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摯的智商在整部《琅琊榜》中是一個比較「迷」的存在,有人說他武功雖然很高,智商卻有些不在線,但也有人說蒙摯其實城府極深,做事滴水不漏……
從前一個評價到後一個評價,中間的差距何止千裡,那為何同樣的蒙大統領會給人如此巨大的評價差異呢?我們先從蒙摯的三個表現說起。
01:不同場合不同的蒙摯
蒙摯在整部《琅琊榜》中基本呈現了三個狀態,一個是在下屬面前的威嚴,一個是在梁帝面前的忠誠,一個是在梅長蘇面前的憨笑,除了狀態不同外,蒙摯在這三類人面前出現時的智商表現也是不同的。
除夕夜那次前往各府送菜的12隊中出現了內監被殺一事,盛怒之下的梁帝杖責蒙摯20庭杖,其後蒙摯在副官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向休息之地,此時副官略有不忿的說道:「這事也不能怪大統領啊!陛下把火全發在您一個人身上……」
蒙摯打斷了副官的話,並回答:「這樁案子雖然沒發生在在城牆之內,但案發地卻在離城牆不遠的地方,確實屬于禁軍巡防範圍內,陛下沒錯怪我,你抱怨什麼啊」,這句話除了打斷了副官有些不敬且易招惹禍端的話語外,更是直接將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
這是蒙摯多年浸潤朝局,小心翼翼的表現,就此而言說他做事滴水不漏並不為過。
而在下屬面前十分威嚴,做事滴水不漏的蒙摯一旦到了梅長蘇面前則是另一種完全不一樣的表現,除了不再看起來那麼精明外,甚至還顯得有那麼幾絲蠢萌!
蒙摯與梅長蘇在一起時,蒙摯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大概便是那句:「我又說錯話了?」。
這句話在整部劇中出現的次數十分多,大體上蒙摯與梅長蘇見上兩次便會說上一次,似乎格外的驗證了蒙摯智商嚴重不在線。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蒙摯的智商或許比不上梅長蘇,但也足以比普通人聰慧的多,他在梅長蘇面前的表現之所以經常性的有些蠢,其根本的原因是在於蒙摯對梅長蘇沒有任何戒心。
諸如:他認為梅長蘇完全可以對靖王坦白一切,也認為梅長蘇有什麼事都可以找自己幫忙,他更認為不該把陛下想的這麼壞……種種這一切的愚蠢表現,其實是因為他與梅長蘇的站位視角不同,他沒有梅長蘇這些年的經歷,他還無法完整地體會到梅長蘇為了達成這件事的信念,再加上他沒有任何防備梅長蘇的心思。
所以他們才會有著某些時候的不同頻,繼而才有了這句說了無數次的:「我又說錯話了」。
但除了梅長蘇外,蒙摯在另一個人面前也常常會顯得很蠢,如果說在梅長蘇面前的蠢是因為「沒有戒心,思想不同頻」,那在這個人面前的蠢則恰恰說明了蒙摯的聰慧,這個人便是梁帝。
02:伴君如伴虎
「伴君如伴虎」的字面意思人人都懂,但個中兇險卻一定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夠切身地體會到,這些人中自然也包括蒙摯。
蒙摯雖然是禁軍統領,但他的身後同樣還有著副統領,而他們之間也並不是那麼的和諧,比如在梁帝召見梅長蘇、夏江入宮的那次,蒙摯便被梁帝質疑和禁用,而另一位副統領則站在了梁帝身邊。
所以蒙摯能夠深得陛下多年信任,除了武功高絕外,更重要的是適時的裝傻,以做全自己的忠誠之心,比如這次。
第18集,梁帝在與靖王聊完,繼而確定好蔡荃代理刑部尚書後心情大好,於是他起了興致「捉弄」起了蒙摯。
他說:「蒙欽,你有沒有聽到一個傳言,說朕很快就要廢掉太子,冊立譽王了,你怎麼看?」。
聽到這句話,蒙摯握著劍柄的左手悄然一緊,眼珠在眼眶裡轉了三轉,內心一定是一萬個問號接連飄過,他心想「小殊沒教過我這道題啊」,蒙摯在思索三秒後,緩緩的說道:「東宮乃國之儲君,是廢是立都關係到國之根本,哪像外界說的那麼輕鬆,所以臣聽聽也就算了並沒有細想。」
但梁帝並未就此結束,而是提出了一個更加要命的問題:譽王賢德朕也確實十分器重他,你覺得跟太子相比,譽王是不是更加像朕呢?
這個問題徹底的將蒙摯問懵了,他將頭顱看向了旁邊的高公公,但並未得到任何提示,於是他嘗試性的回答:「臣沒覺得」然後又停頓了下繼續說「太子跟陛下也很像的」。
在蒙摯說完這句話後,旁邊站立的高公公淡淡的笑了,輕輕點了點頭,一臉肯定的表情,在高公公心中蒙摯的這個回答大概可以打上滿分,果然在蒙摯說出這個回答後,梁帝也笑了起來,他擺了擺手說:「算了,朕白問了。」
一個看似粗心、只會武功的蒙摯,卻可以如此機敏的回答掉梁帝這個有些陷阱的問題,你們還會認為蒙摯真的很蠢、很萌麼?
偌大天下能夠坐穩高位的那些人,除了世代蔭封的個別幾個,又有誰不是經歷種種艱辛和磨難才熬上去的,有些時候所謂的萌不過是一種技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