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三環與連雲路交叉口附近的某小區內的一家幼兒園,為孩子們開闢戶外
活動區,在3樓樓頂平臺圈建鐵柵欄,頻遭業主投訴。記者調查發現,面對學齡前兒童教育市場剛需,業主維權、
民辦幼兒園生存、相關部門執法,都顯得尷尬棘手。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申子仲/文
首席記者 張曉冬/圖
樓頂平臺圈起鐵柵欄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南三環與連雲路交叉口附近,遭到投訴的幼兒園開辦在一座3層商用建築的第三層。記者在現場看到幼兒園教學區寬敞明亮,設施齊備,在3樓大門口東側破牆開了一扇門,門外順著外牆向上架起一架鐵梯子,直通3樓平臺。平臺有500多平方米,其中一半面積被鐵柵欄圍起,柵欄近兩米高,通道和活動區鋪上了彩色塑膠跑道。
該幼兒園園長張女士告訴記者,這個活動區是幼兒園孩子的專屬遊樂場地,兩周前開建,耗資近10萬元。按照規定,開辦幼兒園必須有戶外活動區。張園長坦言,該幼兒園目前還沒有申辦下來許可證,在樓頂焊接柵欄實屬無奈,因為「沒有戶外活動場地,就辦不下來手續」。
業主投訴「非法建設」
由於幼兒園鐵梯建在對應的4樓業主主臥窗戶下,業主投訴幼兒園無證辦學,非法招生,噪聲嚴重影響了業主正常生活,同時也侵犯了業主的隱私權。而在樓頂焊接柵欄圍起活動區域,則屬於私搭亂建的「非法建設」。業主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遲遲無果。
而社區工作人員和不少孩子家長向記者反映,該小區現有3000多住戶,小區本有一家合法的民辦幼兒園,但有點「貴族化」,收費偏高,每月的入託費在1500元左右。而某幼兒園是「平民消費」,每月託費700多元。
針對業主投訴,轄區京廣路辦事處執法人員曾多次現場調查調解。在京廣路辦事處辦公室,記者見到了該辦事處11月12日回復市長熱線的《情況說明》—「經現場核實,此處實為幼兒園為防止安全事故發生,保護幼兒安全,在房頂設立的安全欄杆,該幼兒園三樓無新增違法建築」。
欄杆「不違法」 樓梯「違法」了
3樓樓頂圈起近兩米高的鐵柵欄,到底算不算「違法建築」。
昨天上午,在現場調查情況的京廣路辦事處執法人員告訴記者,經他們現場勘查,由於樓頂未加蓋房屋,圈起的活動區「不屬於違法建築」。但對應居民家的鐵樓梯屬於違法建築,按規定應該拆除。
但如果拆了「非法建設」的樓梯,讓孩子們如何走到「不是非法建築」的樓頂活動區。
採訪中,孩子家長也莫名其妙地質問,「拆樓梯是瞎胡來,難道讓孩子們飛上去」。
對此,執法人員也很無奈,「我們只能在權限範圍內嚴格依法辦事」。
曾3次下發停辦通知
在主抓民辦幼兒園工作的二七區教體局行政服務科,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針對業主投訴,他們曾多次實地調查,並3次對該幼兒園下發停辦通知。
「該幼兒園確實是未批先辦的『黑戶,依法應當取締。但該幼兒園的存在是居民的剛需,因為周邊幼兒園要麼位置較遠,要麼收費較高。「該幼兒園現已招收130個孩子,如果武斷取締,孩子們無法分流」。
教體局工作人員還透露,該幼兒園此前曾在一樓廣場圈起一個幼兒活動區,但按照相關規定,活動區必須和教學區為一體。
至於將活動區建在3樓樓頂是否符合規定,工作人員稱,按照有關建設標準,幼兒園只能建在3樓以下,但「並沒有文件說明,3樓的樓頂平臺,算不算3樓以上」。而平臺活動區即便建成,也必須經過權威部門檢測驗收合格方能投入使用,「房屋樓頂的承重力一定要達到安全標準,樓頂護欄之間的間隙不能大於7釐米,護欄高度要達到1.5米左右。」如果達不到此項安全標準,會依法進行取締。
話題
遊樂場放樓頂 合適嗎?
東方今報記者 葉煜
樓頂鋪上地毯,畫好跑道,還有滑滑梯。昨日,東方今報記者走訪了多家幼兒園,發現很多幼兒園都將活動場地搬上了樓頂。除了位於南三環與連雲路交叉口附近的某幼兒園,在鄭汴路與貨站北街交叉口向北約100米路西,也有一家有著樓頂遊樂場的幼兒園。走進一個小區大門不遠,就有一幢兩層小樓,五顏六色的建築尤其顯眼,高高的牌子上寫著「萌芽幼兒園」。
記者從對面的樓上望去,樓頂上鋪有綠油油的假草坪,上面設有滑滑梯和搖椅,還有一些遊樂設施。
該幼兒園李老師說,樓頂遊樂場可以容納20個孩子玩耍,孩子們很喜歡這個小天地。「有的孩子好奇,會扒著欄杆向下看,老師們看到後會趕緊將孩子拉過來,並告誡其危險性。」
家長聲音
支持
很多家長認為,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間,有效利用樓頂的空間,給孩子們當活動場所,只要做好安全措施,也未嘗不可。
於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孩子今年四歲了,為了孩子能上個好點的幼兒園,他可沒少跑路。「孩子們整天悶在屋裡,會影響生長發育。幼兒園將遊樂場建在樓頂上,只要安全設施齊備,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也是可以的。」
反對
也有不少家長認為,自己將孩子送進幼兒園後,幼兒園應該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教育場所。
趙先生表示,很為孩子們的安全擔憂。「小孩沒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樓頂玩耍,太危險了。」
「雖然四周設有不鏽鋼護欄,但難免有的孩子調皮好奇,趁著老師不注意,翻過護欄。」王先生擔心地說,老師一定要在一旁看護好。DF
線索提供 王鴻(稿酬50元)
民辦幼兒園的尷尬
投訴業主認為幼兒園「侵權」,社區工作人員認為是「剛需」。
執法人員認為樓梯「違建」,孩子家長認為拆除純屬「瞎胡來」。
二七區教體局行政服務科認為幼兒園確屬「黑戶」,按理當取締;幼兒園認為圈柵欄就是為了「脫黑」,政府應支持……
據了解,因為公辦幼兒教學資源的稀缺,學齡前教育市場需求迫切,民辦幼兒園未批先辦的現象,在全國也很普遍。
以二七區為例。目前,該區的民辦幼兒園有172家,其中有合法手續的117家,無手續的55家,佔了近三分之一。因為沒有強制執法權,主管部門只能有針對性地開展管理。早在去年年底,二七區政府就制定了整治辦法,即「轉化準入一批,促進達標一批,依法取締一批」,同時「杜絕新的無證園」。
各部門為了幼兒園樓頂的柵欄忙作一團,而在該幼兒園的3樓教學區,孩子們自由自在扎堆在一起,拍手唱歌,歡聲笑語,哪裡知道大人世界的尷尬和無奈。
新聞連結
2014年9月2日,據中國青年網報導,浙江省天台縣赤城街道第二小學的房頂200米環形跑道正式啟用,該跑道能滿足36個班級1600到1800名學生的正常教學活動。在樓頂建跑道,這一做法在中國尚屬首例。該設計方案代表中國參加了「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
2009年12月16日,《廣州日報》報導了深圳蛇口東灣小學的「空中跑道」,教學樓的樓頂是一個巨大的紅色塑膠跑道,有數十名學生在上面活動,樓頂旁邊設有護欄。該校校長表示,將樓頂改造成為運動場所也是無奈之舉。東灣小學有1300名孩子,在教學資源上是足夠的,但是活動空間有限。學生活動時,會有老師在旁邊照看,護欄也有2.5米高,並不會存在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