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因家人去世請假 老師:若你家4人去世只能重修, 沒有人情味的教育不要也罷
文╱花若離
有網友爆料,四川大學聲樂系學生因家人去世向老師請假,老師表示:「你可以回去,但我要扣分。」
隨後,該老師在全年級合唱課上公開拿該生隱私做例,還說出了:「如果這學期你家裡面有四個人去世,我這門課,你只能重修。」惹起全網憤慨,沒有人情味的話。
說出這番話的老師真不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對學生沒有起碼的尊重,沒有換位思考的共情,自私自隘到只想到自己的利益,這樣的老師不配為師。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這位老師據說是985高校的老師,還曾俄羅斯的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傳業授道從專業層面上來說他是夠資格了,但是解惑,恐怕他不能了,因為他的行為帶給學生的是更多的惑。
教育如果沒有人情味,學歷再高,沒有了對學生的關懷,真正的教育也無從談起,當老師在學生心上立起了一把刀,得不到學生的愛戴,到時候,老師除了憤然,剩下的只能是無力了。
老師和學生之間再也不能和睦相處,教育也就無從談起。
教育應該源自人性中最溫情的一面,是人與人之間真摯溝通的橋梁,是一種給人以愛與關懷的情感,是一種由內而外感染他人的共情能力,也是一股溫暖人心的力量。
莫言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說過一句話:「分數,學歷,知識甚至都不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學生對老師的崇拜是從小都有的,經常聽到某些家長說,說什麼都不聽,可是到了學校,老師讓幹什麼就幹什麼,特別聽話。
是因為老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也確實有很多的好老師,他們用自己的愛心溫暖學生,或許僅僅是一件小事,就能讓學生銘記一輩子,甚至扭轉了孩子的一生。
網友時光莫得說:「大學時姐姐結婚,但當天有考試,輔導員給批了,還給搞定緩考。同學從遙遠的武漢來找他,當時他在上課,英語老師直接讓他去接同學,還說:有些事比上課重要,課還可以再補。
另一位網友也述說自己中學時住校,因為家裡人去世,老師不僅一路把他護送到車站,還給他掏了200元錢,網友說,從那以後我再也不再他的課上搗亂了。這個老師我會記住他一輩子。
卡爾﹒雅斯貝爾斯說過一句話:「教育的本質上,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老師對學生的愛,就是空氣,無處不在,我國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
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老師就是孩子眼中最大的天,一個有共情能力的老師所說的話,所做的事誓必是孩子所效仿的對象。
老師的言行映照著孩子的未來,一個優秀的老師除了有高深的知識,也必定是一個在為人處世上受人敬仰的人,讓優秀的言行成為孩子言傳身教最好的力量,別讓你對待孩子行為照出你不配為人師的照妖鏡。
網上有關於此事的後續進展,20日晚,學校發布調查通報:「對老師進行嚴肅批評,責令寫出說明和檢查,對奔喪學生表示慰問。並且說明雙方已達成諒解。
這件事情算是有了一個完美的落幕,但事件的背後仍然值得我們深思。
真心希望這樣的事件不要再發生,身為教師,關懷學生應該是最起碼的要求,而做到有人情味,應該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我們的教育培養出的是一群只知道遵守制度,墨守成規的書呆子,教育又能走多遠,學校培養出的都是冷漠的所謂社會精英,沒有親情,沒有人情味,教育存在的意義又在哪裡。
有網友叩問,如果生命都不值得尊重,那麼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是的,讀書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尊重,尊師愛友,孝為先。
網上有段話說: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容易仇恨社會;在嘰嘲中長大的孩子,容易自怨自艾;在嘉許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心存感恩,在友善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能對世界多一份愛心。
老師的言行引導著孩子的未來,願每位老師有愛,有善良,更有人情味,成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真正的傳道授業解惑之人。
教師是學生的鏡子,學生就是老師的影子,老師和學生之間有愛,沒有愛的教育不叫教育,願每一位老師以愛之名點亮學生人性中善良的火焰,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