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2015級新生同學們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2015級新生開學典禮,見證2541名本科生、4029名研究生成為北京師範大學大家庭中新的一員。首先,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你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同時,我也要藉此機會,向辛勤培育你們的父母和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
同學們,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4天前,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世界目光聚焦中國,全國人民倍感振奮。這兩天,一些新同學在朋友圈裡也分享著對祖國富強、民族振興的驕傲與自豪。「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在你們進入北京師範大學開啟新的人生旅程之際,我希望你們把這份驕傲與自豪轉化為實現青春夢、中國夢的強大動力,主動擔當起北師大學子應當承擔起的崇高使命。
同學們,北師大是一所有著光榮傳統的百年學府,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將為你們擔當時代使命提供豐厚的滋養。北師大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113年來,學校始終以教育興邦為使命,與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進步事業同呼吸、共命運,在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文化啟蒙和愛國熱潮中發揮了重要的先鋒隊作用。
113年來,學校始終秉承「治學修身、兼濟天下」的育人理念,培養了30多萬名畢業生,湧現出眾多傑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哲學家、文史學家、科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們用自己的所學所長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創新,做出了卓越貢獻。我相信,一代又一代北師大人傳承的「愛國進步、誠信質樸、求真創新、為人師表」的優良傳統,一定會融入你們的文化血脈,成為你們成長道路上的精神坐標。
同學們,北師大也是一所有著輝煌成就的百年學府,她雄厚的辦學實力將為你們擔當時代使命創造有利的條件。近年來,學校發展非常迅速,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去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我校視察,高度肯定了我校的辦學思路和重要貢獻,也對師生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勉勵廣大師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這個「四有」標準,不僅是對老師的要求,也是對所有同學們的要求。大家只有始終堅定愛國進步的理想信念,懷抱誠信質樸的道德情操,堅持求真創新的治學風範,堅守兼濟天下的仁者情懷,才能真正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擔當起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重任。
在這裡,我就「勇於擔當,無負使命」給同學們提四點希望。
一是要擔當起作為大學生、研究生的責任和使命。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同學們經過多年的寒窗苦讀進入北師大後,還應繼續擔負起學生的使命,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立志成才。我校今年的優秀畢業生古麗加汗•艾買提,入校伊始就立志做一名中學歷史教師。為了克服作為少數民族學生的語言困難,她每天堅持讀古文、練習普通話,對著鏡子模擬講課。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得到更多的鍛鍊,她自學了手語和盲文課程,課餘時間泡在圖書館讀書,寒假也留在學校學習和參加課外實踐。就是憑著這樣不懈的努力,她不僅圓了自己的教師夢,還被評為「第十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登上《大學生》雜誌的封面,成為當代大學生的青春榜樣。習總書記來校與師生代表座談時,古麗加汗作為唯一的學生代表向總書記匯報了自己的學習情況,總書記誇讚她漢語講得好,並鼓勵她「一定要好好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希望同學們都能像古麗加汗那樣,繼承北師大腳踏實地、追求卓越的優良學風,通過主動學習、科學探究和社會實踐,培養獨立的科學思維和批判精神,開闊國際視野,增長社會閱歷,努力成長為學識淵博、素質全面的棟梁之材。
二是要擔當起作為北師大人的責任和使命。北師大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蘊含著學與行的統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彰顯了學識與品德並重,理想與實踐並重的精神。校訓的題寫者是我校已故的著名教育家、國學大師啟功先生。昨天,我和劉書記剛剛參加了由我校參與拍攝的電影《啟功》的首映禮,啟功先生之所以為世人所敬仰,正是因為他所言所行集中體現了北師大人「盛德勵耘,上善樂育」的獨特氣質。他在北師大從教60餘年,為研究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通過潛心研究,創新書法字體結構方式,創造出獨特的「啟體」。他還積極支持北師大的青年教師和莘莘學子潛心向學,利用暑假時間創作了大量書畫作品進行義賣,將籌集到的巨額資金,全部捐給學校設立獎助學基金,並用恩師陳垣先生「勵耘書屋」的「勵耘」二字為這個獎項命名,激勵全校師生勵精圖治、勤奮耕耘。24年來,「勵耘獎」已經成為北師大特有的文化符號。明天晚上,我們將召開「啟功教師獎」頒獎大會,面向全國重獎在縣及縣級以下地區基礎教育一線、從教滿30年的優秀教師,相信它也一定會成為中國特有的文化符號。希望同學們都能傳承啟功精神,修身立德,砥礪耕耘,心系學校,感念師恩,幫助同學,努力成長為德才兼備、知行合一的棟梁之材。
三是要擔當起作為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責任。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大潮中,創新能力就是核心競爭力,創新驅動發展在國家發展戰略全局中佔據著核心位置。同學們要承擔時代的使命,就應該在未來幾年中特別注重自身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北師大有著很好的創新基礎和創新氛圍。去年,我校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2012級博士生趙天成同學,在導師的指導下,運用先進的極地地區衛星遙感技術,及時製作30餘份衛星海冰雲圖,為「雪龍」號脫困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持。此外,他還參加了北極黃河站的科學考察活動,攜帶我國最新研製的無人機航測設備,完成了對北極新奧爾松地區的首次無人機考察,成為極地科學強國道路上的先鋒。據他的同學說,趙天成同學在學習中有一股鑽勁兒,總是不斷尋找更新更好的研究方法,這使他具備了承擔更重要使命的能力。希望同學們都能像趙天成同學那樣,秉持創新的理念,探尋創新的方法,投身創新的實踐,努力成長為勇於創新、善於創新的棟梁之材。
四是要擔當起作為中華兒女的使命與責任。在我校學生宿舍區有一座「三一八殉難烈士紀念碑」,紀念的是劉和珍等三位北師大烈士,她們在1926年的愛國請願運動中面對槍口,挺身而出,壯烈犧牲。魯迅先生在著名的《紀念劉和珍君》一文中寫道:「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的確,劉和珍等北師大學子,在民族危亡之際,無所畏懼、奮起抗爭,發時代先聲、為生民立命,展現出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家國情懷。這種精神也一直在北師大傳承至今。每年,我校都有成千上萬的學生到基層、到農村、到企業去感受社情、體驗民情,也在志願服務中砥礪品格、增長才幹。我校師生公益組織「四環遊戲小組」,多年如一日為農民工子女提供學前教育志願服務,該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社區支持流動兒童教育項目試點」。希望同學們都能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將個人志趣融入國家、社會的理想中,將所學所長轉化成為國家、為社會、為民眾服務的行動,努力成長為無私無畏、甘於奉獻的棟梁之材。
同學們,從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來看,我們的國家、民族在經歷鴉片戰爭以來一個多世紀的積貧積弱、任人欺凌、任人宰割之後,重新撥正了航向、蓄足了能量、找回了自信,正在復興之路上加速挺進。作為百年知名學府的北師大學子,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徵程中,你們每人應當肩負怎樣的使命?這是大家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1925年,時任北師大校董會董事長的梁啓超先生為畢業生題詞「無負今日」,勉勵大家珍惜時間,勇於承擔歷史使命。希望同學們珍惜這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敏於修身、勤於鑽研、勇於創新、善於實踐,無負時代對你們的重託,為實現同學們的成才夢、為實現建設中國特色、京師風範、世界
一流大學的師大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努力奮鬥!
最後,衷心祝願大家在未來幾年學習期間,身體健康、學習科研工作順利、生活快樂幸福!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