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網發布了《2018-2019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為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了一個名次。
今年的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由人民網教育頻道和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聯合推出,截取時間段為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選取對象為165所部屬重點高校和地方重點高校。
顧名思義,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也就是看高校的社會影響力,代表的並不是學校的實力。
對於高校的影響力來說,比較喜歡造勢和引發網友關注的高校在影響力方面更佔有優勢,畢竟有實力並不意味著就肯定有影響力。
從公布的影響力評估方法來看,人民網評比的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由媒體影響力、新媒體影響力、網絡輿論影響力、科研影響力、校友影響力、入選世界高校排名、學科評估等七個維度加權歸一化求得。
各方面權重如下:媒體影響力0.3;新媒體影響力0.2;網絡輿論影響力0.1;科研影響力0.1;校友影響力0.1;入選世界高校排名0.1;學科評估0.1。
從指標上就可以看出,媒體影響力和新媒體影響力佔比就有一半,當然媒體影響力怎麼判斷的也不是很清楚,新媒體影響力估計是從各各校各類官方公眾號的閱讀和傳播來評分的。
在前三個指標中,實際上都是難以量化清楚的。
不過,如果將社會影響力看成是學校的網紅程度,那估計就容易接受多了。
在社會影響力中,清華大學影響力第一,清華大學不僅實力強,在輿論宣傳和新媒體傳播方面也做得非常不錯。
北京大學影響力第二,清北的社會影響力位居前兩位還是比較正常的。
武漢大學影響力第三,武大為了提升自身的影響力,也搞了不少的活動來吸引注意力,比如每年的櫻花季,畢業季都會有武大的報導。
浙江大學影響力第四,浙江大學的新媒體影響力得分最高,浙大對於自身的宣傳力度也不小,實力加宣傳,新媒體影響力也就得分高了。
上海交通大學影響力第五,復旦大學影響力第六,滬上的兩所高校基本總是伯仲之間。
西安交通大學影響力第七,西交在媒體影響力和新媒體影響力方面得分都挺高的,說明宣傳工作還是不錯的,但是在網絡輿論得分中是前十七位得分最低的,難道是西交在網絡輿論中力量不夠?這一點也讓人看不明白。
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影響力位列八、九、十名。
這個影響力排名也看不明白,因為你知道有哪些指標,但是不知道究竟是怎麼算出分數的,不過從名單來看,在網絡上討論得比較多的學校確實影響力更高,無論是表揚的還是謾罵的,總之有關注度才會有影響力,一所大家都不願意討論的學校,能夠有多大的社會影響力。
比如武漢大學,我們都知道武大是網紅大學,影響力排名高也是有道理的;
比如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網絡上的討論也是足夠多,就憑清北兩個字討論就不會少。
另外,華東五校中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南京大學的熱議也不少,唯一的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還是比較低調,符合一貫務實的作風,所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社會影響力排名22位去了。
2018-2019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名
排名來源:人民網,2018-2019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