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公安網查詢公民個人信息 五名男子被判刑
網上販賣公民信息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山東省聊城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新區派出所原聘巡邏輔警李某在瀏覽QQ群時,發現通過販賣公民個人信息能掙錢的信息,其便在QQ群中發布能查詢戶籍信息的消息。之後,李某又添加山西省臨汾男子張某為好友。
-
販賣公民個人信息 夫「唱」妻「和」雙雙落網
鹹寧網訊(記者原子 通訊員肖華 黃倩)為找工作掙錢補貼家庭開銷,鹹安一男子經人介紹幹起利用網絡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勾當。而妻子明知丈夫的行為違法仍參與其中。記者日前從鹹安區人民檢察院獲悉,經該院提起公訴,鹹安區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該男子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2萬元;判處其妻子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2016年初,急於找工作補貼家庭日常生活開銷的鹹安男子汪某某,經人介紹通過網絡軟體收集他人信息販賣賺錢。因與介紹人發生矛盾,兩人合夥幹一段時間後,汪某某開始單幹。
-
利用網絡販賣公民個人信息……嫌疑人落網!
保定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成功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抓獲張某等嫌疑人6名,扣押作案手機、電腦等作案工具20餘臺(部),繳獲各類公民個人信息200餘萬條。之後的一天,李某在瀏覽網際網路時發現,竟有人公開在網際網路上販賣此類公民信息,遂主動向公安機關舉報。接到舉報後,高新區公安分局立即組織警力偵辦該案。辦案民警經大量偵查,迅速鎖定了嫌疑人張某,並於6月13日,派出所民警成功將外出回保定的張某抓獲。
-
5毛錢1條,贛州男子靠販賣個人信息「發財」,獲利37000元
那麼,我們的個人信息是如何洩露出去的呢?近日,贛州南康警方抓獲一名男子,他幹的就是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勾當。在吳某家中電腦和手機上,民警發現大量市民的姓名、住址、手機號、工作單位等信息,還有不少交易記錄。吳某稱,信息的市場價,是每條0.5元錢左右,大量購買還可以優惠。
-
個人信息販賣調查:每條不足兩毛,年底衝業績還有打包價
個人信息販賣調查:每條不足兩毛,年底衝業績還有打包價 董振傑/法制晚報 2017-12-22 14:50
-
快遞公司有「內鬼」,河北永年警方破獲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快遞公司「內鬼」任某抓獲一起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成功告破4名犯罪嫌疑人落網快遞查詢系統帳號登錄異常2020年8月份,永年區公安局接到某快遞公司報警稱,近期內部查詢系統帳號登錄異常,懷疑公司內部有人利用職務之便,竊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
-
龍港警方成功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
從上家購入數萬條公民個人信息,再將信息轉賣給他人,以賺取中間差價。江西籍的李某見有利可圖,便每次在失業的「空檔期」,做起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生意」。近日,龍港警方成功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抓獲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李某,繳獲各類公民手持身份證照近2萬套。今年7月初,民警在工作中發現有人在網上兜售公民手持身份證的照片,照片中的人像與身份證上頭像相似度頗高,且清晰地顯示著公民個人的身份證號碼、戶籍地址等信息,數量巨大。
-
快遞公司有「內鬼」,河北永年警方破獲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永年警方 將快遞公司「內鬼」任某抓獲一起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件2020年8月份,永年區公安局接到某快遞公司報警稱,近期內部查詢系統帳號登錄異常,懷疑公司內部有人利用職務之便,竊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400-500元出租給邢臺沙河市一男子,帳號在異地登錄就是試用該帳號查詢個人信息造成。
-
男子攜千張銀行卡準備赴臺灣 引出販賣個人信息案
男子攜千張銀行卡準備赴臺灣 引出販賣個人信息案 東北網11月29日訊(王志 記者雷蕾)近日,一名大陸男子行李箱中被找出了近千張銀行卡、電話卡,他正準備將這些「個人信息」販賣給臺灣電信詐騙團夥,獲取高額利潤。
-
本人手持身份證照片賣兩毛 220萬條個人信息被買賣
警方初步查明,王輝從上家獲取並販賣公民個人信息4萬餘條,非法獲利2萬餘元;犯罪嫌疑人牛昊從上家獲取並販賣公民個人信息9萬餘條,非法獲利3萬餘元;犯罪嫌疑人於曉雙從王輝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6000餘條,販賣50餘條,非法獲利百餘元。「自己買賣個人信息的時間有兩三個月,過年前後曾準備收手不幹,但覺得網上這麼多人參與買賣,自己不會那麼倒黴被抓到,沒想到還是被抓到了。」
-
勾結醫院人員 販賣新生兒信息 6名犯罪嫌疑人被運河公安分局民警抓獲
孟村一男子非法獲取新生嬰兒及其父母的個人信息並販賣獲利。截至被抓時,他已販賣個人信息5萬餘條。連續接到影樓電話方知個人信息洩露8月初的一天,市區的王先生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裡,一位男子先是恭喜王先生喜得貴子。
-
售賣公民個人信息800餘萬條!7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經過6個多月的縝密偵查,日前,江蘇泰州警方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被售賣的公民個人信息達800多萬條。今年4月,泰州高港公安分局胡莊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有人在QQ群中大量販賣公民身份證號碼,民警立即對該情況展開調查,發現有人通過QQ群、網絡交易平臺售賣數百萬條公民個人信息。
-
圓通回應內鬼洩露公民信息:已報案 相關嫌疑人於9月落網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圓通最新資訊 > 正文 圓通回應內鬼洩露公民信息:已報案 相關嫌疑人於9月落網
-
信用卡個人信息「只花5毛錢能在網上買到」
經一一致電確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的數十位持卡人也表示,已洩露的客戶信息真實有效。 記者調查發現,在微信及一些電子商務平臺,「電話銷售交流圈」「銷售行業資料群」也大量存在。多位「信息販子」均表示,可以「按地區定製,先試用後付款」。此外,根據個人信息「品質」的不同,價格也分為「三六九等」,每條價格從2分錢到5元錢不等。
-
陌生電話報出新買房子的地址:300萬條個人信息這樣被販賣
貴陽市公安局4月10日通報:該局網安支隊和雲巖分局網安大隊打掉了兩個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夥。2017年5月以來,雲巖網安多次接到群眾舉報,稱買房後不久就接到大量的房屋裝修推銷電話,給正常生活帶來極大困擾。
-
物業販賣3萬多名業主信息 泉州警方偵破重大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警方追查 市民報警反映,個人信息被洩露給中介,全家深受其擾——重大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告破律師提醒:買賣個人信息超50條可入刑物業販賣個人信息,涉及3萬多名業主的詳細個人信息被買賣洩露,在警方的嚴厲打擊下,這起重大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被成功偵破。
-
販賣個人信息,從「暗網」墜入法網
販賣個人信息,從「暗網」墜入法網大眾日報記者 陶相銀2020-09-09 18:50:49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從威海市公安局獲悉,威海警方日前破獲一起利用「暗網」非法獲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
涉及超10萬條個人信息!端州警方破獲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經立案偵查,該張姓女子名下在短期內關聯了300多個「閒魚」帳號,修改登錄密碼後將帳號進行二次轉賣至第三方從中賺取差價1600多公裡外的「窩點」為了實現對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團夥的全鏈條打擊,專案組充分發揮多警種合成作戰優勢,充分依託智慧新警務大數據平臺,通過網上追蹤、信息比對、線索串並、深入研判,對前期偵查掌握的「『閒魚』帳號」「支付寶帳號」等交易線索進行循線深挖,一個隱藏在張某背後的特大犯罪利益團夥逐漸浮出水面。
-
代購、網點…… 快遞業洩露個人信息漏洞無處不在
大量包含快遞客戶姓名、住址、電話的信息被打包在網上出售,每條售價從0.8元至10元不等,有的可一次性出售上萬條,甚至可以提供特定地區的快遞用戶信息。 還有人自稱在郵政系統上班,管「調單號」,可大量調取當天快遞中的信息,「每天幾千個沒有問題」。其販賣的信息中,有的是在快遞員在攬件後不到2小時即被盜取。
-
沉迷網路遊戲入不敷出,竟販賣個人信息牟利
生活報訊(實習生 郝天朔 記者黃迎峰)哈爾濱市公安局南崗分局哈雙路派出所,獲得公安部推送線索,電信詐騙嫌疑人焦某,該人通過社交軟體發布收購個人信息的廣告,再以每條5元的價格賣給需要這些個人信息的詐騙團夥,據悉犯罪嫌疑共售賣2000餘條個人信息,獲利4000餘元,而且,這些「名單」中以高校學生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