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一歲半的留守女童在家因為被書包絆住了突然摔倒,小女孩對著監控攝像頭喊爸爸,他以為爸爸能扶起他來。而此時的爸爸正遠在他鄉打工,不在孩子身邊,雖然這位爸爸很想立刻趕回家,但小女孩最終還是自己重新站起來了,她靠的是爸爸給她的10分的勇氣。
從孩子出生到學會走路,孩子不知道要摔多少次,長大後,也要面臨各種各樣的「摔倒」,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在孩子的身邊,但是孩子都必須要爬起來重新站起,重新獲得繼續前行的力量。
是什麼力量讓孩子在一次次的摔倒後又重新站起來,那背後必然少不了的是來自幼年時爸爸給的勇氣。
今天K媽給大家推薦的是一本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暖心力作幼兒心理安撫繪本《爸爸,我害怕了怎麼辦?》。
作者: [法] 阿斯特麗德·戴斯博爾德 著 / [法] 波利娜·馬丁 繪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豆瓣評分:9.6分
1.孩子害怕時,是爸爸悄悄為孩子種下一顆勇氣的種子。
這是一本讓孩子熱淚盈眶又滿懷感激的回答之書,為孩子種下一顆勇氣種子的同時,也溫柔安撫著孩子細膩又敏感的小心靈,它值得每一個孩子在幼年時都曾擁有過。
整本書畫風簡潔流暢,富有哲理,語言很有詩意而豐富深刻,讓孩子在愛和信心中,構建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內心變得更加強大,充滿更多的勇氣來迎接未來。
繪本中一位叫阿奇的小男孩,當他望著遼闊的海面上,一群在自由自在的飛翔,飛得越來越遠的雁群時,他問爸爸,我長大了以後是不是也可以像他們一樣去那麼遠的地方?爸爸說,你去的地方可能會比那裡還要遙遠。
接著就是阿奇和爸爸之間的一問一答,爸爸的每一次回答都讓孩子內心變得更強大。
起風了怎麼辦?起風了就有風停的時候。天黑了怎麼辦?天黑了,離天亮也就不遠了。我害怕了怎麼辦?你害怕了,那就給自己加油打氣。我陷入泥裡怎麼辦?你陷入了泥裡,那就抬頭看看天上的星星。我摔倒了怎麼辦?你摔倒了那就哭出來,但是要堅強些。你離我太遠怎麼辦?如果你覺得我很遙遠,那是因為你沒有用心去看。我難過了怎麼辦?你難過了那就走慢一些,快樂還會回來的。
......
爸爸與年幼的兒子的這樣的一問一答,是那緩緩流淌而出的愛意,每次都能觸動孩子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每一次讀都是給孩子加油打氣,每一次讀都在為孩子的保駕護航中,讓孩子多了更多前行的力量。
心理學家弗洛姆曾說,父親是給孩子指向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2.爸爸是力量的象徵,讓孩子有了呼喊出「外面的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勇氣。
心理學家格爾迪曾說,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晉城的一位父親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為兒子寫下了20萬字的成長手記,而這位孩子也在經過競爭激烈的高考選拔後,成功的考入了北京大學。
這20多萬字的成長手記中,有許多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
孩子不願寫作業哭鼻子,因為打遊戲視力下降,因為考試失敗而輾轉難眠......這些都變成了爸爸筆下一個個能夠說話的文字。
這位爸爸也根據孩子這種成長中遇到的每一個小問題,積極的去學習,研究兒童心理學,在這個過程中在孩子害怕退縮時不斷地給孩子更多的力量和勇氣,讓孩子保持對世界對生命的積極探索,同時也讓自己心中的內在的小孩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
在繪本《爸爸,我害怕了怎麼辦?》的結尾,阿奇很期待地問爸爸,那現在是不是可以開始這樣的長途旅行了?
那個未知又充滿挑戰的世界,因為有了爸爸給的勇氣,才讓孩子多了一份期待和興奮,才有了心中那份呼喊,外面的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3.沒有得到足夠爸爸的關愛的孩子就像失去舵的航船,在茫茫的大海中沒有了前進的方向。
很多研究表明,在幼年時沒有得到足夠爸爸關愛的孩子容易出現學習成績不佳,沉迷於網絡電子遊戲,甚至吸毒,青少年犯罪的問題。這些孩子在成年後也普遍會遭到沒有自信,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的困擾。
電影《回歸》講述的就是缺失了12年爸爸陪伴的兩個兒子,在面對爸爸的突然回歸時,與爸爸在荒島之旅中,發生了一系列不斷激化的矛盾的故事。
這位爸爸在旅途中試圖通過缺失的12年的父愛來彌補教育孩子,但小兒子伊萬卻表示了極度的反感。
直到一次划船捕魚的事件,爸爸在兒子們回來晚時,不斷地質問大兒子並出手打了大兒子後,小兒子憤怒之下,威脅爸爸要從塔樓上跳下去。
爸爸快速的奔向小兒子的位置,但是就在這時,爸爸手抓的木板老化脫落,爸爸墜入大海而墜亡。隨著爸爸沉沒於大海中,兩個兒子放聲叫了爸爸。
這位爸爸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回了父愛的一次回歸,但代價是那麼的沉痛,留下的是孩子望著茫茫的大海,不知該駛向哪裡。
4.也許你太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但慶幸的是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
很多爸爸可能會說,我很忙呀,我每天有加不完的班,沒完沒了的應酬,有時還常年在外地工作,真的沒有時間陪孩子,回來時孩子已經睡著了,早晨上班時孩子還在睡夢中。
是呀,我想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爸爸都是很辛苦的,但慶幸的是,我們還有方法。
在《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一書中,作者以嚴謹的態度訪問了超過75位爸爸,這些爸爸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包括職工,高管,明星,領導人等,他們一起分享了如何在家庭與工作之間找到平衡,與孩子建立起更加親密的關係,這裡把書中的幾點建議給到各位忙碌的爸爸。
1.愛妻子,尊重妻子的勞動。
一個家庭中,爸爸愛媽媽,爸爸尊重媽媽,體諒媽媽的辛苦是這個家庭中最好的也是首要的教育。不管何時,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評價妻子,要讓孩子從爸爸那裡知道和懂得尊重媽媽,這就為孩子的成長打下了最美的基調。
2.利用好晚餐時間。
儘量爭取能夠和孩子一起共進晚餐,如果真的因為工作需要不能實現,可以在第一時間能夠和孩子共進晚餐的時候,提前告訴孩子。
晚餐時間是一家人好不容易在一起的短暫的美好時間,這個時候要儘可能的把手機放在一邊,利用這個時間給孩子聊聊天,哪怕只有10分鐘,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的高質量陪伴。
3.給孩子製造一些儀式感。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的,可以通過給孩子帶一些驚喜的禮物,嘗試挑戰去做一些對孩子有意義的事情或者組織一些活動,讓孩子感受到那份由爸爸帶來的成長的喜悅!
4.把孩子的重要活動提前放進自己的日程表。
當你真正把一件事情記下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真的有機會去實現它,可能哪怕是你在外地工作,當提前把它寫進到日程表的時候,很多其他的事情都會為你讓路。
5.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和娛樂,因為比起這些,家中的孩子更需要你。
相信每一位和爸爸一起讀過繪本《爸爸,我害怕了怎麼辦?》的孩子,在揚帆起航時,都將有勇氣去開拓屬於自己的那片蔚藍的大海!
謝謝正在讀這篇文章的您,您的點讚關注和轉發,將是對K媽寫出更好的作品的最好的鼓勵和支持!
會魔法的K媽,幼兒教育指導師,兒童閱讀指導師,愛孩子,愛閱讀,愛童書,願與萬千爸爸媽媽分享育兒經驗和童書心得,如果你家也有0-12歲的娃,關注@會魔法的K媽,就不會錯過K媽下次精彩的分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