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新聞特刊系列報導之一
凝心聚力 務實篤行 攻堅克難
——記嶽陽經開區康王鄉人居環境整治階段性成果凸顯紀實
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揚飛 通訊員 任猛
走進康王鄉,曾經亂搭亂建、亂堆亂倒、道路泥濘、塵土飛揚的現象已一去不返,呈現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秀、綠樹成蔭、道路平整、村莊清潔,隨處可見一個個村莊秀美清潔,一處處休閒小廣場老百姓健身娛樂其中,一條條乾淨平整的柏油路直通百姓家中,一條條水系清可見底魚兒遊嘻水中......人居環境整治開展以來,嶽陽經開區康王鄉黨委政府將其作為年度一項主要中心工作、政治任務,以五線「四房」為突破口,以線帶面全域推進,按「拆」、「清」、「改」、「打」、「創」的實施步驟,穩定推進,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市級示範村長石橋村被市檢查考核組評定為A類,全鄉10個村、社區在區考核驗收中7個村、社區被評為A類。
聚焦「四房」,全力全域,攻堅拆除到位
人居環境整治,「四房」拆除是前提。為此康王鄉以五線「四房」為突破口,以線帶面,整體推進,全鄉共拆除「四房」620處124409平方米,其中拆除「空心房」219處37090平方米,拆除「危險房」161處37254平方米,拆除「違建房」240處50057平方米。特別在五線「四房」集中攻堅行動中,鄉長胡復興同志下達「不拆除,不收兵」死命令,一線帶隊指揮,機關幹部全員出動,以「無我」的工作狀態,採取「白加黑」、「五5+2」的工作模式,連續奮戰8天,採取雙線作業,壓實責任、壓實任務,兩個攻小組進行評比作業,比作風、比安全、比進程,立竿見影推進集中攻堅,共拆除296處49046平方米,多年以來未拆除的存量違法建設在此次集中攻堅中均全面攻克,實現五線「四房」清零。在攻堅過程中湧現了一批大局意識強、愛護群眾生命財產的優秀幹部,在每個目標拆除前均按老百姓要求將房屋中物件搬至指定位置,其中比較典型的有衝入施工現象舍已救人的機關幹部周雨、黃茆山村幹部黃勇,奮勇制止違建戶主潑糞水的機關幹部讓劉小暉、彭立翔,帶隊自拆高鐵橋下大型廠房村幹部馮美良、鄉賢馮勇,等等。
聚焦「清潔」,清理清運,環境整治到位
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是基礎。該鄉採取「鄉攻堅、村突擊、戶三包」的模式,建立「三聯包三評比」機制,成立專項督查組,定期進行督查檢查,查找問題、短板,打通「三聯包」黨員組長包戶最後一公裡;實行掛銷號制,定期督查掛號,列出並下達問題清單限期逐一進行整改;建立獎懲機制,實行以獎代投,全鄉經費只安排以獎代投一個口子,以獎促進;嚴格考核追責,對工作滯後,考核排名靠後的村(社區)和責任人啟動問責程序,並納入年終目標綜合績效考評一票否決範疇。對「四房」拆除建築垃圾由鄉做到拆除一處清運一處、平整一處,全鄉共清運「四房」 拆除建築垃圾8000餘噸。美康保潔公司作為全鄉環境衛生外包市場化承包方,對全鄉公共區域環境衛生整治做到攻堅一個村、移交一個村、保潔一個村、達標一個村。各村、社區分別成立3-4個突擊隊,重點突出河道、水溝、山林、田間等公共地域盲區、死角區域陳年垃圾,農戶實行門前「三包」。攻堅以來全鄉共清運垃圾4359噸,打撈水面漂浮垃圾13噸,清理溝渠48.7公裡,拆除各類戶外亂立亂掛廣告150餘處。
聚焦「秀美」,美化靚化,提質改造到位
人居環境整治,提質改造是關鍵。該鄉突出抓好規範、美化鄉村建設,立足現有基礎地綠化、亮化、美化等提質改造,對「四房」拆除非原址重建及村莊閒置原髒亂區域進行平整、綠化,建設小廣場、微公園;對村莊中菜園、綠化地安裝簡易籬笆,對老舊房屋、圍牆、駁岸採取「穿衣戴帽」的形式對外觀進行翻新粉刷;並在人口集中區製作文化牆,進行孝道、黨建、移風易俗宣傳,促進鄉風文明程度提升;建立環境衛生長效機制,通過收取保潔費,保證衛生保潔獎勵經費來源,激勵廣大居民樹立自我保潔意識。截止目前,全鄉已提質改造房屋400餘棟,綠化鄉村栽植樹苗10000餘棵,村組道路提質40餘公裡,安裝路燈830盞,製作文化牆3000餘平方米,規劃村民小集中建房點15個。特別是長石橋村作為市級示範村,全村村組道路白改黑14.5公裡,實現柏油道路全村通,並在全鄉率先實行垃圾分類。
聚焦「為民」,利民便民,亮點打造到位
位於武廣高鐵橋下、奇西路、臨湖路交匯處以及嶽陽生態植物園入口處的康王綜合廣場,佔地面積近10畝。曾經,這一片棚屋、板房亂搭亂建,雜草重生、垃圾亂堆,還有一個預製場和一個小件場,嚴重影響市容村貌。人居環境整治集中攻堅以來,為響應我區重點整治「五線」工作要求,鄉村兩級立足為民、便民的原則,將這打造成為集公共停車場、公共廁所等為一體的綜合廣場。打造後的綜合廣場佔地面積5500平方米,設置公用停車位94個,建設公共廁所1個,面積120平方米,不僅徹底根治了高鐵線、奇西路、臨湖路交匯處重點區域髒、亂、差現象,改善了人居環境,更是為嶽陽生態植物園遊園的市民提供了便利,解決了他們停車難、如廁所難的問題,成為了該鄉人居環境整治成果的一個閃光點。該鄉立足便民、利民的原則,在人口居住集中點、交通要道交匯點等地,建設小廣場、微公園80餘個、公共停車場12個、公共廁所5個,為全鄉居民休閒、健身、停車、娛樂等提供了便利的場所,贏得了全鄉人民的點讚。
聚焦「美麗」,聚心聚力,屋場創建到位
行走至黃茆山腳下,香爐山屋場山青樹茂、水綠花紅、美清潔,恍如跌進一幅水墨幅山水,這裡是嶽陽經開區康王鄉抓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美麗的一個縮影。康王鄉借人居環境整治東風,努力改善宜居環境、打造秀美村莊,把創建亮點紛呈、獨具特色的美麗屋場作為治的工作重點,以集中居住的屋場建立人居環境整治理事會,把那些有熱心、有思想、有條件的德高望重或成功人士、鄉賢納入理事會,堅持成熟一個成立一個,實現自我引導、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建設,集鄉內、鄉外的智慧、力量和資金,立足現有資源和基礎打造獨具特色和亮點的美麗屋場,持之以恆,逐步推進,積點成面,以點帶面,形成你超我趕的局面,全面創建秀美鄉村,推進鄉村振興。目前全鄉各理事會共籌資1000餘萬元,打造了香爐山生態屋場、馮家和睦屋屋場、長石橋孝道屋場、樹家塅紅色屋場等等,十餘個獨顯特色的美麗屋場,發揮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雖然人居環境整治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這一項民生工程,必須立足長遠,持之以恆,我們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立功必定有我』的決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瞄準整整齊齊、清清爽爽、乾乾淨淨的整治目標,一屆接著一屆幹,努力把康王鄉建設成為秀美、宜居的『幸福新康王』,全力提升全鄉人民的幸福指數。」康王鄉黨委書記吳昌華要求全鄉幹群,要充分把握集中攻堅成果,全面打贏鄉村振興這場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