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談書
新一季綜藝節目《中餐廳》已經開播,此次中餐廳設在三峽遊輪上,帶來一段長江沿途的「奇幻漂流」。「看了《中餐廳》,一定要再坐一次長江三峽遊輪!」微博上這樣的呼聲不斷。
從8月上旬開始重慶正式恢復長江三峽水上旅遊,接下來冠達世紀遊輪公司、東江實業公司、大美長江三峽遊輪公司等將先後恢復跨省三峽旅遊航線。另一方面,在中國內河遊輪後疫情期產業恢復啟動期,不少過去專注於銷售國際郵輪與境外內河遊輪的出境遊分銷商,開始分銷長江遊輪,這也被看作內河遊輪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新出發 長江遊輪重新起航
8月7日,「長江黃金2號」從重慶朝天門15碼頭起航,駛往湖北宜昌。這是疫情發生後,「重慶—宜昌」跨省旅遊開放後的首次航行,標誌著長江三峽水上旅遊正式全面恢復。緊接著,8月中旬,世紀遊輪也將全新起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長江三峽遊輪從1月22日起停航。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交通運輸部根據國家關於旅遊領域復工復產的有關部署,發布了《關於穩妥有序恢復省際旅遊客運切實做好旅遊客運常態化疫情防控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國內遊輪在充分、科學、綜合評估分析的基礎上予以恢復。
此次復航,對遊輪企業而言,是一次漫長等待後的重新出發。
那麼,復航之後市場反響如何?記者注意到,目前在攜程、同程、途牛等旅遊平臺上,長江三峽旅遊產品均已上線,既有跟團產品,也有半自助遊產品,同時還有比較高端的私家團產品。
「從我們平臺來看,內河遊輪熱門線路主要還是三峽線,包括重慶—宜昌、宜昌—重慶、萬州—宜昌這些線路。」同程旅行車船事業部相關負責人王信雲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目前一天大概1~3個班次,整體走勢預估利好,「出境遊受限,正逢暑期的時間節點,國內遊是大趨勢。」
以同程旅遊為例,他們目前通過與世紀、黃金、長海、大美、美維等遊輪公司合作,共上線了17個長江三峽產品,主要包括單船票和打包產品,口岸城市集中在重慶和宜昌。據了解,這些產品自7月底上線以來,諮詢量在逐步上升,預訂量也呈現向好趨勢。
此外,在疫情防控方面,各遊輪公司也為遊客提供健康碼、測體溫、每日艙房消毒等防疫措施,旅遊公司也推出小車接送。專屬定製等計劃,全力保障遊客的安全出行。
新變化 產品線路不斷豐富
記者在調查時注意到,無論是在產品開發,還是分銷渠道,此次「重新起航」都有了一些新變化。
「除了經典的三峽線路,我們也打造了一個新產品『渝見山峽』,8月12日將進行首航。」重慶冠達控股集團副總裁、重慶冠達世紀遊輪有限公司總裁劉彥表示,這條線路的推出,並非一時興起,而是經過精心打磨,現在推出是「天時、地利、人和」。
具體執行來看,分為「重慶—816工程—武陵山大裂谷—瞿塘峽—巫峽—神女溪—白帝城—萬州—重慶」四日遊,以及「重慶—萬州—神女溪—巫峽—瞿塘峽—白帝城—張飛廟—雲陽龍缸—豐都鬼城—小官山古民居—重慶」五日遊。
也就是說,這是一條只走重慶境內的航線。記者注意到,不僅是世紀遊輪,重慶長江黃金遊輪公司已開通「萬州—巫山—萬州」航線、重慶長江輪船公司已開通「朝天門—涪陵」航線,其他遊輪公司短線旅遊產品也將相繼推出。
為何要在此時推出新產品?劉彥直言,目前公司總共有7艘船,同時還在打造新船,未來3~5年內將擴充至12艘遊輪這樣一個規模,「如果僅僅以長江三峽這條傳統線路,對內來消化公司7艘船的運力,對外還要與其他遊輪公司競爭,是比較現實的問題。」
開發新線路以消化運力開拓市場,是各大遊輪公司的普遍做法,世紀遊輪公司早在2013年就已經著手布局,比如重慶—上海、重慶—武漢、武漢—上海等線路的開發,都是在推動「長江三峽遊」到「長江全域旅遊」的嘗試,同時想藉此繼續豐富長江中下遊的旅遊產品。
另一方面,從去年底開始,重慶過境免籤延長至144小時,讓此次「渝見山峽」的推出變得更加順其自然。
「無論是銷售端還是消費端,目前收集到的反饋信息普遍認為,這是一條創新線路,是針對重慶境內旅遊的全新嘗試。」在劉彥看來,該線路的推出,不僅將豐富長江三峽旅遊線路產品,為廣大遊客提供「慢生活休閒遊」的出行新方式,同時還將進一步拓展「腹地遊」的內涵和外延,推動從「景點遊」向「全域遊」邁進。她同時也提到,雖然大家對這條線路充滿期待,但這畢竟是一條全新線路,需要接受市場的進一步考驗。
據悉,為減少疫情造成的損失,市交通局就引導遊輪企業豐富旅遊航線,開通市內短途旅遊,打造長短結合、老少皆宜、不同價位的水上旅遊產品。
新機遇 銷售渠道不斷拓展
「重新起航」對遊輪公司來說,是一個好的開端,而接受市場的考驗,同樣是他們必須面臨的新挑戰。據記者了解,遊輪公司復航後的首次收客情況,售出的艙位不足總載客量的50%,主要客源是國內遊客,華東和華南為主。
一方面是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按照交通運輸部的相關要求,遊輪運輸企業應當科學控制遊輪載客率,復航初期應按照不超過乘客定額50%進行控制。另一方面還是遊客的「觀望」態度。「復航前期肯定還不能達到盈利。」一位遊輪負責人表示,必須讓遊輪先動起來,讓員工先動起來,才能越來越好。
危機中往往蘊含著轉機。
在採訪時,部分遊輪企業市場部負責人提到這樣一個現象:從銷售渠道來看,國際郵輪的出境代理商和分銷商在目前狀態下有不少轉向中國內河遊輪的推介與推廣。
劉彥談到,多年來公司其實已經搭建了一套完整的銷售體系。國內渠道是現成和成熟的,並已經完整啟動起來。現在添磚加瓦的事情是,無論是做海洋郵輪銷售還是出入境常規旅遊的這部分代理,已經主動成為內河遊輪的分銷商,主動擴充了內河遊輪的銷售渠道。「這是個信號。就經濟內循環的中短期客觀趨勢而言,廣義遊輪旅遊生活方式的偏好者客群存量,有可能將內河遊輪作為替代品。」
「對長江遊輪企業來說,肯定有新的機遇。」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李淑慶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僅從銷售渠道的變化來看,一方面這可以被看作是分銷商的生存壓力,從另一角度來說,這也是對偏好遊輪產品的消費者提供一些新選擇,這對內河遊輪來說,是一個機會。「遊輪市場始終是值得期待的。」他稱,隨著新一代消費人群的觀念迭代,旅遊經濟已經進入體驗與服務並重的時期,長江遊輪行業在硬體上提檔升級,在應急響應及處置及時的有效可控,會讓內河遊輪市場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王信雲有類似看法。「在我看來,未來會有一部分出境郵輪的客源轉向內河遊輪。」他認為,隨著近幾年遊輪市場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遊輪這一新型旅遊方式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伴隨著長江三峽遊輪產品認知度的提升,和內河遊輪市場的不斷創新,新產品線路將逐漸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鏈 接
《中餐廳4》 好評不斷
《中餐廳4》開播,就創下收視第一的不菲成績,狂攬全網73個熱搜,收穫了觀眾和網友的一致好評。中餐廳合伙人之間逗趣的相處細節,誘人的餐廳美食,有趣的節目內容,精緻的中式美學畫面,震撼人心的亮點,國之重器三峽大壩,以及長江流域人們的生活故事,這些都是《中餐廳4》獲得好成績的「底氣」。
這次餐廳的經營地點,一改往季的海外選址,而是瞄準了國內的長江流域。要順長江而下,開一艘遊輪上的「移動餐廳」,進行為期21天的「奇幻漂流之旅」。《中餐廳4》的節目講,他們之所以選址重慶到武漢,是因為三峽這段長江,才能算是最有意義長江,才能講好「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故事」。
當一切準備就緒時,「中餐廳」號鳴笛起航,江面的波濤和兩岸變換的山巒為這趟旅程注入了不一樣的生命力。眼中美景隨遊輪前行而變換,秀麗的長江風景一覽無遺,觀眾也隨合伙人們一起沉醉在這無邊風光中了,網友們紛紛誇獎《中餐廳4》簡直是「最佳長江旅遊宣傳片」。
本季《中餐廳》之所以選擇長江流域來進行移動經營,正是因為長江是我們的生態之河、文化之河。就如《中餐廳4》片中所說的,「綠水青山的中國味,不用去遠方,去長江」。沿長江母親河順流而下,本季《中餐廳》一路追尋的是「中餐廳從哪裡來」的答案。領悟到本季節目良苦用心的觀眾為《中餐廳4》點讚:「這一季太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