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West / 光譜
隨著「人工智慧」走出實驗室、逐漸有了實際的應用場景,它成為了一項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徹底改變人類社會的基礎技術,也成為了很多人最愛討論的話題。但是,AI(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神經網絡,這些詞看著潮,究竟是指什麼呢?
別慌,我們試著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解釋一下。
人工智慧
「科技潮人」小明愛玩各種數碼產品,生活裡也經常使用打車和訂餐軟體。每天回家前他都會用手機遙控打開家裡的空調,和朋友約飯的時候也會在地圖軟體上查好地址通過微信群發。
小明喜歡的幾項功能,比如用手機遙控空調,其實是通過幾套程序實現的。
簡單來說,編寫一個普通的程序,其實是告訴計算機一套處理方法。比方說一個計算器,編寫的時候就告訴它加減乘除法和開平方的定義,告訴它一個長算式裡哪種計算優先級高(比如乘除>加減)。編寫好了之後,這個程序就是計算器了,然而它除了加減乘除和開平方之外,別的什麼都不能做。你不能用它來編寫文檔,也不能用它來叫車和訂餐——因為編寫者沒告訴它除了算數以外的事。
但小明不想要一個程序控制空調、一個程序導航、一個程序刷臉記考勤,他希望所有的問題都能一站、自發地解決,這就需要人工智慧。
這種新的電腦程式像人腦一樣,是可以舉一反三的。比如去年美國 MIT 的研究者就開發出了一種人工智慧,先讓它學習幾個來自梵文的字母,它就能從之後數千個各種語言字母當中找出所有的梵文字母。
它們可以認字、聽懂人說的話、識圖,甚至通過一張圖中所有的物體和他們的位置關係,來判斷圖中正在發生什麼。比如,人工智慧有能力識別下圖中摩託車、駕駛者、頭髮的顏色、圍觀群眾、馬路等元素,回答一些基本的問題。在未來經過訓練後,它也有能力做出「這是一次同性戀驕傲大遊行活動」的判斷。
這樣的人工智慧系統,都是「弱人工智慧」。 人類對於人工智慧的終極企圖是全知全能,也叫做「強人工智慧」,它不但善於思考,學習能力超強,還能夠自我進化。如果你看過電影《超驗駭客》,約翰尼·德普實驗的人工智慧學家威爾·卡斯特在自己生命的遺留之際,將自己的大腦上傳到了電腦裡。這個人工智慧只用了幾個小時就幾乎接管了全球所有最主要的網絡系統,包括政府、軍方、銀行等等;過了幾年,它已經統治了世界,用極高的效率開發出革新的醫療技術,不但能夠控制全球所有人的思維,還用智能化的生物微粒直接捏出了一個活的威爾·卡斯特。
儘管強人工智慧至今還沒有誕生,但是弱人工智慧也已經非常了不起,它是怎樣實現的呢?
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是目前實現人工智慧最主要的方式。再拿小明舉個例子:
小明喜歡吃橙子,他總結出一個規律:顏色越深,個頭越大,橙子越甜。但他新嘗試了美國加州大臍橙之後,發現之前的經驗不管用了:新的橙子,顏色越淺越甜。而小明的室友喜歡吃汁多的橙子,於是小明又學到一條:越軟的橙子汁越多。
掌握了這條規律,小明跑去希臘旅遊時,按照之前的經驗買了橙子,卻一點都不好吃!原來,這裡賣的橙子是從別的地方進口的,綠色的好吃橙色的不好吃。
這種不斷嘗試的辦法實在太笨了,不如寫一個程序來搞定?這就到了機器學習的範疇。其實真實的程序很複雜,但其邏輯並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