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荔枝產業中心

2021-01-13 瀟湘晨報

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出爐

新快報訊 記者高鏞舒 通訊員粵農軒報導 1月7日,記者從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該廳最新印發的《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下稱《計劃》)提出,調整優化荔枝生產結構等13項措施,要把廣東打造成為世界荔枝產業中心、研發中心、交易中心、文化中心。

荔枝是廣東農業的傳統優勢產業,目前全省栽培面積穩定在410萬畝、產量約131萬噸,在全國均排名第一,是省內種植面積最大、品種特色最鮮明、區域優勢最明顯的水果。《計劃》指出,到2023年,廣東全省荔枝種植面積穩定在400萬畝以上,荔枝總產量、優質品種率增長50%,全產業鏈總產值、龍頭企業數量、鮮果處理加工能力、出口基地認證數量、鮮果出口總量、電商銷售額、名優品牌產品數量增長100%,形成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荔枝優勢產業帶,把廣東打造成為世界荔枝產業中心、研發中心、交易中心、文化中心。

【來源:新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東:打造世界荔枝產業中心
    新華網廣州1月8日電(記者李雄鷹)記者從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該廳近日印發的《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將通過調整優化荔枝生產結構等13項措施,把廣東打造成為世界荔枝產業中心。
  • 廣東將打造成世界荔枝產業中心
    南都訊 記者莫郅驊 通訊員粵農軒 為把廣東荔枝打造成為品質與口碑俱佳的農業「金字招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於近日印發了《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計劃》)。
  • 優化生產結構 廣東打造世界荔枝產業中心
    原標題:優化生產結構 廣東打造世界荔枝產業中心   新華網廣州1月8日電記者從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該廳近日印發的《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
  • 2020年中國荔枝產業大會在茂名開幕 加快推進我國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
    5月20日,2020年中國荔枝產業大會在廣東省茂名市盛大開幕。大會由農業農村部南亞熱帶作物中心、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茂名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高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目前,廣東荔枝種植面積穩定在400萬畝左右,產量120~150萬噸,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5成以上,佔世界三分之一;荔枝種質資源保存量600多份,佔世界60%以上。
  • 推動荔枝龍眼產業高質量發展
    荔枝龍眼是我國熱作產業的骨幹品種,無論種植規模、生產技術,還是市場影響力,我國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018年,我國荔枝種植面積約800萬畝、產量260萬噸,龍眼面積約470萬畝、產量203萬噸,均佔世界的六成以上,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大主產國。
  • 廣東制定三年行動計劃 擦亮荔枝產業「金字招牌」
    近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下稱《計劃》),以把廣東荔枝打造成為品質與口碑俱佳的農業「金字招牌」為目標,提出調整優化荔枝生產結構等13項措施,推動「小切口」實現「大變化」,打好荔枝產業牌、市場牌、科技牌和文化牌,保障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
  • 古老荔枝產業煥發魅力生機
    果農正在分揀荔枝 張韌 攝編者按:荔枝起源於我國,有2300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我國重要的熱帶作物。20世紀80年代,我國荔枝產業迎來大發展,種植面積從1987年的191萬畝增長到2019年的812.22萬畝,是世界第一大荔枝生產國和消費國。同時,荔枝產業在帶動熱區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海墾紅明荔枝集團推進荔枝產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建設
    荔枝產業紅火的背後,是紅明荔枝集團勇於邁開轉型步伐,大膽調整產業結構,盤活土地,發展標準化、規模化、智慧化的荔枝種植產業,在品質、供銷、配送、營銷等農業生產的各環節精益求精,使海墾荔枝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產業活力,使荔枝真正成為企業增效、農戶增收的「黃金果」。
  • 廣東小荔枝要闖大世界 亮出一套「12221」打法
    日前,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下稱《計劃》),要把廣東荔枝打造成為品質與口碑俱佳的農業「金字招牌」,提出調整優化荔枝生產結構等13項措施。
  • 瀘州江津將共建荔枝、龍眼等特色農業產業帶 共建富硒特色產業帶
    周夢穎攝瀘州觀察 周夢穎 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9月22日上午,瀘州舉行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動儀式暨世界晚熟龍眼優勢區域中心發布會。協議籤署後,瀘州與重慶江津區將共建荔枝、龍眼、真龍柚、花椒等特色農業產業帶、共建富硒特色產業帶、推動農業人才交流合作、推動漁政聯合執法合作等6各方面達成合作。共建巴蜀魚米之鄉優質糧油產業帶。
  • 石門鎮發展荔枝產業 打造「四季賞花、四季採果」格局
    柑橘園櫻花園 本網10月22日10時56分電(記者 李紅霞 通訊員 侯昌令)10月22日,記者從石門鎮了解到,該鎮白坪村成立了以荔枝為主要產業的同心果園股份專業合作社,這也標誌著該鎮近年來,石門鎮一直致力打造以賞花、採果為主題的「四季賞花、四季採果」特色鎮,但沒有較為突出的水果產業,致使該鎮在發展特色鄉村旅遊方面有點美中不足,隨著同心果園股份專業合作社的成立,這一不足不復存在。
  • 【通知】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形成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荔枝優勢產業帶,把廣東打造成為世界荔枝產業中心、研發中心、交易中心、文化中心,荔枝產業發展模式及機製成為我省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發展的樣板。加快推進高標準示範果園建設,全省打造100個品種優質化、防控綠色化、水肥智能化、生產機械化、管理數位化的高標準示範果園,打造一批畝產噸果示範園,並以高標準果園為基地大力開展荔枝產業科技培訓。
  • 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出爐!多次提到茂名,講了什麼?
    產業發展能力、市場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品牌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形成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荔枝優勢產業帶,把廣東打造成為世界荔枝產業中心、研發中心、交易中心、文化中心,荔枝產業發展模式及機製成為我省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發展的樣板。
  • 荔枝產量佔全國的1/4、世界的1/5,產值50億!茂名荔枝「發家史」
    這裡有高達90%的鄉鎮種植荔枝,85%的農戶家裡種有荔枝,「村旁荔林、庭前荔蔭」是茂名鄉村的真實寫照。在全市360萬畝果園中,荔枝就接近140萬畝,100畝以上連片果園1023個,荔枝產值約佔全市農業總產值的15%。荔枝產量約佔廣東的1/2 、全國的1/4、世界的1/5,全球每5顆荔枝就有一顆產自茂名,茂名已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最大的荔枝生產基地。
  • 產業大而不強 產品多而不優 荔枝龍眼產品求量更重質
    荔枝、龍眼是我國熱作產業的骨幹品種,無論種植規模、生產技術,還是市場影響力,我國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018年,我國荔枝種植面積約800萬畝、產量260萬噸,龍眼面積約470萬畝、產量203萬噸,均佔世界六成以上,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大主產國。
  • 瀘州永川特色產業(茶葉和龍眼荔枝)聯盟成立潘文峰出席
    12月29日,瀘州永川特色產業(茶葉和龍眼荔枝)聯盟正式成立。永川區委副書記潘文峰出席成立大會,並為聯盟授牌。潘文峰在大會上致辭時說,瀘州、永川毗鄰而居,共飲一江水,攜手並進、共同發展是大勢所趨、必然選擇。瀘州永川茶葉產業聯盟和龍眼荔枝產業聯盟的成立,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瀘永融合發展示範區產業發展的一件大事。
  • ...荔枝的奮鬥史:「仙進奉」沉寂百年C位出道,帶動增城荔枝產業發展
    一顆荔枝的奮鬥史:「仙進奉」沉寂百年C位出道,帶動增城荔枝產業發展金羊網  作者:周聰  2020-07-06 不僅深受老饕們的喜愛,
  • 荔枝龍眼產品求量更重質
    荔枝、龍眼是我國熱作產業的骨幹品種,無論種植規模、生產技術,還是市場影響力,我國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018年,我國荔枝種植面積約800萬畝、產量260萬噸,龍眼面積約470萬畝、產量203萬噸,均佔世界六成以上,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大主產國。
  • 至2023年,廣東荔枝種植面積穩定在400萬畝以上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粵農軒)記者從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下稱《計劃》),以把廣東荔枝打造成為品質與口碑俱佳的農業「金字招牌」為目標,提出調整優化荔枝生產結構等13項措施,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打好荔枝產業牌、市場牌、科技牌和文化牌
  • 利用荔枝蟲畏光打造綠色防控,廣西開拓龍眼荔枝新局面
    記者從自治區水果技術指導站獲悉,廣西是全國排名第二的荔枝龍眼大省,多達60多個品種,為了使傳統產業歷久彌新不斷生產出綠色優質水果,技術人員在防控技術上不斷鑽研,將果樹病蟲害扼殺在搖籃中,讓消費者吃上綠色生態的優質水果。  6月17日晚上7時,在桂平市麻垌鎮的一個百畝荔枝園裡,燈光準時亮起,滿山的星星點點映襯著紅彤彤的荔枝。從遠處看,整個荔枝園在燈光的作用下,就像一隻展翅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