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2月28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表示,今年將會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預計比去年增加18.9萬人!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高校傾斜。此後,各地高校考研擴招的實錘消息陸續湧來。
眾所周知,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再創新高,全國考研人數達到340萬左右,比2019年增加50萬人,增加15.6%。由於考研人數增加,考研同學面臨的競爭壓力也更大,這意味著更多考研同學在考研「獨木橋」中會被擠掉。擴招,成了應對嚴峻就業形勢和考研壓力的最高效方法之一。
儘管2020考研擴招讓不少同學受益,一大批徘徊在錄取線的學生有機會進入高校成為一名研究生。但2021屆考研學生卻感受不到這份喜悅:2021會不會縮招呢?明年考生上岸的機率還大嗎?
針對這一疑問,大致分為兩個陣營:
繼續擴招!
有同學分析,據近年我國研究生招生數量增長幅度趨勢看:由於某些特殊原因導致當年招生人數擴增,次年也不會因為恢復正常而減少招生人數。如2003年擴招主要歸因於「非典SARS」疫情,而2004年恢復正常後招生人數沒有縮減;2009年源於金融危機、教育部開始全面招收全日制專業碩士,2010年招生人數也沒有減少。
以此類推,至少在明年,考研擴招政策將持續,因為整個社會經濟結構面臨重大轉型,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會更強勁,真正決定擴招的是國家經濟的發展。事實上,已經有清華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宣布2021年的擴招計劃了。
將會縮招!
今年擴招了這麼多,會不會意味著導師的學生夠了,明年招生人數會減少呢?有同學的擔憂也並非是杞人憂天。一般來說,各高校報考人數和分數線會呈現「大小年」變化,也就是說今年報考形勢火熱,可能明年就會有所回落。這樣的現象已經在很多場合得到了證實。競爭激烈的頭部院校反而會承擔較少的擴招名額。
畢竟每個學校的招生計劃不同,縮招的現象和比例也會與具體高校有密切關係。與此同時,由於經濟放緩,就業難度加大,也很可能導致大量同學為規避經濟下行導致的就業壓力而選擇考研,加上原本計劃出國留學的同學可能因為國外混亂的局面而選擇加入考研大軍。原本忐忑的心態之下,可能還會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當然,擴招還是縮招?都是由客觀因素決定的。事實上,即便是高校人數擴招,同樣也不會降低對學生們「質」的要求。因此,將主要精力放在複習備考上才是關鍵。
都說態度決定一切,期待接下來的你能用行動告訴自己:上岸,自己對未來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