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是科技強國的重量級項目,獲批項目資助金額高達數千萬,按照要求直接經費不超過8000萬元 (數學和管理科學不超過6000萬元),自2016年設立以來,截至到2019年,僅有7所高校獲得資助,可見分量不一般。
根據軟科的最新統計,這7所高校分別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其中北京大學獲批最多,共獲批4項,總批准金額為42750萬元;其次是清華大學共獲批2項,金額為26000萬元;其它5所高校各獲批一項。
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是基金委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進一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集中和整合國內優勢科研資源,瞄準國際科學前沿,超前部署,充分發揮科學基金制的優勢和特色,依靠高水平學術帶頭人,吸引和凝聚國內外優秀科技人才,著力推動學科深度交叉融合,相對長期穩定地支持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和探索,致力科學前沿突破,產出一批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成果,搶佔國際科學發展的制高點,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學術高地。
近日,從各大高校官網獲悉,2020年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項目已經公布(未公布具體名單),目前已經獲批的高校有中國海洋大學(項目為「多場多體多尺度耦合及其對海工裝備性能與安全的影響機制」)、西北工業大學(項目為「超常調製特種金屬材料」)、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項目為「氣候系統預測研究中心」)、復旦大學(項目為「功能介孔材料」),其它高校還未公布。
由上來看,今年至少新增4所高校,還有哪些高校獲批了呢?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