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1 10:28
5月19日上午,諸暨市白塔湖國家溼地公園舉行了科普宣教館開館儀式活動,省科協科普部部長戴力、紹興市科協副主席水茂興、秘書長兼科普部長伍亞萍、諸暨市科協主席倪永建參加開館儀式,到場的還有店口二小的20餘名師生代表。白塔湖國家溼地公園科普宣教館正式開放啦!
白塔湖國家溼地公園科普宣教館位於公園內櫻花島,佔地面積300平方米,是一處傳播溼地知識和介紹白塔湖溼地概況的展覽建築。在這裡你會了解到溼地的功能特點、作用和生態效應,在這裡你會欣賞到濃縮了的藍天、白雲、碧水、飛鷺、魚躍、鳥語......在這裡你會感受到白塔湖溼地數千年來的歷史遺存、農耕文化、風土人情......館內設有「序廳」、「地球之腎」、「白塔湖之洲」、「白塔湖之詩」四個廳,集展示、宣傳教育、休閒觀光、交流體驗等多功能於一體,採用聲音、視頻、文字、圖片、標本等多種形式,告訴人們保護好溼地對於美化環境、調節氣候、蓄洪防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作用巨大;對於維護生態平衡,改善生態狀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白塔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諸暨市的北部,公園面積約13.8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6000多畝,是錢塘江流域保存相對完好的農耕式河網湖泊溼地。白塔湖水陸相通,河渠縱橫交錯,水道曲折多變,堤島迂迴連環,風光旖旎。公園內共有78個島嶼,每個島四面環水,呈現「湖中有田、田中有湖、人湖共居」景象。所以白塔湖素有「諸暨白塔湖,浙中小洞庭」之美稱。
經過多年的保護,白塔湖國家溼地公園變得越來越生態、越來越美麗,動植物多樣性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鳥類由原來的69種增加到現在的120種,來到白塔湖國家溼地公園可以讓你親身感受這裡藍天、白雲、碧水、飛鷺、魚躍、鳥語等讓你身心愉悅的良好生態。
除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風光外,白塔湖國家溼地公園周邊還有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東漢《吳越春秋》書中記載「越王都埤中,在諸暨北界」,「埤中」就是現在的白塔湖。在環白塔湖地區,還曾出土了一些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有乾隆皇帝下江南不敢過白塔湖七裡滸山(火山)的典故,還有施耐庵以白塔湖為梁山泊原型創作的《水滸傳》的考證,梁祝的小提琴協奏曲作者何佔豪先生也來自白塔湖邊。類似有關白塔湖的傳說故事還有很多。所以說白塔湖溼地兼具溼地自然風貌、田園風光和豐厚的歷史人文底蘊三大特色。
白塔湖國家溼地公園經過不斷的努力建設,近年來分別被列為 "浙江省生態文化與科普攝影創作基地"、 「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中國美院創作基地」、「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 、「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諸暨市「五水共治」生態教育實踐基地。2014年,白塔湖國家溼地公園被評為AAA級景區、2015年被省環保廳、省旅遊局評為浙江省生態旅遊區;同年還被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准為國家溼地公園。白塔湖國家溼地公園高度重視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的統一,建成了一批具有生態教育功能的景點,對生態教育基地的建設工作做了大量有效的的嘗試,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生態意識,並在當地起到了良好的輻射作用,成為諸暨市倡導和弘揚溼地生態文明、科普宣傳的主要窗口。
來源:諸暨發布
14637977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