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而爭議的虛擬幣市場中,突然出現了巨頭公司Facebook的身影。北京時間6月18日,Facebook主導、聯合全球28家行業巨頭推出加密貨幣項目Libra,引發業界大規模討論,包括對數字貨幣市場的推動、對傳統金融市場的衝擊、對各國政府監管敏感神經的挑動等。
作為國際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已然走到發展的關鍵節點,北京時間6月20日,Facebook收盤價189.53美元,總市值5410億美元,同時面臨來自用戶數據信息洩露以及收入模式單一等方面的質疑。
前Facebook 工程師、現任Sophon Tech創始人兼CEO覃超表示,推出Libra是全球範圍的大趨勢以及Facebook內部的小趨勢,實際上該項目早於去年便啟動招兵買馬,但由於人較多、技術試探花費很長時間,直到現在才推出白皮書。
Libra是什麼
「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是Libra白皮書上的第一句話,要打造的是一個新的去中心化區塊鏈、一種低波動性加密貨幣,以及一個智能合約平臺。
白皮書稱,Libra由三個部分組成,共同創造更加普惠的金融體系:第一,它建立在安全、可擴展和可靠的區塊鏈基礎上;第二,它以賦予其內在價值的資產儲備為後盾;第三,它由獨立的Libra協會治理,該協會的任務是促進金融生態系統的發展。
此外,白皮書顯示,Libra區塊鏈的目標是成為金融服務的堅實基礎,打造一種新的全球貨幣,滿足數十億人的日常金融需求。其創始成員包括Mastercard、PayPal、Visa等支付機構,;Facebook、eBay、Uber等交易平臺;Iliad、Vodafone Group等電信公司;以及部分投資機構、非盈利組織等。預計到2020年上半年針對性發布時,該協會「創始人」數量將達到100個左右。
性質上,Libra屬於加密貨幣,用戶可以從交易所或Facebook即將發布的錢包Calibra中換取,但Libra不屬於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幣發行),白皮書明確,Libra 的目標是成為一種穩定的數字加密貨幣,將全部使用真實資產儲備作為擔保,由買賣 Libra 並存在競爭關係的交易平臺網絡提供支持。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Facebook並不擁有Libra,該加密貨幣由Libra協會治理,是一家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非營利組織。在接受媒體詢問時,扎克伯格回應稱,Facebook並未全部主導Libra,只佔1%。也是因此,Facebook無法通過Libra本身來賺錢,未來商業模式或將由Calibra提供金融服務,進而收取手續費。
線性資本創始人兼CEO王淮將Facebook推出的Libra稱為聯盟穩定幣,因為它不止是一家,而是聯合一大批聯盟方,錨定到一堆貨幣上,這也是為何王淮認為Libra具備獨特性。
未來一旦Libra的貨幣屬性得以運行,哪些場景會率先被打開?Facebook 前高級研究科學家、Cobo聯合創始人蔣長浩表示,Facebook第一個應用場景是跨境匯款,該領域具備很大的痛點與市場——每年跨境匯款至少有上萬億美金轉帳額,但平均一筆需收取7%手續費;其次,若跨境匯款發展順利,第二個打開的場景便是基於Libra的支付;再之後便是線上支付的具體應用場景,包括虛擬商品、電商、閱讀、娛樂、音樂等。
王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貨幣三大屬性——支付、儲值、投資,因此在落地場景上,Libra另一個落地場景可能是投資,當然這一點取決於其同盟中會不會出現金融機構。
行業衝擊
「這幾天我們圈子都在刷屏Facebook發布的Libra,對行業肯定是利好的。」一位區塊鏈數字錢包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同時他也表示,Libra模式與技術不同過往,對既有模式必然產生衝擊。
具體來講,蔣長浩表示,Facebook推出Libra對於比特幣、對於數字貨幣、對於區塊鏈行業,都是巨大的利好及推動,是正面影響。原因是,蔣長浩稱,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發展到今天還是一個小眾圈子,在全世界範圍了解或使用過數字貨幣的用戶數在三五千萬的量級,相對於Facebook擁有的27億用戶規模來講,也就是後河用戶數1%或2%的體量。若Facebook推出Libra,將推動更多數字貨幣及區塊鏈圈層之外的用戶了解相關知識。甚至可能在較短時間內——也許一兩年內——帶動幾千萬甚至幾億用戶通過Facebook開始接觸和使用區塊鏈技術與產品。作為整個行業來講,一定會得到更大的推動,拉動主流人群、政府等更多地了解行業,更正面地看待行業。
另外,蔣長浩稱,Facebook在Libra中推出自己的智能技術與程式語言,在未來,會帶動整個盤子會越來越大,用戶會越來越多,會有更多應用場景,行業可能會出現差異化的應用趨勢。但同時,Libra未來可能對華爾街傳統金融機構原有的利益格局產生巨大衝擊,導致整個金融行業原有的利益分配重新洗牌,扎克伯格一定會遭受很多阻力。
覃超表示,Libra的影響主要包括幾方面:第一,增強所錨定貨幣在國際上的地位;第二,增強美國在國際上的美元霸主地位;第三,對主權貨幣較弱的小國家來講是更大衝擊。美團創始人兼CEO王興在飯否發表觀點稱:「策略很清晰,柿子撿軟的捏。先把全球200個國家中弱國的貨幣系統逐步替代掉,碰到極少數強國當然是該低頭就低頭,該合謀就合謀。」
風險挑戰
新事物的發展必然面臨諸多挑戰,於虛擬貨幣與數字經濟領域,政策監管更是懸在頭頂最鋒利的寶劍。
蔣長浩表示,Facebook推出Libra也會面臨很大的挑戰,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於合規和監管。蔣稱,這是一件跨越國界的事情,不同國家與地區對待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均有不同看法,區塊鏈技術本身發展又太新,各個國家政府監管層面去理解區塊鏈帶來的影響和風險需要一個過程,過程當中Facebook需要跟很多國家政府去溝通它會帶來什麼好處。
如今,業界有觀點認為,Facebook的Libra未來或將承擔美聯儲或網絡央行的角色,對此,蔣長浩表示,首先Libra並沒有憑空發行貨幣,所有的虛擬貨幣都有對應等值的法幣作為抵押的,不是自己憑空創造出來的,當然會對主權貨幣產生衝擊,當然它現在體量很小。
之後,蔣長浩稱,當事情向正反饋方向發展,用戶越來越多地使用Libra,在Facebook平臺內完成支付、交易、轉帳等業務,並逐漸延伸到生活場景——如線下便利店購物,或朋友之間吃飯結算——當支付場景越來越豐富的時候,會衝擊到實體生活場景以及法定或主權貨幣的地位。所以從政府角度來講,對Libra的態度一定會比較敏感。
另外,蔣長浩認為,遭受衝擊比較大的還是本國金融基礎設施比較落後或者監管比較弱的國家,另外,類似中美這類金融基礎設施已然較為發達的國家,其國家監管主要動機在於預防金融犯罪,從洗錢、反恐等角度出發,對Facebook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總之,短期內來講,蔣長浩認為,由於溝通還沒有完全做到位,Libra的落地確實是非常複雜且有挑戰的工作,有可能是一個持續、長期來回溝通,甚至會遇到挫折、停滯、倒退。但長期來講是非常有意義的。
王淮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所謂「監管」,未來更多可能是一種「博弈」的過程。「扎克伯格是個務實的人,如果從商業角度出發,雙方的關係最終還是要落地在商業價值對用戶產生的意義所帶來的博弈。我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看待它與監管之間的互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