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浪,杭州一位90後沙畫藝術家,近日因為一幅87版紅樓夢的彩色沙畫進入了大家的視野。
他將寶黛共讀、晴雯撕扇、劉姥姥進大觀園等紅樓夢經典畫面用彩色沙畫的形式呈現,並剪輯成了時長8分57秒的視頻。
「現在是短視頻時代,8分多鐘的視頻應該很少有人能耐心看完,我也想過剪短一些,但說實話,這8分57秒少一秒就少一分韻味,原速比較符合紅樓夢的氣質,不管大家是否能看完,大不了就自己畫著玩唄。」
沒想到,這段他花了15天創作的彩色沙畫視頻衝上了微博熱搜。
他火了。
沙畫中人物勾勒清晰,每一組畫面活靈活現,配上紅樓夢插曲《枉凝眉》和《葬花吟》,讓眾多網友讚嘆不已。
「我的作品有人喜歡、能產生共情,我就滿足了。」
方浪浪就是這麼一個不喜言談、低調、追求純粹的90後大男孩。
他就喜歡安安靜靜地畫畫。
做畢業設計時接觸沙畫,
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方浪浪生於1992年,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千島湖人。鄰居家一位叔叔喜好畫油畫,他有時會搬著自己的小板凳看,這也許是他之後藝術生涯的啟蒙。
真正與沙畫結緣,是因為大學的畢業設計。
他在浙江傳媒學院學習動畫專業,當時老師結合他繪畫的實力和自己的經驗,最後討論以沙畫出畢業設計作品。
最終呈現的作品《鮫人》,以「西方有美人魚,中國山海經有鮫人」為主題,吸引了校內外不少人觀看。
誰也沒想到,就是這麼一個開端,讓方浪浪在畢業後的五年時間裡創造了近千幅沙畫。
沙畫是一門綜合藝術,
需要天賦和努力
方浪浪四五歲時就已經知道立體透視法,之後上學喜歡把課本中的插畫人物臨摹下來。他調侃自己當時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學生。
現在談起小時候時才知道,也許這就是天賦。
「藝術在某種程度上說需要天賦。」他說。
不像國畫、油畫、水彩畫,沙畫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是故事、畫面、音樂、臺詞等等元素的緊密結合,而且沙子很輕不受控制,有時可能連一條線都難畫好,入門容易出師難,當愛好還行,但要是沒有天賦,很難做到極致。
有了天賦,平時的積累也很重要。
「你看我大學時學習動畫,現在派上用場了,我要是不會剪輯,作品也就呈現不到你們眼前。我喜歡籃球,要說沒用吧,也因為喜歡籃球畫了許多籃球傳奇球星的沙畫……我現在唯一遺憾的,就是在學生時代沒有多看幾本書,只能現在慢慢補起來。」
從自給自足到能回饋家人,
父母從不理解到支持
2015年畢業後,方浪浪進入一家影視公司工作,彼時的領導賞識他畫沙畫的才華,會讓他在工作閒暇時進行創作。
之後,因為公司繁瑣事情太多,他辭職和三兩好友創建了公司,專心畫沙畫。
就是這個決定,讓父母慌了。「穩定的工作不做,去專門畫沙畫,你畫的我們看了確實也覺得驚豔,可是,你的生活怎麼辦?說白了,能當謀生的飯碗嗎?」
帶著父母的這些疑問,他花700塊買了畫沙畫用的沙子。
就這樣,方浪浪開始了他的創業道路。
先憑藉《速度與激情》第七部的海報同版沙畫開始有了商業合作,站穩了腳跟後租下了自己的工作室。
父母看得清楚:兒子有謀生能力。
自此,父母開始支持。「爸媽的認可是我前進很大的推動力。」
一生做一件事就夠了,
以後想專心做沙動畫
方浪浪崇尚匠人精神,擇一事終一生。
長達8分鐘的沙畫視頻,在方浪浪的畫板上只留下了最後一幅,這讓許多人嘆息沙畫也許是遺憾的藝術。
確實,大多數繪畫一般以實物形式呈現,而沙畫難保存難展示,要用噴膠反覆固定才可以保存成畫。
「這真的太可惜了,看到抹掉的沙子好心疼……」類似聲音層出不窮。
方浪浪不這麼認為,他說,「沙畫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將故事串聯起來,將畫好的畫蓋掉,是為了後面更好地呈現,這在別人看來可能是悲涼的,在我看來這是賦予沙畫動感的原因。」
將愛好成為職業,方浪浪做到了,而讓大學學習的專業為自己服務,他還沒有做到。
他一直想做沙動畫,就是以動畫的形式展示沙畫。
「動畫一幀一幀串聯,沙子一粒一粒磨合,有時相似,有時天差地別,若是將兩者結合起來,就完美了。可說說容易做做難,我也正在一點點摸索。」方浪浪像在繪製自己人生的沙畫一般,以夢為畫筆,正一點點勾畫著屬於自己的沙動畫世界。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邊程壹
值班編輯:倪王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