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長江三峽
文·背著背包的旅行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可愛的小編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小編還是和以前一樣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美麗的景點,它就是咱們大中國的十大名勝古蹟其中之一的常見三峽。長江是咱們中國最長的河,流經了十一個省,滋潤了中國的大地,養育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想必每一個中國人都對它有著獨特的情感。長江三峽就位於中國重慶、恩施和宜昌地區境內的長江幹流之上,是中國的一個奇蹟,也是一座歷史的豐碑。接下來,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感受偉大的長江三峽的魅力吧。
長江三峽也常常被叫做大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向東奔流不息,一道到達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整個全長足足與一百九十三千米,這裡還有三峽大壩、三峽大水庫和三峽水電站等等十分重要的偉大工程,全國乃至世界都十分著名。這三峽分別是由瞿塘峽、巫峽以及西陵峽組成,想必大家也常常在書本中或者電視、手機上看到這些名字吧,也都是再熟悉不過了,並且古代也有許多文人墨客到這裡來,吟詩一首,一直流傳到今天,口口相傳,說的,也就是這長江三峽的美麗景色
既然大三峽是在重慶西起的,那麼咱們就先來說說重慶長江三峽。顧名思義,重慶場景三峽就是指長江三峽在重慶的部分,這個部分包含的景點也特別的多,有書本中常常提到的朝辭彩雲間的白帝城,還有巫山的小三峽、鬼城和張飛廟等等,足夠讓遊客們細細的遊覽。這裡給人帶來最主要和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高大雄偉、險峻大氣,但是水流卻十分的平緩,因此大多數的遊客到這裡遊覽的時候是坐在船上遊覽三峽,在水中去用一個不同的角度看三峽,親自置身於三峽中,才能真正的體會到它的雄偉壯觀和大氣磅礴,看著高大的山,坐在小船上從長江上飄過,是一種十分獨特的體驗。
逛完了重慶長江三峽,接下來我們來到了長江三峽大壩旅遊區。三峽大壩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工程,一直到今天,它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由此足以見出三峽大壩的偉大和壯觀了。什麼?你以為來到三峽大壩看看大壩就完了?如果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三峽大壩擁有三峽展覽館、罈子嶺園區、185園區、近壩園區和截留紀念館五個大園區,其中罈子嶺、185和截留紀念館這三個園區都是對遊客們進行開放的,這裡把水利工程、自然景觀和人文特色相結合,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內外旅人嚮往的旅行勝地。罈子嶺園區還可以俯瞰長江,觀賞長江的波瀾壯闊,還有洩洪景區都足以讓人感受到長江之水的奔騰不息和雷霆萬鈞,頓時讓人對大自然的力量肅然起敬。
三峽最東邊就在宜昌,而宜昌的峽口風景區也是世界文明,因為這裡,就是三峽最險的那個地方。西陵峽,一向以險著稱,這裡的河水湍急,波濤洶湧,就連峽中還有各種小俠林立,兩岸的礁石成群堆積,讓這本就危險的西陵峽更加險惡,但同樣,這樣的景色也是在別的地方絕對看不到的,古代著名的詩人白居易和屈等原都在這裡留下了自己的墨筆,成為千年百口相傳的詩篇。但是小編還是要在這裡提醒大家一下,這裡的地形確實是比較危險的,景色 也是十分的驚險刺激,身體不好、腿腳不方便的或者是孕婦一定要謹慎觀景,不要逞一時之快。而且要是乘坐划艇的話儘量提前準備一套乾淨的衣服,因為這裡的水又急又涼,不小心被淋溼之後不能及時換衣服是很容易生病的,景色固然美,但身體和安全還是更重要的
逛完了險峻的各種峽,接下來我們來到了三峽人家風景區。三峽人家風景區位於著名的西陵峽境內,整個景區由山上人家、水上人家和溪邊人家三個部分景區組成,在這裡可以體驗到三峽人家的生活,感受最原始最質樸的巴楚文化。三峽人家風景區最精華的部分就在於水上人家和溪邊人家相連的一段步行的地方,這個地方靠近龍進溪碼頭,這裡翠綠的竹子和河水緊緊的相應在一起,沿著這裡走去,會看到各式各樣難過的畫面:有穿著民族服飾的土家女孩划著船遊行水中,撒網的漢子在漁船上大顯身手,戲班子的少女正揮著棒槌在江邊漿洗,悠揚的號子和笛聲蕩漾在峽間,真的是讓人感覺進入了人間天堂,最真實的走進三峽人們的生活,這裡的人們也十分的熱情好客,所以你不用擔心玩不開心玩不盡興,這裡的人們十分善良也很好相處。
小編覺得長江三峽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美麗的景點,更加是一個讓我們有感情的地方,這裡是古老的巴楚文化的發源地,是我們古老的象徵確實是十分值得去看一看,體驗一下長江文化。並且這裡的美景也是誰也不能否認的河水有緩有急,分景有秀麗有雄偉,讓人置身其中不禁覺得大自然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在三峽人家晚上還有各種表演和演出,也很吸引人,如今也成為了三峽的一大特色。好啦,說了這麼多今天的《徒步來旅行》也要接近尾聲了,三俠之美並不是小編的一篇文章能說的完的,只能寫出三峽的冰山一角,要是大家還知道三峽別的美景也可以在下面的評論區給小編留言評論哦,小編也一定會仔細閱讀學習知識積累經驗,爭取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旅行好文。要是喜歡三峽喜歡今天的文章就請給小編點個讚或者關注,十分感謝大家的閱讀,明天見。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背著背包的旅行原創,喜歡記得關注收藏,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