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結束返校後的第一節班會,怎麼從疫情出發做生命教育?
首先確立生命安全教育活動班會主題。生命教育要教育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疫情防控等方面。其實給了很多生命教育的案例
如,人和自然界的關係,可以討論為什麼要禁食野生動物;疫情、災難和每個個體的關係,可以討論為何做好個人防護、居家隔離就是對防疫的貢獻;讚美醫護人員和尊重醫護人員個體尊嚴的關係,比如讓護士剃光頭拍照宣傳、讚美懷孕護士在防疫第一線為何引發爭議,等等,讓學生說出疫情防控中最感人的故事,並進行討論、點評。
二、針對疫情期間,假期越來越長,有些學生已經有了心理抗拒問題,想要早點開學,作為班主任,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對此,關鍵在於要了解學生抗拒什麼,是抗拒延期開學,還是抗拒延期開學的學習安排。
如果是前者,那需要告訴學生這是防控疫情的需要,是不得已的選擇,抗拒無濟於事,要清楚認識形勢,積極做好應對,不要給疫情防控拖後腿。是後者,這要調查學生對教學安排的意見,調整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做好時間管理、規劃,充實延期開學後的居家學習生活,做自己感興趣、有意義的事。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
三、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和差生,有哪些資源可以利用?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引導學生確定適合自己的目標、計劃,制訂每日、每周計劃表,讓學生在完成計劃,達成目標中,增強自信心。
其次,與學生一起分析完成計劃的情況,指出不足,並逐漸內化為學生對自己的反省能力,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分析自己每天的表現,反省不足。
然後,學習包括任務驅動和興趣驅動,對於自覺性不強的學生,要採取任務驅動,即布置任務、檢查完成情況,同時輔以興趣驅動,即要分析其興趣所在,引導、培養、發展其興趣。這就需要多給學生嘗試探索的空間,比如讓學生自己列出自己最想做的事,結合現實條件,來設計適合學生的學習內容。包括學生進行網上團隊學習,互助學習。
四、有時候班級管理達不到自己預期效果,對自己就失去了信心,怎樣能夠迅速調整呢?
這需要對班級管理、建設有正確的認識和合理的期望。班級管理不是讓學生服從、聽話,而是給學生營造健康成長的空間;也不能追求功利的短期目標,而要基於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看到學生的積極變化。站在學生成長角度來思考班主任工作,才能更貼近學生,增加班級的凝聚力。另外,教育是需要愛心、耐心的工作,對於班主任工作來說,更是如此,有時失去信心,是因為自己太急,對自己的耐心沒有信心。
五、如何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或者說如何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不是圍繞知識教育轉?
這需要首先改變自己對學生、對家長的態度,比如,不要布置家長檢查學生作業,不要因為學生一次考試不好,就讓學生把家長叫到學校來,家長圍著知識教育轉,大多是被學校、教師「教育」出來的。教師要在和家長交流、溝通中,更關注學生的行為習慣、道德修養、個性興趣,那麼,家長也就會重視學生的做人教育,培養學生的德性。
六、直播教學,對農村孩子來說缺乏公平性,城區的孩子家校條件都好,能適時聽課,但是農村可能欠缺條件,如何做到相對公平呢?
給農村孩子公平的教育環境,當前,一方面要盡力解決農村的學習條件問題,比如有關部門給學生送免費流量,解決網絡不通的問題,或者採取多渠道(包括有線電視)播放課程,教育部門要求不上新課,也是出於公平的考量。
另一方面,則需要根據農村學生實際情況,制訂適合他們的個性化學習計劃,即不只是採取在線方式,可以布置閱讀或其他作業任務,再就是發動同學進行互相幫助。
七、疫情期間,作為成年人收穫了很多感動和感恩,如何引導學生從疫情中收穫感恩,敬畏生命?
培養感恩、敬畏生命,不能概念化說教、灌輸,這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主要還是需要學生親身經歷、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