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受騙「重災區」竟是70後!交友投資需謹慎

2020-12-24 映象網

在大家的印象裡

70後既是家庭的頂梁柱

又是資深的職場人士

怎麼看都不像是容易受騙的那群人

可大數據分析報告偏偏那麼無情

騰訊110平臺基於

2019年上半年用戶舉報數據

並結合公安機關破獲的案例發現:

70後是網絡詐騙案件中的主要受害者

10月9日,騰訊110平臺發布《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總結出中老年人詐騙新特點,為廣大中老年網民提供全面防騙知識及網絡安全使用指南。

70後成受騙重災區,60後被騙金額最大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40歲以上中老年網民群體佔比已高達30.9%。儘管中老年人生活經驗豐富,但面對紛繁複雜的網絡環境和真偽難辨的詐騙手法,中老年人往往極易落入詐騙團夥的陷阱中。

2019年上半年,騰訊110平臺共受理中老年人受騙舉報量超過2萬次。其中,97%受騙的中老年人曾遭資金損失,涉案金額從百元到數萬元不等。

白皮書顯示,從詐騙受害人群來看,45歲至50歲的70後群體受騙佔比超過65%,位居榜首;60後群體往往有閒置資金,更容易落入虛假投資等騙局,人均被騙金額最大。

從性別上看,45歲以下群體中受騙男性佔比遠高於女性;但是,和年輕群體相比,45歲以上女性的受騙比例遠高於青年女性。

交友投資需謹慎,六大手法屢「中招」

隨著中老年人「觸網率」的提高,越來越多中老年人通過網絡進行交友、投資與網購。在這些網絡活動中,詐騙團夥往往巧立名目,詐騙手法層出不窮。

騰訊110通過對詐騙手法的深入研究發現,交易詐騙、返利詐騙、交友詐騙三大手法讓中老年人「屢屢中招」,三者合計佔比超60%。兼職詐騙、仿冒詐騙、金融信用詐騙手法佔比緊跟其後。

一方面,詐騙團夥利用中老年人熱愛交友的特點,在日常聊天中建立友好關係,再以突發情況為由借錢、推薦虛假理財產品等方式實施詐騙,是交友詐騙的慣用套路。

白皮書數據顯示,索借錢財類詐騙佔比高達84%;獲取信任後誘導投資,中老年群體人均受騙金額在萬元以上,最高被騙金額超過10萬元。

例如,58歲的朱先生無意中在網上看到外匯投資項目,介紹稱將有專業老師引領指導,保證收益。在朱先生心生疑慮時,對方發來了公司營業執照、工作證照片等資料,一下子打消了他的疑慮。在對方要求的平臺上小額投資幾次後,朱先生的大額投資一下子虧空,平臺卻再也打不開了。

另一方面,中老年群體由於生活休閒,希望通過兼職增加收入來源,往往容易落入虛假刷單、手工串珠等詐騙手法的陷阱中。白皮書指出,70後遭遇兼職詐騙佔比高達77%,而56歲至60歲的60後群體人均受騙金額超萬元。

警惕以下詐騙手法

除交友、投資與網購外,越來越多中老年人通過網際網路了解養生保健知識,進行情感維繫。中老年人注重個人健康、看重情感關係、富有同情心等特點,正逐漸成為詐騙團夥實施詐騙的切入口。

比如,中老年人作為保健品消費主力軍,往往容易被虛假網絡宣傳與線下活動所吸引,在詐騙團夥哄騙下高價購買「三無」保健品。結果,產品往往不但沒有保健作用,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

再比如,不法分子往往還會利用中老年人對新功能與應用的不熟悉不了解,乘虛而入進行詐騙。張先生收到老同學老李的消息,需要借其名義對外借錢,以便催對方歸還。提供銀行卡號後,老李發來一張匯款成功的截圖,並表示到帳可能延時,請他先行轉帳給其朋友。轉帳後,張先生才開始心生疑慮。給老同學打電話後才發現,老李的帳號被盜,詐騙團夥以偽造的匯款截圖把張先生引入了圈套。

白皮書指出,中老年人在網際網路使用中對如下七大特徵手法需提高警惕:

在交友中被蒙蔽陷入「殺豬盤」、被虛假投資利誘、難辨「公檢法」身份真偽、被仿冒親友借錢詐騙、同情心被利用等。

騰訊110平臺提醒,在網絡使用時要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避免因信息洩漏導致的個人財產、徵信等損失。避免輕易下載安裝軟體,點擊陌生連結,轉帳前必須反覆核實身份,明辨真偽。

相關焦點

  • 網警提醒:70後成受騙重災區,中老年網絡交友投資需謹慎
    通過對2019年上半年海量中老年用戶網絡詐騙大數據分析發現,犯罪團夥利用中老年人注重保健、信任權威機構、富有同情心等特點實施詐騙,中老年人在網絡交友、投資、網購時需提高警惕,慎防受騙。10月9日,騰訊110平臺發布《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 向群眾匯報丨網絡交友需謹慎 切莫上當受騙
    向群眾匯報丨網絡交友需謹慎 切莫上當受騙 2020-12-31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範電詐】網絡交友需謹慎,投資、賭博詐騙多!
    【防範電詐】網絡交友需謹慎,投資、賭博詐騙多!直到11月29日,王女士向該平臺總共充值150萬餘元,想將錢提現時系統顯示無法提現,與對方也失去了聯繫,王女士驚覺自己可能上當受騙了,遂報警。
  • 淨網2020「網警提醒」網絡交友需謹慎,詐騙分子套路深……
    ,你要知道現在不僅是網絡交友橫行的年代同時也是個網絡詐騙肆虐的年代在網絡的另一側跟你聊天的人可能是「天使」但更可能是「魔鬼案例一:交友類詐騙今年11月24日,松陽陳女士報警稱被詐騙。原來陳女士通過SOUL交友軟體添加了一名陌生網友李某,通過幾天網絡交流溝通後,健談的李某很快便與陳女士相談甚歡。陳女士在交談中發現李某不僅體貼幽默,而且在投資方面非常有頭腦。當李某告訴陳女士在「國匯創投」平臺投資虛擬幣有較高回報時,陳女士深信不疑。
  • 固原公安提醒您小心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詐騙
    固原公安提醒您小心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詐騙 2020-12-21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交友要謹慎,凡是說帶你投資賺大錢的都是騙局
    騙子披著網絡交友的外衣畫個共建未來的大餅誘導你在虛假平臺上投資、或在虛假賭博網站上下注最後讓你人財兩空.......這就是既讓心稀碎又讓錢包稀碎的「殺豬盤」詐騙01什麼是「殺豬盤」是一種網絡交友誘導投資賭博類型的詐騙方式,殺豬盤最大的特點就是放長線"養豬",養得越久,殺得越狠。
  • 男子同時交6名女友騙款300多萬 網絡交友需謹慎
    隨著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有些男女忙的連找朋友的時間都沒有,社交軟體和平臺給這些人提供了交友的機會,但是網絡有風險,交友需謹慎。近日,警方破獲一起婚戀網站找對象被騙錢的案件,一男子假扮警察、律師等各種身份,騙完錢就找藉口離婚,第二天又與另一名女子結婚。
  • 網絡交友需謹慎 一旦碰錢必小心
    內容提要:隨著網際網路、手機、電腦等媒介的快速發展,交友方式發生著變化,因網絡交友上當受騙的情況也時有發生。近日,河東警方成功抓獲一名以網絡交友為名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追回非法所得25萬餘元。天津北方網訊:隨著網際網路、手機、電腦等媒介的快速發展,交友方式發生著變化,因網絡交友上當受騙的情況也時有發生。近日,河東警方成功抓獲一名以網絡交友為名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追回非法所得25萬餘元。
  • 網絡交友需謹慎 刷單處處是陷阱
    12月19日,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提醒廣大市民防範網絡刷單、冒充領導、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聲稱能註銷貸款記錄或貸款帳戶等詐騙手段,請切實提高警惕,不要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如有疑問,請致電96110諮詢。
  • 案例傳真丨網絡交友需謹慎 小心「錢」「情」兩空
    案例傳真丨網絡交友需謹慎 小心「錢」「情」兩空 2020-07-23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 網絡交友需謹慎 刷單處處...
    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網絡交友需謹慎 刷單處處是陷阱12月19日,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提醒廣大市民防範網絡刷單、冒充領導、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網絡刷單詐騙案例12月9日,金昌市居民W女士在微信群看到有人發布刷單消息,便添加對方微信(企業微信),對方引導其刷單發送了商品付款二維碼,W女士掃描後付款1314元,對方讓其添加客服微信返利,W女士添加後,客服稱需激活後臺帳戶才可返現,並指導W女士開通微粒貸,讓其將1.7萬元額度全部貸出並轉至指定帳戶,W女士拒絕後,對方又讓其下載
  • 個舊警方破獲詐騙案——「網絡女友」竟是「摳腳大漢」!提醒您網絡交友需謹慎
    李師傅在一款網絡交友平臺上發現一名頭像俏麗的女性用戶便主動添加了好友都被對方用甜言蜜語混淆過關8月中旬,「女朋友」說自己住院了,希望李師傅轉帳5000元給自己,李師傅轉帳後,恍然大悟的李師傅遂向警方報案,警方經過偵查,確定朱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確定朱某行蹤後,於近日將其抓獲,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實施詐騙行為的「小姐姐」,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男性。
  • 網絡交友需謹慎,認清詐騙套路
    今年,年輕白領張某通過一個網絡交友平臺認識了溫柔貌美的「小青」。「小青」告訴張某,她是一位即將畢業的大四女生,想找個男朋友一起打拼。認識不久,他們便進入了「網戀」階段。隨後,「小青」以買衣服、買化妝品、找房子、交房租等理由從張某那裡騙取數萬元。
  • 固原公安提醒您小心網絡交友誘導...
    固原公安提醒您小心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詐騙 2020-12-22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 網絡交友需謹慎 刷單處處是陷阱
    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網絡交友需謹慎 刷單處處是陷阱12月19日,省公安廳發布一周典型電詐案件預警,提醒廣大市民防範網絡刷單、冒充領導、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聲稱能註銷貸款記錄或貸款帳戶等詐騙手段,請切實提高警惕,不要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如有疑問,請致電96110諮詢。
  • 揚州女子線下見網友,被兩男子拖進小樹林,網絡交友需謹慎
    現在網絡上有非常之多的社交軟體,也有很多年輕人喜歡在網絡上交友聊天,他們之間的關係親密到一定程度後,還會相約線下見面。可網絡世界畢竟是虛擬的,總會有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偽裝來尋找獵物,一旦有人落入他們的圈套,那麼將會面臨危險的侵害。
  • 揚州女子線下見網友,被兩男子拖進小樹林,網絡交友需謹慎!
    現在網絡上有非常之多的社交軟體,也有很多年輕人喜歡在網絡上交友聊天,他們之間的關係親密到一定程度後,還會相約線下見面。可網絡世界畢竟是虛擬的,總會有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偽裝來尋找獵物,一旦有人落入他們的圈套,那麼將會面臨危險的侵害。
  • 網絡交友要謹慎 警方再次發警示
    因網絡交友不慎而被詐騙,警方多次發出警示,可有人仍在謊言面前失去應有的警惕。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警方就近期破獲的一起這類案件,昨日再次發出警示。7月18日,市民李女士通過某手機軟體認識了網名為「小馬哥」的馬某。為取得李某信任,馬某把身份證照片發給李某。雙方相約在開封西湖見面後,很快確定了戀愛關係。
  • 網絡交友要謹慎 通州警方破獲一起交友詐騙案
    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官方微信公眾號ID:tzjfzx關注不久前,通州警方經過34天的縝密偵察,打掉一夥在社交軟體上冒充「白富美」,通過主動搭訕方式尋找作案目標,與「網戀」對象感情升溫後,誘導對方進行網絡賭博詐騙事主財物,橫跨北京、江蘇、山東、河南四省市的
  • 反電詐真實案例:網絡交友套路多,蒙自彌勒有人中招
    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案件隨著網絡平臺的日趨便利及多元,人們都已習慣選擇網絡平臺滿足工作、購物甚至交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