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中有一句話:得閱讀者得天下。
我真的是用親身經歷驗證了這句話。我考的是傳播學專業,英語單科線是按文史類線走,差不多每年都是56、58的樣子,但是我第一年英語只考了54分,對完答案閱讀錯了一半,完型得了,3分,新題型對了3個,相當慘烈。
二戰時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閱讀上,最後閱讀錯了2個,新題型全對,完型5分,英語75。會發現主觀題想提高其實不容易的,兩次我得的分差不多都在25上下,英語想要安全過線,還是要靠閱讀。
考研英語閱讀是試卷的第一部分,分為完形填空,短文閱讀,新題型三塊。
題量和分值如下:
完形填空:20空,每空0.5分
短文閱讀:20題,每題2分
新題型:5題,每題2分
總分:60分
完型填空題量大,分值小,較難,每年平均分也才3.5左右,大致瀏覽選一選差不多就是這個分數,所以不論是複習還是正式考試都不建議花太多時間和精力。
新題型英語一是選句子補充文章,英語二是選小標題,都比較簡單,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準備。
短文閱讀是複習的重中之重,不僅因為分值大,更因為這一部分複習好,新題型和主觀題中的翻譯都能得到提高。因此短文閱讀相當重要。
那麼考研英語閱讀怎麼訓練?
考研英語閱讀怎麼訓練——資料選擇
歷年真題就是最好的複習資料,只要能把所有真題研究透,考試肯定沒啥問題。
市面上的真題集各有特點,大家在買的時候要選適合自己的。
我自己只接觸過《考研真相》和《張劍黃皮書》,黃皮書是第一年用的,學姐說考研真相的講解更詳細一些,每篇文章每個句子都會講解,比較適合我這樣的英語渣渣,後來就一直用考研真相。
其他資料沒用過不做評價,但如果你英語基礎不好,考研真相會比較適合,逐字逐句的講解還是有困難,也可以聽配套張國靜老師的視頻。
考研英語閱讀怎麼訓練——時間安排
先說整個複習時間的規劃:
大三上學期到寒假:不必專門訓練閱讀,先把單詞背好。真題本來就不多,英語二更少,沒有單詞做基礎去做真題就是浪費。
大三下學期到暑假:英語一真題從1997-2017做一遍。英語二是2010-2017做一遍。英語二題目比較少,可以先用英語一真題練練手,買2013-2020這幾年的就行,有餘力可以再做做之前的。
暑假:英語一2008-2017做第二遍。英語二2010-2017做第二遍。
大四開學到11月:英語一2008-2017做第三遍。英語二2010-2017第三遍。
12月:英語一和英語二都用近三年真題模考。
再說說每次做題的時間安排:
1. 做題時間儘量選在下午2點到5點。英語初試就在下午,同一時間複習有利於提前適應考試,形成習慣。
2. 每篇閱讀儘量在15-20分鐘內完成。整張卷子能分給每篇閱讀的時間就是15分鐘左右,準確率和速度同樣重要,不要一做一小時,這樣考試容易答不完。
3. 做每篇閱讀前先花1-2分鐘瀏覽題目,關注題目的定位信息(如page 1、last、文章中出現的專有名詞等等);然後帶著問題用10分鐘閱讀文章並選出答案;最後花2-3分鐘對不確定的題目再做考慮。
考研英語閱讀怎麼訓練——做題方法
英語閱讀我們可以反覆做3遍甚至更多,每一遍都有不同的目標和要求。
第一遍(大三下學期到暑假):鞏固基礎
每篇文章掐著時間做完,做的時候把不認識詞圈出來,做完一一去查,並且將整篇文章動手翻譯出來。力求把每個句子讀懂,尤其長難句,開始可能比較困難,但是堅持翻譯幾篇就會量變引起質變,至於題目對錯可以不用太在意,但要把錯題標記出來。
第二遍(暑假):強化提高
同樣掐時間做,這時候不認識的詞應該不會很多,沒有時間動手翻譯可以採用口譯。關注錯題,尤其是第一遍也錯的題目,標記出來,留意錯題的類型(例如是例證題、判斷題、推理題、細節題還是作者態度題)
第三遍(大四開學到11月):總結衝刺
這一遍要總結歷年真題中的規律和套路,可以把幾年的真題放在一起做個比較。
例如:作者態度題中的中性詞一般不選;轉折詞後的句子往往是解題的關鍵;長難句中一定有答案;詞彙題定位很重要,找到對應句子替換就是答案;名詞用來定位,副詞形容詞用來找答案,動詞基本不用看· · · · · ·
總結規律,才能有所提高。
英語閱讀的提高需要長期不斷的積累,更在於不斷的總結髮現,真題至少做3遍,更多當然更好,這樣才能平安過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