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來華而臺積電去美,華為上海建晶片工廠,晶片行業要洗牌?

2020-12-17 hey科技

相信就連川普也沒有預料到,美國這一次對華為的打壓會引起這一連串的反應,美國晶片企業開始低潮,許多晶片企業都準備要打造去美化的生產線,華為也要在上海成立自己的晶片工廠了,這讓人不進感嘆,晶片行業是否要迎來洗牌?

三星也開始來中國搶佔國內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了,因為美國的政策讓國內的智慧型手機廠商都放棄了高通晶片,可是聯發科的晶片也不足以使用在高端智慧型手機上面,所以國內的高端智慧型手機晶片需求非常大,三星就是因為看中了這個市場,所以決定要來國內建廠,

三星來中國建廠是為了搶佔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那麼臺積電又為什麼要去美國建廠呢?臺積電說要建造去美化生產鏈,可是又選擇去美國建廠,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其實臺積電去美國建廠只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失去了華為這個大客戶後,臺積電的客戶大部分都是來自美國的,所以去美國建廠也不難理解,第二個原因就是臺積電可能是想通過技術來跟美國換取出貨的自由,以此來重新迎來中國市場。

在美國剛剛出臺政策禁止提供晶片給華為的時候,比爾蓋茨就已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了,晶片禁令只會讓中國加快造芯的步伐,在晶片自主化的道路上走的更快,現在國內的晶片企業確實熱情高漲,很多企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到研發晶片的項目中去,看來美國的禁令對我們國內晶片企業的壓力是很大的,都想要走出美國的掣肘。

在國內現在不僅僅是華為,連中芯國際、紫光和中興這些企業也都在一起研發晶片技術,美國這一次的打壓也是讓我們國內看清楚了局勢,雖然要付出的代價會很慘烈,可是我們也找到了我們的科技短板是什麼,然後在腳踏實地走上自研的道路,相信在不就後一定能夠獲得突破的,這也驗證了比爾蓋茨曾經說過的那一句話。

相信半導體產業在不就之後肯定會迎來洗牌,半導體行業的重心會朝著中國市場來轉移,相信美國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吧,這一次的制裁直接把晶片行業攪亂洗牌了,不知道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在評論區裡留下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臺積電赴美建廠,華為上海建廠:晶片製造走向何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熱點微評(ID:redianweiping ),作者丨王新喜早前,英國金融時報稱,華為正計劃在上海建造不使用美國技術的晶片製造工廠,該廠將從低端的45納米起步。美國科技行業用臺積電這枚棋子去將華為一軍,但是美國的科技行業希望其自身本土廠商能夠在晶片製造這一領域能有所作為,美國科技領域也在暗暗布局新的戰略,以防止其本土廠商在半導體製造領域持續落後於人。當前,美國科技產業已有新的計劃,即它正在試圖通過建立晶片聯盟、在本土建立圓晶廠、老牌廠商升級工藝的打法來應對競爭。
  • 三星晶片工廠今日增派300名技術人員到達西安,神速卡位臺積電!
    韓聯社周五(5月22日)報導:「三星今天又向西安第二工廠增派了300多名技術人員,這將為該工廠擴建增加人手。」臺積電投103.4億美元赴美建廠消息一出,三星便於昨天(21日)宣布投資80億美元,建設晶片代工生產線,打響了與臺積電搶客戶的關鍵一槍。華為作用臺積電第二大客戶勢必落入三星之手,除華為之外的小米、OPPO、一加等企業也將順勢交由三星代工。三星有望通過這次臺積電產能轉移奪取中國市場趕超臺積電,成為世界每二大晶圓代工廠。
  • 晶片巨頭做出決定,臺積電或彌補失去華為損失,美晶片計劃泡湯?
    近兩年隨著華為、中興等國產企業在晶片方面遇到的問題,我國在晶片製造環節薄弱的弊端也開始顯露出現。晶片製造對於整個晶片行業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不僅僅需要龐大的代工規模,還需要全球最高端的製造設備之一的光刻機,這兩座大山立在了國產企業的面前,所以想要有所突破,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 三星決定擴大德克薩斯州晶片工廠的代工業務規模
    目前,在全球晶片代工市場,三星排名第二,僅次於臺積電,無論是工藝技術還是份額佔比,都達到了高端水平。 此外,三星還是繼臺積電之後的第二家能生產出5nm晶片的代工廠,如今也只有它們具備這種能力。在已發布的四款5nm晶片中,蘋果的A14和華為的麒麟9000使用的是臺積電的工藝製程,而高通驍龍888和三星自家的獵戶座1080則是來自於三星代工。
  • 三星正式宣布,臺積電也沒料到,晶片行業又要迎來大變局?
    由於美國修改了晶片行業的管理規則,全球半導體市場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華為麒麟晶片所面臨的危機,迅速渲染了整個國產晶片產業。國內的半導體公司,開始加大對晶片製造技術的投入。欲打造出一條,可以完美避開美國技術的高端晶片產業鏈。
  • 三星電子與臺積電的十年戰事:晶片代工巨頭的火藥味越來越重
    可三星電子未曾料到,2017年5月,臺積電宣布其7nm製程工藝成功試產,並將於2018年開始量產,而當時三星電子要完成7nm工藝的研發也得等到一年後了。隨後6月,64歲的三星電子CEO權五鉉親自赴美拜訪蘋果高層,想要借雙方在OLED屏幕方面的合作關係,試圖在蘋果A12處理器的訂單上分一杯羹。
  • 華為公開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開始自建晶片工廠?
    近日網上流傳出了關於華為要自建晶片工廠的傳聞,這則消息被傳得有鼻子有眼。其實華為自己建設晶片工廠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如今的華為被制約最慘的確實就是晶片生產的問題。根據新的禁令,華為任何採用了美技術或者美設備的企業在沒有得到許可的前提下,都不能為華為提供任何的服務,而華為的晶片一直都都是臺積電在代工,由其是高端晶片。
  • 華為找三星求援,用手機換晶片?行業人士:國產半導體已沒有退路
    文 | AI財經社 唐煜編輯 | 趙豔秋這個周末,一則華為和三星正在談判的消息又攪動了朋友圈。消息稱,由於臺積電未來可能無法為華為晶片提供代工服務,華為正在尋求三星的幫助,為其代工5G基站晶片。不過,也有晶片行業人士對AI財經社稱,事情不會是空穴來風,「這是一種姿態,反映出華為現在比較著急,正在廣撒網找救兵,尋找解決晶片代工的辦法」。這條消息還稱,華為想和三星商討搭一條「非美系」晶片生產線。而這個可行性到底有多大呢?
  • 失去華為晶片訂單後,臺積電並沒什麼影響
    目前擁有最為頂尖的5nm晶片製造工藝的,也只有臺積電以及三星了,而這兩家企業都在亞洲,臺積電5nm的工藝也已經相對成熟了,相繼幫華為代工了麒麟9000晶片,以及蘋果的A14晶片,經過市場的考驗之後都獲得了一致的好評。而此前一直被詬病成品率低的三星5nm工藝,也很好地完成了高通驍龍888晶片的訂單,也進一步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 華為要自己造晶片,不靠臺積電?每年20萬晶片人才流失
    華為今年有多艱難,相信經常關注文章的粉絲都知道!華為最近宣布出售的手機業務,這說明華為現在已經困難到要賣業務維生了。從美國宣布制裁華為公司開始,包括5G、手機等大部分業務都受到衝擊,尤其是對於今年連續兩次加大制裁力度,讓臺積電、三星電子、高通等合作企業紛紛與華為割席。
  • 臺積電還是晶片一哥!3nm工廠正式啟動,蘋果訂單已笑納
    儘管失去華為讓臺積電的產能無法達到滿載,但是蘋果的5nm訂單依然能讓臺積電5nm的產能接近90%,這足以讓臺積電賺得缽滿盤滿了。此外,除了5nm的營收逐漸提升之外,臺積電在3nm製程上也開始了新的徵程。在昨天,也就是24日,臺積電正式開啟了3nm南科工廠的開工儀式。
  • 12月21日:5G推動全球累計增長13.2萬億美元;晶片洗牌華為跌出前十
    ·今日熱點全球晶片再次洗牌:華為跌出前十,中國巨頭升到第4比較遺憾的是,國產晶片巨頭華為海思跌出前十。記得2020上半年手機晶片市場份額排名中,海思佔據了16%的市場份額,短短半年晶片市場持續洗牌,市場份額跌出前十讓人疑惑! 受到美禁令影響下,華為已經無法從外部採購到5G晶片了,海思晶片雖然還能設計IC晶片,但無法交付給臺積電生產代工,除了部分的4G晶片還能交給國內晶片代工廠之外,整個Q4季度幾乎就是一塊高端5G晶片都生產不出來了。
  • ...為華為代工麒麟系列高端5G晶片的臺積電、三星、SK海力士及三星...
    【制裁今日正式生效 華為員工:工作仍正常進行中】今天(9月15日)是美國對華為開始實施全面「斷供」的第一天。從今日起,為華為代工麒麟系列高端5G晶片的臺積電、三星、SK海力士及三星等廠商停止為華為供貨。不過,據多位華為員工透露,今天的工作仍正常進行中。
  • 臺積電撤銷華為公司訂單!世界第一晶片代工廠到底在打什麼算盤?
    01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臺積電有多牛?目前,臺積電的市值已超過英特爾,在生產技術上與三星、英特爾三足鼎立,穩居世界晶片代工龍頭。在撤銷華為之前,臺積電已在美國建廠。「有次公司最後一刻才變更屏幕設計,導致整條生產線要重新翻整,而且新屏幕半夜才抵達工廠,那時馬上有領班叫醒在宿舍的八千名員工,給點餅乾和茶水,半小時內,就啟動了12小時班制的生產線。96小時以後,新的產線已經可以日產一萬部手機。」後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問賈伯斯要怎樣才能將iPhone生產線帶回美國?
  • 為華為供應晶片的臺積電來自臺灣,利潤率比蘋果都高
    臺積電(TSMC)是一家臺灣的半導體製造公司,總部與主要工廠位於中國臺灣省新竹市科學園區,全稱為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臺積電的創立人是張忠謀,早在1987年他發現一個巨大的商機,開創了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臺積電公司不生產自己的產品,只為半導體設計公司製造產品。
  • 在美建5nm晶片廠,大陸啟動28nm晶片廠,臺積電「謀」什麼
    在中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作為中國科技的硬核代表,華為成了這場戰爭中的「馬前卒」,華為雖然是晶片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但只是負責設計,將PPT變成成品,還需要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的代工,由於臺積電採用了西方技術,不得已中斷了華為的晶片代工業務,這不僅導致華為核心供應鏈受阻,更讓臺積電丟失了一筆大額訂單。
  • 華為入局OLED驅動晶片
    按照供應鏈的說法,華為購置的晶片測試機臺已到位,預計2020年開始量產驅動 IC,提升自給率,衝擊聯詠、敦泰等既有供應鏈。 至於華為為何要入局OLED驅動晶片,除了跟加強重要晶片自給率外,還是要打造出自有產品的特色。
  • 國際晶片企業大排名,華為海思遺憾未進前十,榜首不是臺積電
    自從華為因為晶片原因,被美方制裁後,半導體晶片行業就在國內火熱了起來,而近期大家聽到的最多的名字除了華為海思外,就是我國臺灣的臺積電企業了,而這次ICINSIGHTS也是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半導體企業排名報告,國際晶片企業大排名,華為海思遺憾未進前十,榜首不是臺積電。
  • 美國鳳凰城與臺積電達成開發協議 建晶片工廠
    11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周三,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市政官員一致投票批准與晶片製造商臺積電的一項開發協議,臺積電計劃投資120億美元在當地興建工廠,鳳凰城城市基金將拿出2.05億美元,用於當地臺積電工廠配套道路和供水設施的優化。
  • 美國晶片先進位程建廠願望或落空,臺積電2納米量產為何定在新竹
    這次建廠勢必會對全球晶片產業的布局照成不小的影響,臺積電正式宣布850億在美建廠,其原因、目的、影響。到底是臺積電的堅持,還是美國政府的勝利?是否會對華為造成影響,國產晶片製造又面臨什麼挑戰?臺積電官宣之後,很是符合市場的布局,之前關於7nm、5nm、2nm製程的猜測最終落下帷幕,先進位程的晶片製造要比面板戰略意義來的重要一些,背後的博弈更是錯綜複雜。對於美國的邀請是「橄欖枝「還是」鴻門宴「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