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媽媽昨天才離婚,她沒工作,竟把唯一的房產留給了前夫,還願意獨立撫養孩子。」昨天是南京市規定的小升初跨區借讀生回原籍登記的第一天,在不允許跨區擇公辦校的嚴規下,名校雲集的鼓樓區,報名的人特別多。現代快報記者發現,有些孩子根本不符合戶口、實際居住地及房產證三個條件,但不少家長拿出了近期才辦的離婚證,有的還是登記前一天才離的婚。他們都是一方放棄婚後房產,帶著孩子遷回住在名校學區房的父母家。
實習生 歐陽麗蓉
現代快報記者 黃豔
今天仍可登記
跨區就讀生登記,今天還有一天。家長應攜戶口本、產權證和《南京市跨區就讀的小學畢業生回戶籍地登記通知單》等材料,到所屬的區縣教育局指定的地點辦理登記手續。通知單由學生所就讀的小學發放,表上有小學給學生所寫的評語及回區報名的相關要求,並需加蓋小學公章。如是在外省市就讀的小學畢業生,也應由就讀的小學出具學籍證明,證明中應包含小學給學生所寫的評語,並需加蓋小學公章。
報名前一天,孩子爸媽「突擊」離婚
昨天一大早,一位媽媽就趕到鼓樓區的登記現場,為女兒登記。她掏出嶄新的離婚證,上面的日期是4月17日,這是前一天剛離的。她還出示了離婚協議,上面顯示,婚後她和前夫買了一套住房,在秦淮區,這套房子歸男方所有,而孩子的撫養權歸女方。這位媽媽無業,孩子的戶口已經落在外婆為房主的一套鼓樓區的29中學區房裡,孩子父親的戶口也在裡面。
在現場,現代快報記者還看到了一本今年3月籤發的離婚證,但這回是爸爸帶著女兒,媽媽分得一套鼓樓區以外的房子。爸爸和女兒落戶在鼓樓區一間15平方米的房子裡,這間房子只有租賃證,也是名牌初中的學區房。
「今天拿著離婚證和離婚協議來登記的家長不少,三四月份離婚的居多。」一位負責登記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不能隨便猜測這些家長的離婚動機,但看看他們的離婚協議,實在是有違常理。她又拿出了幾份家長提供的離婚協議,這些協議的主要內容非常相似,離婚後夫妻原本共有的房產歸一方所有,另一方不僅淨身出戶還要撫養小孩。
工作人員說,最不可思議的是,有一個來登記的媽媽剛剛離婚,把兩套房子都給了前夫,自己帶著女兒做無房戶,戶口掛在老人的房子裡要就近上29中,「很多這樣的家長現在落戶的都是好學區。」
對於這種夫妻離婚,孩子跟著無房的家長掛戶口在老人家的情況,教育部門會如何處理?
記者了解到,根據政策,凡持老人產權證上學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學生的父母雙方都未購房或未分配住房,確實沒有自己的住房;二是父母婚後,孩子出生後的戶口一直都與老人在同一戶籍上,且從未遷動過;三是父母、孩子與老人實際常住在一起。「對於這種離婚後突然變成無房的情況,教育部門充分尊重家長隱私,也會安排好孩子上學,由區教育局統一安排一所區內初中免費入學,但是不一定能上掛靠戶口的施教初中,也不能參加熱門公辦初中搖號。」工作人員表示。
兩本戶口簿拼成一本,把父親的戶口「遷到」學區裡
「這個戶口簿乍一看沒問題,但仔細看就能發現破綻,這張戶口頁是插進來的,戶號都不一樣。」審核材料的工作人員說,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入好學區、進好學校的迫切心情都能理解,但想「矇混過關」是絕不可能的。
「您這個戶口簿不太對啊,爸爸戶口頁的戶號跟其他家庭成員的戶號不一樣,這是不符合規定的。」工作人員向一位女士解釋道,這位家長似乎預知到會有這樣的「意外」,悻悻地收回材料離開了。工作人員說,孩子父親的戶口不在這個學區,她可能有僥倖心理,就把孩子父親的戶口頁插進了這本戶口簿,還有意調了調順序。
「拿兩個不同的戶口簿拼起來的情況不少,因為每個本裡的單頁都是可以抽出來的,以前就發現過。」工作人員介紹,不僅有拼的戶口本,還有假的房屋租賃證,還有把不是父母名下的房產,公證在自己名下的公證書……
「還有一些真不知道怎麼說了,家長的工作收入應該很高很穩定,但就能從單位開出無房證明來。」工作人員說。現場,有一位高校教授,拿著無房證明前來登記,他們一家戶口在鼓樓區,自稱名下無房,常年在秦淮區租房給孩子上小學,房產、戶口、居住地「三不對應」。教育局工作人員看了一下材料,發現孩子在秦淮區的名校遊府西街小學讀書。「從常理判斷,家長是大學老師,孩子在遊府西街小學讀書,這樣的家庭一套房子也沒有實在罕見。」按規定,家長要拿出租房協議,加上無房證明,且能提供生活在出租房裡的水電氣等票據,教育部門才能安排入學。家長有些不耐煩,工作人員又解釋說,如果沒法提供生活費用證明,可將租房合同補充過來。家長對這樣的解釋很是不滿,生氣地將手中的材料扔在工作人員面前。
衝著公辦校搖號,一家人亂掛戶口
還有一種特殊的方式,是把戶口隨意地掛入一所名校甚至普通校的學區內,有時,一間十幾二十平方米的房子,掛了五六個戶口。工作人員一看,覺得不可思議,這麼小的房裡連擺幾張床的地方都沒有,而孩子父母的工作還是相當不錯。
「你看我們這學區一般,只要給我們搖號就行了。」當看到明顯的三個條件不符,工作人員質疑時,有些家長表示,不要直升什麼名校,給個搖號的機會就行。這也是剛出現的新情況。因為從去年開始,公辦名校的空餘學額試點拿出來搖號,只有擁有本區戶口的學生,才可以搖。也就是說,以鼓樓區為例,只要有鼓樓區戶口,並且房產及實際居住地一致的小學畢業生,可以報名參加公辦名牌初中的搖號,搖上了免費入學。這一政策,對符合條件但小學在外區就讀的學生,也是一視同仁的。不少家長明說,自己就是衝著搖號來的,想請教育部門行個方便,不要再追究只掛個戶口的問題。
只有戶口在學區裡的學生,可以參加公辦學校的搖號嗎?
工作人員明確表示,這種只有戶口在鼓樓區的學生,公辦學校的搖號也不能參加,區裡會給他統分一所中學,保證有學上。
北京小升初取消共建
實行劃片入學
全市採用統一的小學和初中入學服務系統,新生學籍將根據這兩個系統建立
北京市18日公布2014年小升初政策,取消共建生。小學免試就近入學,小升初實行單校劃片或多校劃片入學。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2014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的意見》指出,凡滿6周歲的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免試就近入學。
完成小學教育後,區縣教委將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所在學區、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進行單校劃片或多校劃片。單校劃片學校採用對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對口接收片區內所有小學畢業生入學。多校劃片學校,先徵求入學志願,對報名人數少於招生人數的初中,學生直接入學;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初中,以隨機派位的方式確定學生。隨機派位由區縣教委統一組織,邀請相關單位和家長代表參與。
北京市將使用統一的小學和初中入學服務系統,將每一個學生入學途徑和方式全程記錄,教育行政部門依據權限進行查詢和監控。各區縣要公布學校的服務片區,教育部門將根據這兩個服務系統建立新生學籍。
非北京戶籍適齡兒童入學,須持有「五證」。包括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持本人在京務工就業證明、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全家戶口簿、在京暫住證、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等相關材料。
除北京市教委批准可以招收特長生的學校原則上向本區縣招收特長生之外,其他學校一律不得以特長生的名義招收學生。招生學校要向社會公布特長生招生計劃。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