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客祭掃,連「韭菜炒雞蛋」祭品也幫您供上了 不一樣的方式 一樣的...

2020-12-20 合肥網

  今年清明,不能去陵園和墓地祭掃逝去的親人,您能接受網絡祭祀和代客祭掃嗎?隨著清明臨近,合肥市雲祭祀平臺上線,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小蜀山陵園的自有網絡祭祀也先後上線。記者3月24日了解到,這種新的清明祭祀方式,因為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性,而被不少市民接受。

  代客祭掃,敬上「韭菜炒雞蛋」祭品

  「昨天晚上我做夢,夢到爸爸想吃韭菜炒雞蛋,如果是以前,我會讓我妹妹做好了送給爸爸媽媽,但是現在……如果方便的話,幫我看看有沒有可能……」這是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的工作人員日前收到的一位女士發來的微信,她的父母葬在這裡,希望能代為了卻自己的心願。

  這位女士表示,她身在國外峇里島,由於疫情不能回國,知道大蜀山文化陵園提供代客祭掃服務,但是她想要的「韭菜炒雞蛋」套餐並不在陵園可提供的「雲祭掃」服務清單裡。「我們立即動員多位同事,保安陸廣馬找來了韭菜、保潔周豔芳拿出自己的廚藝,還有客服部門的兩位同事負責擦碑獻花、敬獻祭品。」大蜀山文化陵園相關部門負責人李晶說,通過對祭掃的全程視頻拍攝,這位女士看到了「韭菜炒雞蛋」擺在了父親的墓碑前,很受感動。

  「雲共祭」,緬懷遺體器官捐獻者

  3月21日,一場簡單卻溫馨的緬懷紀念活動在大蜀山文化陵園內的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碑前舉行,現場雖然只有陵園工作人員參與,卻同樣感人。

  在舒緩的音樂聲中,禮儀人員誦讀祭文、敬獻鮮花、擦拭紀念碑,向捐獻者表達崇高敬意。大家手持鮮花敬獻,鞠躬默哀,看著碑上鐫刻的一個個名字,輕聲訴說著對生命的致敬與尊重。

  自2014年以來,安徽省紅十字會將每年的春分定為安徽省遺體、器官(角膜)緬懷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都會在大蜀山文化陵園開展緬懷紀念活動。

  而受新冠疫情防控影響,今年的紀念形式有了新變化,首次以線下無人員聚集、無市民現場參與的「雲共祭」的方式開展,線上線下集體緬懷追思遺體器官捐獻者。

  「您是第1718個為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描金的人。」在現場儀式之外,眾多市民通過「福壽雲·雲祭掃」的網絡平臺,在安徽省遺體捐獻紀念碑展開網上祭掃。「市民用手機打卡網頁,還可以互動,為紀念碑描金,一起成為傳遞大愛的接力者。」李晶說。

  一周87000多人次「雲祭掃」

  從3月12日開始,包括大蜀山文化陵園在內,全國30餘座城市的公墓單位及殯儀服務機構,同時面向客戶及公眾推出「福壽雲」雲祭掃服務。據後臺統計,「福壽雲」雲祭掃平臺自3月12日推出至3月19日,一周時間裡,各頁面匯總訪問量87123次,其中眾多訪問者還通過微信授權,微信授權數17179次。

  據介紹,相比傳統的代客祭掃,「福壽雲」雲祭掃利用「雲直播」技術,推出點對點的可視化祭掃服務。逝者家屬只需要線上預約服務需求,即可由工作人員聯繫確認後,於指定時間進行祭掃服務並全程直播。

  截至3月21日,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代客祭掃執行共計1378家,其中零星祭掃114家,線上祭掃84家。

  「雲祭祀」留言已超千條

  除了大蜀山文化陵園,合肥市民政局也上線了「合肥市雲祭祀平臺」。合肥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處長張年長告訴記者,平臺從3月20日正式上線,截至3月23日中午12時,合肥市雲祭祀系統實名註冊人數為520人,建立虛擬墓園數為207個,祭拜記錄與留言1030條。「網絡祭祀、居家祭掃這樣的方式,其實並不算新鮮。因為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陵園、墓地暫停現場祭祀防控措施,被市民更多選擇和接受。」張年長說。

  合肥市小蜀山陵園也開通了網絡祭祀平臺。市民可通過微信掃描二維碼,進入網上祭祀頁面,輸入逝者所在墓穴號,點擊「在線祭拜」進入「網上祭拜大廳」,可選擇鮮花、水果等各類祭祀品進行祭祀,同時,也可在留言板上撰寫寄語表達思念。記者看到,目前小蜀山陵園的網絡祭祀「在線祭拜」頁面,已有43300條記錄。(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武鵬

相關焦點

  • 「福壽雲」:一周數萬人次雲祭掃
    你要好好照顧自己……無論時空,沒有界限,沒有終點,任何距離都阻隔不了我們。」  …………  「雲直播」代祭服務千餘家  相比傳統的代客祭掃,「福壽雲」雲祭掃利用「雲直播」技術,人們可實時觀看自己預約的代祭掃服務。3月12日至19日,福壽園國際集團已為1542戶家庭提供代祭掃服務,其中服務上海地區800餘戶。
  • 清明節倡導文明祭祀 陵園開通「代客祭掃」寄託哀思
    中新網吉林4月4日電 (石洪宇)4日清晨5時許,45歲的徐志(化名)和同事一起清掃墓室、擺放幾束花、向墓碑行鞠躬禮,現場通過視頻連線或短視頻,將祭掃情況反饋給去世者親友。  徐志是吉林市佳龍陵園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人員,對整個陵園來說,今年的清明節不一樣。
  • 清明祭掃,這些事要知道
    清明節是遙寄先人、慎終追遠的日子,不一樣的是,今年為鞏固疫情防控工作成果,嚴防因人員祭掃和聚集引發疫情傳播及火災事故,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全市各殯葬服務單位將每日限量接待入園祭掃人數。3月30日,呼和浩特晚報記者聯繫了首府各殯葬服務機構了解到,今年清明節,部分逝者的親屬無法到場親自掃墓,一些殯葬服務機構為此開展了代客祭掃、網絡祭掃等服務。
  • 綠色祭掃,讓這個清明節更「清明」
    與往年相比,今年清明期間,祭掃方式更趨多元,鮮花祭祀、集體代祭、網絡祭祀等綠色祭祀新風興起。為文明有序開展清明節祭掃,柯橋區積極推行雲端祭奠、免費代客祭掃等服務,為這個特殊的春天增添了一道文明新風景。「爸爸守護了公墓十多年了,我每年清明節都幫爸爸來管理。」何佳楠說,「以前車多人也多,要幫忙維持秩序,還要收拾地上的祭品垃圾、果皮紙屑。今年是第一次幫別人送鮮花,需要鄭重一些。」說著,她拉了拉衣角,跟上大部隊。這支「信客隊」來到指定墓區,站定後深深鞠上一躬,輕輕擦拭墓碑,再獻上寄託哀思的鮮花。
  • 正冬至祭掃現場:人流比去年少一半,代客祭掃業務量激增
    今天上午,記者從濱海古園獲悉,因為前期防疫宣傳以及措施,今天上午前來落葬祭掃的人流量比去年大幅減少,只有一半左右,而相比之下,選擇遠程祭掃和代客祭掃服務的人數則明顯上升。據了解,從今年清明開始,這一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圖說:前往濱海古園公墓祭掃的市民。
  • 雲祭掃、代客祭掃等祭掃新方式受歡迎
    今年清明期間,受疫情影響,上海倡導市民儘量不現場祭掃,同時推出「集體祭掃」「網絡祭掃」「代客祭掃」三項便民服務。對確有原因需要落葬、祭掃的市民,實行「預約落葬」「預約祭掃」。 當日,上海各墓園均按照提前預約情況,對現場祭掃進行嚴格了限流。而各墓園推出的網絡祭掃和代客祭掃服務,都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成為人們當下祭奠先人的新選擇。
  • 曾被客戶拿冥幣甩到臉上,代客祭掃的「95後」生命禮儀師:這份工作...
    清潔墓位、默哀、鞠躬、獻上鮮花 ......3 月 26 日,在廣西南寧市青龍崗長安墓園(以下簡稱"長安墓園")," 95 後"生命禮儀師李鑫和趙從浩一起進行代客祭掃服務。李鑫和趙從浩,一人負責進行祭祀禮儀,另一人負責用手機向客戶展示祭掃的整個過程,及時與客戶溝通,儘量完成客戶提出的要求和建議。
  • 外媒:中國人清明祭掃越來越奢華 有祭品價值數千
    外媒:中國人清明祭掃越來越奢華 有祭品價值數千 2016-04-04 12:35:00   核心提示:祭品正變得越來越奢華。在中國購物網站上,人們能買到各種各樣的祭品,從不到十元一紮的紙錢到售價高達數千元的奢華的紙紮宮殿。  參考消息網4月4日報導 外媒稱,每年4月,中國陵園裡的活人都會比逝者多。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來到自己祖先的墳墓前,焚燒紙錢並奉上祭品,這是中國清明節風俗的一部分。
  • 據說雲祭掃、代祭掃都有了…
    成了很多人最關心的話題昨天,上海福壽園發布公告為避免人員聚集將繼續暫停接待還提提倡「雲掃墓」和「代客祭掃」坊記就特意去了解了下今年清明怎麼過?預約、定製、「雲祭掃」工作人員:女士您好,受您子女委託,今天由我來代替他們探望您,以此來表達對您的思念。工作人員::此時此刻,您還有什麼話想對母親說?
  • 疫情加速清明祭掃「觸網」:預約錯峰寄哀思 代祭「勿忘告乃翁」
    幾十年來,祭掃的方式不斷更替,香蠟紙錢逐漸被鮮花所取代,但親人間的羈絆、對逝者的緬懷卻從未改變。 日頭漸高,在離磨盤山公墓正門尚有一公裡的路口,已有小販在路口支攤售賣祭掃用的鮮花。越靠近磨盤山公墓,鮮花攤便越密集。 「往年清明節前的周末,這條路堵得車都開不動,更別說停車了。」
  • 清明祭掃「標配」食品餡餅成祭品市場「新寵」
    清明將至,龜粿、薄餅、紅糖發糕……這些平日裡難得一見的傳統掃墓的祭品受到市民的青睞。然而,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不知何時起,餡餅也成了清明祭掃的「標配」美味。這兩日,記者從我市各大餅家了解到,餡餅已成為祭品市場的「新寵」。
  • 佛山市民響應號召文明祭掃:別樣清明一樣情
    一樣的清明節,同樣的思念,不一樣的紀念方式。與往年不同,今年清明,佛山市民何清軍放棄了回鄉祭祖計劃,取而代之的是發自肺腑地在朋友圈上發了一條追思微信,引來不少親朋好友點讚。「只要心中惦念著先人,其實用什麼方式並不重要。」何清軍說。受疫情影響,佛山於3月18日發布全市各類場所暫停現場祭掃活動的通告。
  • 今年清明不一樣,青浦人不能去掃墓祭祖?民政部門推出集體祭掃...
    同時,對確有落葬或現場祭掃需求的市民,實行「預約落葬」和個別「預約祭掃」。詳為親友送別、安葬、祭掃逝者提供服務的殯葬場所,人員聚集、人流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場所。疫情發生後,市民政局明確要求,防控期間,殯儀館、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單位暫不舉辦守靈、公開告別、公開祭祀祭奠,以及海葬等人員聚集活動。
  • 韭菜炒雞蛋只要加點它,韭菜不老、雞蛋嫩滑,和飯店裡的一樣好吃
    韭菜炒雞蛋是簡單又美味,韭菜和雞蛋同吃,能協調陰陽,而且韭菜和雞蛋的營養是相互取長補短的,又有助於人體健康。不僅如此韭菜還有健胃、提神、止汗固澀、補腎助陽、固精等功效。韭菜炒雞蛋雖然簡單,但是很多人不注意就會雞蛋被炒得很老,韭菜口感發軟,其實只要注意掌握一個小竅門就能避免發生這個情況,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是什麼吧。
  • 韭菜炒雞蛋,這一步很關鍵,否則炒出的韭菜不鮮嫩!
    相信在日常生活當中,大部分的人應該都非常喜歡吃韭菜吧,尤其是春天的韭菜非常的鮮嫩,特別是頭刀韭菜吃起來營養價值更高,而且無論是包水餃還是炒雞蛋都是非常美味的,其實韭菜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有補腎壯陽的功效以外,它還有一個稱呼就是洗腸草,這是因為韭菜當中的纖維含量是非常高的,所以說經常吃韭菜能夠有效的緩解便秘的現象
  • 文明祭掃,別樣冬至一樣情
    冬至來臨,在這祭奠先人、悼念逝者、寄託哀思的時節,為進一步樹立文明祭掃新風,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要求,海嘉路社區於2020年12月21日上午在轄區內開展「文明祭掃,別樣冬至一樣情」冬至文明祭掃宣傳活動。
  • 韭菜炒雞蛋,我炒了80次,才知道少了「它」,雞蛋不嫩韭菜變黃!
    卻以普通的食材,簡單的烹飪方法,油鹽醬醋等調味料,總能烹飪出飯桌上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餚。有時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等美食,也抵不過一道普普通通的雞蛋炒韭菜!別小看一道韭菜炒雞蛋哦!想必每個家庭的飯桌上都少不了這道家常菜。做法簡單快捷,食材也是廚房裡最常用的,雞蛋加韭菜,放點鹽調味,不需要任何複雜的烹飪方法,倒入鍋裡炒一炒,出鍋比肉還香!營養又美味,大人小孩都合適,是飯桌上不可多得的一道下飯菜!
  • 祭掃首個高峰日超50萬人掃墓 祭品攤位售上百盆花
    當天是2017年清明期間第一個祭掃高峰日,北京市全天共接待掃墓群眾50.7萬人。新京報記者王嘉寧 攝新京報訊昨日是清明節前第一個祭掃高峰日,市清明指揮部通報,北京市3月25日全天共接待掃墓群眾50.7萬人,疏導機動車9.1萬輛,同比去年分別下降2.7%、5.2%;八寶山地區接待掃墓群眾2.9萬人、疏導機動車3215輛,同比去年分別下降32.6%、24.8%。
  • 陵園推出代客祭祀:收費百元可代讀書信 購買特別祭品
    一杯茶、一對燭、一盤果、一封信,收費100元,這樣的代客祭祀方式你接受嗎?4月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走訪發現,重慶有陵園推出了這樣的「基礎套餐」。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彭友誼認為,「一封信」的代客祭祀是值得提倡的,其跨時空的特點,彌補了清明節短時間、高密度祭掃集中帶來的不便性,既滿足了群眾緬懷先人,追憶親人,表達哀思的需求,又體現生態文明環保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