是家,既然你們已經決定成立家庭,那麼家庭中的一切都應該是一起承擔,互相幫助。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女性在進入職場的初期就給自己設限,他們害怕工作的高強度導致她們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所以通常會選擇上下班比較方便,不需要加班的工作,這也導致了公司高層管理者中女性成員的缺失。
如果要徹底擺脫這一切,就意味著不結婚,不生孩子。
我想如果有一個女性願意和你結婚,跟你生孩子,那她真的拋棄了很多,希望丈夫也可以稍微拋棄一下你的懶惰,幫忙分擔。
同時希望每個女性,都可以過得從容一些,更懶一些。
謝謝你的評論和關注!我是,聚焦生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