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黃是一種在我國和許多周邊亞洲國家廣泛使用的食品著色劑,並已在中國和一些國家獲得批准成為合法消費的食品添加劑,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和了解有「天然色素」之稱的梔子黃。
天然色素是從天然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原料)中提取出來的產品,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以及對人們合成色素可能毒害性的認識,社會對安全、無毒、無副作用的天然色素甚至是有營養的天然色素越來越關注。近年來的趨勢是食用天然色素正逐步取代人工合成色素,和合成色素相比,天然色素已成為國際色素市場的主流。
梔子黃別名藏花素,俗稱黃梔子,屬類胡蘿蔔素系列,茜草科梔子果實中的黃色色素,主要成分是梔子苷。其顯色成分為藏紅花素(crocin)和藏紅花酸(crocetin)。
根據《GB 7912-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梔子黃》的規定:梔子黃是以茜草科植物梔子的果實為原料,經提取、精製而成,可用糊精稀釋的粉末,浸膏或液態的食品添加劑。
在感官要求上,粉末產品呈橙黃色至橘紅色,浸膏產品呈黃褐色,液態產品呈黃褐色至橘紅色。
梔子黃色素耐還原性、耐微生物性好,耐光、耐熱,在pH值4-11範圍內顏色基本不變,對金屬離子穩定;對澱粉、蛋白質染著效果好。但是在酸性環境或溶解狀態下相對容易褪色。
梔子在中國有上千年的應用歷史,民間用梔子泡茶引用,並與麥芽、三渣、菊花一起煎湯作防暑飲料。1998年衛生部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品種名單,梔子為第一批。
梔子黃色素的主要成分為藏紅花素和藏紅花酸,是一種罕見的水溶性類胡蘿蔔素,極易被人體吸收,在人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可以補充人體維生素的不足,是一種營養型著色劑。
梔子是常用中藥,梔子黃有類似梔子的作用,有清熱祛火,涼血利膽,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是一種集著色、營養、保健多功能為一體的天然植物色素。
梔子黃應用範圍相當廣,除了最重要、也是我們最熟悉的食品領域外,其在藥品行業和絲綢織物方面也有所應用,可以說梔子黃作為天然的著色劑,正在滲透生活的方方面面。
現在梔子屬於藥食兩用物質,梔子黃作為色素可用於麵製品、糕點、餅乾、糖果等20餘類食品。
在一些方便麵的配料表裡你就能看到梔子黃,主要是用在麵餅裡,讓面呈現金黃色。
人們普遍覺得金黃色的麵條更有食慾,雖然通過油炸可以「上色」,但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丙烯醯胺。
為了控制丙烯醯胺必須降低油溫,「上色」的任務就交給了梔子黃和核黃素(維生素B2)。
研究顯示天然梔子黃對絲綢織物的染色性能。改變染色條件,採用直接染色法和媒染染色法對絲綢進行染色,經正交試驗分析獲得優化的染色最佳工藝。結果表明:梔子黃對絲綢織物可以直接染色,染料用量對染色結果影響最大,染料的提升性能較好。
梔子黃媒染時適合採用後媒染色,與直接染色相比,後媒染色的織物顏色沒有明顯變化,除了日曬牢度不超過3級外,其他各項牢度基本都在4級以上,更多還原。
桅子黃色素除含色素成分可著色外,又含有一定的和血、活血、祛疲、止痛、降壓等醫療價值極高、售價昂貴的藏紅花酸, 可應用到藥品行業。
關於梔子黃的檢測,目前一般採用GB 5009.149-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梔子黃的測定》。該標準的原理是將試樣用甲醇超聲提取後,通過C18反相色譜柱分離,用高效液相色譜/可見光檢測器於440nm下檢測梔子黃的主要顯色成分藏花素和藏花酸,以保留時間定性,外標法定量。
注意:本方法適用於冰淇淋、蜜餞、醃菜、幹杏仁、巧克力、糕點、熟肉、醬油、果汁、配製酒、果凍、薯片的測定。
梔子黃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挪威和盧森堡等國家均用於食品染色,特別是日本則大量使用。梔子黃應用範圍相當廣,日本已在蛋卷、餅乾、麵粉類、糖果、蜜餞、冰淇淋、冰棒、果子露、鮮桔汁、鮮橘水以及果凍等食品上應用。
我國是世界上梔子黃的出口大國,產品主要出口到日本。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及科研工作者的不斷努力,產品質量也在逐漸提高,其發展前景也非常被看好。
尤其是對食品領域來說,如何在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的同時,生產出更多創新產品,讓大家吃的更營養、更放心,更美味,是整個食品加工行業共同的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必定離不開科技創新,採用高新技術,不斷提高裝備水平,提高產品產量、生產技術與產品的競爭力。在工藝上實施技術改進,減少產品雜質,提高純度,根據市場需求,提供品質好、安全性高的產品,開拓更廣闊的食用天然色素新局面!
*知料網(souzhiliao.com)和搜知料公眾號中標明原創的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運營官陳先生(手機13701199548微信同號)。
*文章由企業提供,涉及功效描述的內容僅供學術交流,不代表本網觀點。
*文章中插入的圖片不涉及到商業行為,僅限交流,儘可能標明了來源出處;沒有標明來源的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