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桃園結義
桃園結義一直是三國必不可少的橋段。劉備,關羽,張飛這三個豪傑,便是在這裡義結金蘭。他們發誓同生共死,榮辱與共,這種兄弟感情不知道多麼讓人羨慕,多麼讓人嚮往。可是,事實上,正史並未有過關於三個人結拜的一丁點記載。這個故事完全是三國演義虛構,真正的歷史中劉備根本不是張飛,關羽的大哥。而且關羽的年紀還要大於劉備,知道真相的小編一臉懵逼,難以想像,劉備要喊關羽大哥的情形。
第二,溫酒斬華雄
這個故事人們也津津樂道。武藝高強的華雄向十八路諸侯挑戰,殺了聯軍多名大將。默默無聞的馬弓手關羽提刀而出,杯酒尚溫,便割下人們的腦袋。大家都這麼以為,可歷史卻再一次的打臉。在真實的歷史上,華雄根本不是關羽所斬殺,真正斬殺華雄的是孫堅。而且故事恰恰相反,是孫堅屢次大敗華雄,不是華雄差點殺了孫堅。也許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為了突出關羽的偉大,使了一出顛倒是非,移花接木的手段。
第三,關羽單刀赴會
這又是羅貫中移花接木的一齣好戲。有時候小編特別好奇,是不是關羽姓羅,活著羅貫中姓關。可以說,三國最出名的幾個故事,羅貫中都強加給了關羽。就比如說關羽這個單刀赴會。其實歷史上的關羽根本沒有做過如此膽大包天的事情。相反,真正單刀赴會的是老實人魯肅。
第四,黑面神張飛
三國演義形容的張飛是五大三粗,是一個粗中有細的莽夫。可真正歷史上的張飛卻天差地別。歷史上的張飛卻是被人們稱為熊虎之將,萬夫莫敵。不過張飛卻不是一個五大三粗的大漢。歷史上的張飛非常英俊,而且文武雙全,禮賢下士。可以三國第一完美的不是趙雲,而是張飛。然而小編也很好奇三國演義的作者為何將其說成是一個吾匹夫,這是赤裸裸的污衊。
第五,五虎大將
劉被冊封關張趙馬黃,五虎大將威名傳四方。這好似被歷史認可的事情結果又是一樁子虛烏有的故事。真正歷史上,劉備從未冊封什麼所謂的五虎大將,歷史上也沒有這種官職。劉備真正冊封的是前後左右四大將軍,分別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根本沒有趙雲什麼事,趙雲一直是一個雜號將軍。
第六,諸葛亮的空城計
三國裡確實有空城計的案例,但是不是出自於諸葛亮之手。歷史上諸葛亮屯兵漢中的時候,司馬懿還沒有當上都督,兩個人根本就沒交過手。真正擺空城計的是趙雲,趙雲渭水故布疑兵,利用曹操謹慎多疑的性格,單槍匹馬嚇唬曹操,使曹操大敗,和諸葛亮完全沒有半點關係。
第七,三氣周瑜
三國演義為了塑造劉備,把周瑜形容成一個沒有氣量的小人。然而真正的歷史中周瑜是一個羽扇綸巾的儒帥。與三國演義描述的恰恰相反,周瑜是一個氣量很大的人。赤壁之戰的那兩年,諸葛亮從來沒有和周瑜見過面,包括後來弔喪的也是龐統,不是諸葛亮。別說什麼三氣周瑜了,更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第八,關羽闖五關殺六將
小說為了神話關羽,所以塑造了這個情節。在真正歷史中這是不存在的,關羽離開曹操走的大大方方,曹操也是很大度的放心。關羽拿著通關文件,路上根本沒有發生什麼爭執,一路上暢行無阻。
第九,關羽千裡走單騎
這個事情也是羅貫中移花接木,歷史上關羽根本沒有千裡走單騎。而真正做到這點的,是蜀漢名將廖化。廖化感謝劉備的恩德,歷盡千辛萬苦,一個人苦苦的千裡單行,最後回到蜀漢,劉備深受感動。
第十,張飛鞭打督郵
正所謂歷史上張飛是個美男子,禮賢下士,所以鞭打督郵這種事他肯定是做不出來的。真正鞭打督郵的是大家萬萬沒想到的劉備。劉備忍受不住督郵的敲詐勒索,一氣之下一頓毒打,然後逃之夭夭。
以上便是三國時期,羅貫中虛構出來的情節。雖然故事精妙絕倫,但是請大家正確對待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