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金羊網 2018-04-16
金羊網訊 記者趙映光、通訊員蔡冬宏攝影報導:為進一步推進「河長制」工作,開展「五清」行動,汕頭市龍湖區151名各級河長於15日上午,在全區範圍內同步開展「認河、巡河」集中行動,並動員組織志願者和學校師生開展「護河、愛河」,以實際行動推動「河長制」的責任落實和工作落實,營造全社會關愛河流、珍惜河流、保護河流的濃厚氛圍,共同打造最美家鄉河。
記者在昨天上午的集中行動中看到,作為龍湖區第一總河長、區委書記林定亮帶隊自新津河香域水岸至宜華城段開展巡河,區總河長、區長王小輝則帶隊自外沙河內隴堤段至大衙堤段開展巡河。而區、街鎮、村居三級河長也全部同步在各自責任河段開展巡河,並與相關職能單位對轄區內河道進行溝渠清淤、岸坡除草、清理垃圾雜物等。
龍湖區的小學生們手拿工具,沿河徒步,開展衛生保潔和宣傳活動
據介紹,龍湖轄區內現有新津河、外沙河、梅溪河3條河流總長51.2公裡,87條溝渠總長164.9公裡。去年以來,龍湖區已嚴格按照中央、省、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的總體部署,成立了河長制領導小組,並出臺《龍湖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及相關配套制度。
據悉,截至目前,龍湖區已投入近3億元打響了黑臭水體整改攻堅戰,並計劃投入27.6億元打造新津河「一河兩岸」景觀,全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水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天的集中行動中,記者還發現有不少志願者和學校師生加入其中,他們有的高舉「關愛母親河,我們攜手行動」旗幟和宣傳牌匾,有的手拿工具,沿河徒步,開展衛生保潔和宣傳活動,共同動手開展「護河、愛河」,營造全社會關心和參與河長制工作的良好氛圍。
除了整治河流本身存在的汙染外,對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範圍內非法建設的輸沙帶進行整治也是全社會一直關心的一大「頑疾」。
作為汕頭經濟特區發祥地的龍湖區,同樣也存在著非法建設輸沙帶的問題。據龍湖區方面介紹,該區的輸沙帶絕大部分位於華埠村堤段,這些沙帶起始於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時由於村民的自建需求,在河灘上進行人工挖運。進入80年代後,由於改革開放,各種工程建設日益增加,對河沙需求量越來越大,華埠村民也隨著建設的需要,在堤圍上架設運沙傳送帶進行個體經營。
針對這一歷史遺留問題,龍湖區水務局根據龍湖區政府的部署,牽頭環保分局、外砂鎮組成聯合工作組,從今年1月25日起,逐個上門動員業主自拆,同時下發限期清理整治的通知。
根據龍湖區提供的統計數據,在4月15日上午的巡河行動中,當地共拆除了3條輸沙帶。至此,該區已拆除輸沙帶18條,將力爭在4月25日前全面完成清拆工作。
編輯:馮小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