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在MEET視界和家長們來一起分享一下我們在國際學校求學當中的一些小故事,希望通過這次的交流,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國際高中幾年的學習安排,大家提前安排做好計劃,有助於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
圖/視覺中國
首先我不是什麼虎媽,應該說我們都是寶媽,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寶貝吧。我的孩子小學讀的是戶口對應的所謂的菜小,到了初中就去了當時還是閘北區(現在已經是靜安區)的私立學校田家炳,到初二下半學期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考慮要給她上國際高中了,通過暑假裡的國際高中入學考試的補習,比較順利的進入了領科。我們當時考得是春季班入學考,但最後決定讀秋季班,主要是考慮到春季班只能讀經濟類的,而孩子不是太喜歡此類專業,商科不適合她,秋季班有更多的選擇性,比如我們現在讀的生物,還有藝術、計算機之類的。
其實關於入讀國際高中前前後後,有很多可以分享的內容,今天主要講一下我們進入國際高中後的這幾年的經驗吧。
在6月份放暑假前,學校就召開了家長會,除了一些常規的家長會內容之外,我覺得幫助最大的有兩個內容:一是學校發給孩子一本入學單詞書,要求在暑假裡把這本單詞書裡的單詞全部背出來,因為入學後,就開始全英文的授課了。第二個就是我們參加了領科組織的英國夏令營,因為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我們就想通過這個為期3周的夏令營,讓她先有一個在外住宿學習的經驗,因為接下來的4年領科學習生涯我們選擇了住校。
圖/領科
那麼這兩個內容,我覺得就是我們入讀國際高中前的兩個重要的準備工作,一是學習方面的提前準備,二是生活方面的提前準備。也有很多家長也會利用入學前的暑假去上一個國際高中的銜接課程,讓孩子提前學習一些必修課的內容,了解國際學習的教學方式也是不錯的選擇。
很多同學或者家長以為考進了國際學校,鬆了一口氣,和體制內相比,不用那麼雞血了,但實際我們只是換了一個戰場,我個人覺得國際學校對家長的要求更高,需要家長看得更多,了解得更全,規劃得更早。
這裡說的適應,就是適應全英文的授課,適應住校的生活,適應外教的不同口音。嘗試就是去嘗試各種學科專業的可能性,嘗試各種社團活動,從而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確定以後的專業方向。
圖/視覺中國
一年級學業相對不是特別緊張,你就可以去參加一些社團活動。領科有40多個社團,社團招募的當天非常熱鬧,她自主的選擇了三個社團,活動了幾次後,她最後決定去微電影製作社。此外,還參加了很多學校的運動會、萬聖節、聖誕節的活動。比如萬聖節她和幾個同學一起策劃,租了當天的學校攤位,進了很多貨,晚上活動的時候進行售賣,用賺到的錢幾個合夥的同學一起吃了飯。
她還去參加了一個由ASDAN China組織的The MUN 比賽,她所在的小組獲得了Best Idea的獎項,自己獲得了Honourable Mention的個人獎項。
學校的活動豐富多彩,但是首先你要保證你的正常學業的情況下,再去參加這些課餘活動,切不可本末倒置。我們第一學年一共是10門學科,拿到了7門以上的A*或者A,包括IGCSE的數學A*,得到了領科的校長表彰獎。
通過一年的學習,基本上孩子可以確定她的興趣所在,或者說學科的專長,在二年級下半學期的時候就要基本確定以後的專業方向了。在這裡,我想提一句,我遇到有些家長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比如有些家長覺得學計算機有前途,就要讓孩子選這個專業,或者有些家長覺得學經濟好找工作,但是孩子自己並不喜歡 ,學得很痛苦。如果不是以自己的興趣,孩子會學得比較痛苦,如果不是自己善長的學科,那麼可能拿不到高分,影響成績和升學,建議大家多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家長只是起一個引導,建議的作用。
確定好你將來的專業,那麼就要開始進行下一步與申請專業相關,或者說今後可以為申請加分的內容項了。一個就是儘量去參加一些相關的比賽,比如將來打算讀經濟類的同學,可以去參加商模,計算機類的可以參加機器人比賽,或者數學、化學相關的比賽,爭取拿到一些含金量比較高的獎項,那麼這對於以後的申請肯定是有好處的。
WFA野外急救課 圖/殷太
我們確定了以後是生物和化學類相關的專業,所以今年寒假(也就是G2第一學期結束後)去了泰國的野外急救培訓公益營,這個就可以和她以後要申請的相關專業能夠匹配上。比賽方面也是在G2第一學期參加了英國UKMT數學競賽得了金獎,也希望她接下來能在化學方面再努力去參加一些比賽。志願者和比賽方面,這裡我就不再展開了,我想主要講講夏校的申請。
首先要說一下夏令營和夏校的不同,夏令營就是我之前說的我們在入學國際高中前那個暑假,領科組織去英國的那個遊學,夏令營主要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少量的學習,外加遊玩為主。而夏校也分好幾種,第一種是國外大學直接辦的,一般在國外大學的學校官網上就可以查到的,另一種是一些機構和一些院校合作的夏校,還有一種就是一些高中自主辦的夏校。那麼很明顯,第一種夏校的含金量最高了。夏校不是必選項,但肯定是加分項,如果你比較明確自己以後申請的專業,或者已經有比較傾向性的目標大學,那麼你就可以選擇你以後將會要申請的大學、專業去申請夏校。
時間上我會建議在G2結束的暑假去讀夏校,因為基本上在G2學期結束,你就會確定以後所選專業的方向了,這樣申請夏校就有比較明確的方向性。
雅思成績
GPA (學校成績單)
在讀證明
PS(個人陳述)
老師推薦信
雅思成績大家都知道是2年有效,大學是要求你在入讀國外大學本科,即開學的時候,你的雅思成績是要在2年的有效期內,所以你的雅思成績什麼時候考了對申請大學有用,這個時間點大家也要算好。
但是如果要去夏校呢,就需要提前去考一個雅思成績,從6分到7分不等,相對好一點的大學夏校基本要求雅思6.5分,有些還要求各科小分都不低於6分,今年UCL的夏校要求雅思成績甚至達到了7分。
除了雅思分數要求外,學校成績也有一定的要求,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GPA,如果你G2申請夏校,就是看你G1的GPA成績,每個夏校對GPA的要求不太一樣,具體可以查看你所申請夏校的官網上的要求。
在讀證明和GPA都直接找學校開就可以了。
個人陳述主要是簡單介紹你的個人情況,為什麼要申請這個大學的這個專業的夏校?自己有什麼特長,得過一些什麼獎項(最好是與所申請的學術相關的),做過什麼志願者等等。
老師推薦信建議你找申請專業相關的任課老師,或者是班主任來寫,這個老師後期還要配合夏校申請推薦信的遞交。
夏校一般在12月中下旬開放申請,採取符合條件者,先到先得的原則,也就是你越早申請越有利,如果到第二年的4-5月份,那麼好的學校可能名額就滿了。一般學校會設2-3個term(學期),每個term(學期)在2-3周,2周的偏多一點,每個term的學生數量是有限的。
有的家長英文特別好,而且工作也不是特別忙,就會自己去研究、操作申請夏校成功的,也有看到孩子能力比較強,自己花時間去申請的。但是我想還是有很大一部份家長可能自己是不太會英文的,而且孩子在校學習收了手機,不能用電腦,不方便自己去申請聯繫夏校的。
申請夏校用不用中介,就和你是不是一定會去申請夏校一樣,都是可選項。但是儘管用了中介,不是說你付了錢什麼都不管了,實際也是需要家長的高度配合的。因為孩子在上學不方便聯繫,所以很多的溝通聯繫工作自然就是家長來做了。
首先你要確定你夏校申請的相關專業,比如我們以後大學是生物和化學相關的專業,那麼我們夏校的專業也要和這個有關聯,中介會把相關專業的大學夏校信息給我們進行選擇,我自己也上網把英國一些排名比較靠前的大學官網看了又看,然後就發現由於化學要求的專業度比較高,一般對高中生開放的夏校沒有非常直接的化學專業,所以我們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了醫學類相關的專業,學商科的學生就比較幸福,商科類的夏校選擇就會相對比較多了。
牛津劍橋之前是不對高中生(16-18周歲)開放夏校的,但是今年劍橋開放了高中生的夏校,不過要求家長陪讀,就是家長要和孩子一起住在學校,並且同時出席上課,那麼這個費用就會把家長在校住宿吃飯的也算上。因為我是有工作的,不是全職媽媽,而且我希望孩子能獨自出行去英國感受一下,所以劍橋的夏校我們就沒有考慮,這裡提一下,劍橋是需要學校的兩位老師的推薦信,一般只需要一位。
看了排名比較靠前,有開放相關醫學類專業的學校,我們能申請的有以下幾個,布裡斯託高中生的夏校是獸醫專業,這個不太適合我女兒,巴斯大學是醫學專業,但夏校就5天,儘管給我們發了offer,但感覺時間比較短我們也就不作考慮了。
另外三個學校分別是St. Andrews(Medicine),KCL(The human body)和IC(Medicine and life science),這三所學校都是直接在學校官網上申請,進入學校主頁後,你查找到summer school的頁面,然后里面有詳細的專業介紹、住宿、學期時間、費用以及如何申請等等。
St. Andrews是直接官網申請,上傳所有材料後,7天後拿了到offer,要求四周內付一個250英磅的押金,餘款在4月份付清,夏校是三周的時間。
圖/視覺中國
KCL也是在官網上申請遞交材料,但老師的推薦信是要求老師從領科學校官方的郵箱發送到KCL指定的夏校郵箱,否則無效。所以需要聯繫學校老師配合,在申請後的第5天也拿到了offer,KCL在官網申請時就要交一筆申請費50英磅,這個費用不管你申請成功不成功,都是不退的。然後拿到offer後,二周內就要求我們全款付清夏校的費用。
接下來主要講IC,IC是我們最想去的夏校,一方面IC的大學排名比較靠前,而且在倫敦比較方便,另一方面也是我們以後申請本科的一個重要目標大學,所以如果能去IC讀夏校,對我們以後本科的申請肯定是一個加分項。
首先在官網上申請後,學校會發給家長,學生,推薦信老師每人一封郵件(這個郵箱是要求你在官網申請時自己填寫好的),郵件裡附了IC夏校申請的系統連結,需要家長、學生和老師分別點擊不同的連結埠進入填寫確認申請,上傳相關的資料。當天我和孩子的郵件都收到,老師沒收到,我們等了兩天,然後我以家長的身份寫了郵件給IC,聯繫讓她們再重新發一次連結給老師,老師收到了郵件後進行了網上的操作。
之後的一周,IC郵件聯繫我們,學校成績單要求在夏校系統中按校方的格式再重新遞交了一次,重新遞交後,IC一開始沒有收到,於是我用家長的郵箱再發送了一次,這次對方很快就收到了。這樣就快二周過去了,我們終於收到了一個conditional offer。
拿到conditional offer還需要你再按IC的要求,遞交新的資料,其實這個新的資料一共有三份,其中有兩個是重複的,一個就是在校成績單,另一個就是雅思成績,這個我們在首次申請時已經遞交過了,我後來問了IC, 她們說可能申請系統自動觸發的已設定內容,所以就會重複要求遞交了。那麼最主要IC就是看孩子的護照,包括護照首頁及所有籤證頁的掃描件作為一個PDF上傳至系統中,學校通過護照首頁來確定你的個人信息,包括年齡,別的籤證頁就是學校看孩子以前去過哪些地方,是否能順利出籤英國。
圖/視覺中國
在第二輪資料遞交的同時,KCL付款的最後期限就要到了,當時我們很糾結,不想就直接放棄IC了,但是IC 是否能順利換到unconditional offer誰都不能保證。於是我們就抱著試試的想法,直接給KCL打了電話,要求延遲付款日期,沒想到KCL同意我們把付款日期推遲了20天,這樣我們就有足夠的時間等IC的回覆了。
這樣又等了一周,我又發郵件給IC, 對方回復我們已經發了offer,讓我們去垃圾郵件裡找一下,說IC的郵件經常會被誤認為垃圾郵件,果然我們在垃圾郵件裡找到了這封期盼已久,姍姍來遲的unconditional offer。在unconditional offer裡會有付款連結和夏校手冊,IC收到付款和手冊填寫(是否需要接送機,衛衣尺寸等等)的回覆後,你的夏校位置就被確認了。然後就是辦理short-term student visa(短期的學生訪問籤證),訂機票。校方可以安排接送機,但是你要在指定時間段到達機場,所以你定的機票就是要看一下具體的時間,和校方的接送機時間要吻合。
幾所夏校的費用我這裡大致也分享一下給大家。
St. Andrews三周是3570英磅,KCL二周費用是3145英磅,外加50英磅申請費。IC是二周4590英磅,從官網上夏校專業的教學內容上來看,也是IC的教學內容難度最高,更為深入。(這個費用包括學校的住宿費,三餐費用,接送機費用以及周末安排的活動費用,不包括籤證費,機票費)。
圖/帝國理工夏校申請offer
整個夏校申請的流程,基本和大學本科的申請流程相似,所以我覺得做過一遍夏校的申請,對將來本科申請的有了很好的了解,提前進行了一次申請的演練。
當你暑假上完夏校,回來就升到AS,也就是第三年了,這個時候你已經定下自己的幾個目標學校,目標專業,就需了解這些學校和專業對於A-level和雅思成績的要求,接下來就要努力把A-level和雅思成績達標,要刷的題還是要刷,如果要補習的還是要補習,這裡我就不展開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精力比較有限,現在也有很多同學選擇在第三年主攻A-level的成績,在12月申請後先拿到了學校給的預錄取offer,再花時間去主攻雅思,只要在大學開學前拿出達標的雅思成績也是可以的,也確實有部份孩子是這麼操作的。還有就是有些專業是需要加考一些內容的,比如有些學校的醫學、生物醫學需要加考BMAT(Biomedical Admission Test), 法學專業要求加考LANT (Law National Admissions Test),數學專業要加考MAT(Mathematics Admission Test), 還有比如劍橋、華威的工程,機械專業要求加考STEP( Sixth Term Examination Paper) 等等,這些都要提前了解,提前準備。
最後一年A2,除了要保持自己良好的學習狀態,主要的工作就是申請了。8月份開學後,10月份就開始早申了,到了第二年的4、5月份就塵埃落定了。然後就是要準備籤證,機票,行李等等,最好能提前了解一些英國的衣食住行,了解並學習一下學術論文的語言,格式,寫作原則和方法,如何搜索、引用學術文獻等,為進入大學後做些做準備。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內容,我再簡單總結一下就是
入學前的準備:學習和生活上的雙重準備;
第一年的關鍵詞是適應和嘗試;
第二年的關鍵詞是專業、比賽和夏校;
第三年的關鍵詞是A-level和雅思(繼續參加相關的比賽);
第四年的關鍵詞是申請和收穫。
這是我個人對四年制A-level學習的一個大致的安排,如果是三年制的國際高中,在時間上的安排就相對緊張了。第一年pre讀完,第二年讀A-level,第三年一開學就要申請本科了。那麼相應的夏校、雅思成績等都要提前考慮了。
作為一位家長,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家長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性格、興趣、強項與弱點,了解孩子的學習能力、整體學習情況等等,再來制定並及時調整自己孩子的整體計劃。
最後想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希望以上這些內容或多或少對大家有些幫助。
國際學校校長媽媽告訴你
怎麼做才能成為國際學校受歡迎的學生!
如何讓普通的孩子不再普通
優秀的孩子更加優秀!
(適合3-7年級學生)
△ 報名方式:掃描上方海報二維碼直接報名!△
責任編輯丨M.
美術設計丨M.
聯繫方式:400-001-5201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