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天然色素——梔子黃的特點和應用

2021-01-15 搜知料

梔子黃是一種在我國和許多周邊亞洲國家廣泛使用的食品著色劑,並已在中國和一些國家獲得批准成為合法消費的食品添加劑,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和了解有「天然色素」之稱的梔子黃。

天然色素是從天然原料(主要是天然植物原料)中提取出來的產品,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以及對人們合成色素可能毒害性的認識,社會對安全、無毒、無副作用的天然色素甚至是有營養的天然色素越來越關注。近年來的趨勢是食用天然色素正逐步取代人工合成色素,和合成色素相比,天然色素已成為國際色素市場的主流。


梔子黃別名藏花素,俗稱黃梔子,屬類胡蘿蔔素系列,茜草科梔子果實中的黃色色素,主要成分是梔子苷。其顯色成分為藏紅花素(crocin)和藏紅花酸(crocetin)。


根據《GB 7912-201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梔子黃》的規定:梔子黃是以茜草科植物梔子的果實為原料,經提取、精製而成,可用糊精稀釋的粉末,浸膏或液態的食品添加劑。


在感官要求上,粉末產品呈橙黃色至橘紅色,浸膏產品呈黃褐色,液態產品呈黃褐色至橘紅色。



梔子黃色素耐還原性、耐微生物性好,耐光、耐熱,在pH值4-11範圍內顏色基本不變,對金屬離子穩定;對澱粉、蛋白質染著效果好。但是在酸性環境或溶解狀態下相對容易褪色。


梔子在中國有上千年的應用歷史,民間用梔子泡茶引用,並與麥芽、三渣、菊花一起煎湯作防暑飲料。1998年衛生部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品種名單,梔子為第一批。



梔子黃色素的主要成分為藏紅花素和藏紅花酸,是一種罕見的水溶性類胡蘿蔔素,極易被人體吸收,在人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可以補充人體維生素的不足,是一種營養型著色劑。



梔子是常用中藥,梔子黃有類似梔子的作用,有清熱祛火,涼血利膽,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是一種集著色、營養、保健多功能為一體的天然植物色素。


梔子黃應用範圍相當廣,除了最重要、也是我們最熟悉的食品領域外,其在藥品行業和絲綢織物方面也有所應用,可以說梔子黃作為天然的著色劑,正在滲透生活的方方面面。


現在梔子屬於藥食兩用物質,梔子黃作為色素可用於麵製品、糕點、餅乾、糖果等20餘類食品。


在一些方便麵的配料表裡你就能看到梔子黃,主要是用在麵餅裡,讓面呈現金黃色。


人們普遍覺得金黃色的麵條更有食慾,雖然通過油炸可以「上色」,但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丙烯醯胺。


為了控制丙烯醯胺必須降低油溫,「上色」的任務就交給了梔子黃和核黃素(維生素B2)。



研究顯示天然梔子黃對絲綢織物的染色性能。改變染色條件,採用直接染色法和媒染染色法對絲綢進行染色,經正交試驗分析獲得優化的染色最佳工藝。結果表明:梔子黃對絲綢織物可以直接染色,染料用量對染色結果影響最大,染料的提升性能較好。


梔子黃媒染時適合採用後媒染色,與直接染色相比,後媒染色的織物顏色沒有明顯變化,除了日曬牢度不超過3級外,其他各項牢度基本都在4級以上,更多還原。


桅子黃色素除含色素成分可著色外,又含有一定的和血、活血、祛疲、止痛、降壓等醫療價值極高、售價昂貴的藏紅花酸, 可應用到藥品行業。


關於梔子黃的檢測,目前一般採用GB 5009.149-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梔子黃的測定》。該標準的原理是將試樣用甲醇超聲提取後,通過C18反相色譜柱分離,用高效液相色譜/可見光檢測器於440nm下檢測梔子黃的主要顯色成分藏花素和藏花酸,以保留時間定性,外標法定量。


注意:本方法適用於冰淇淋、蜜餞、醃菜、幹杏仁、巧克力、糕點、熟肉、醬油、果汁、配製酒、果凍、薯片的測定。

梔子黃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挪威和盧森堡等國家均用於食品染色,特別是日本則大量使用。梔子黃應用範圍相當廣,日本已在蛋卷、餅乾、麵粉類、糖果、蜜餞、冰淇淋、冰棒、果子露、鮮桔汁、鮮橘水以及果凍等食品上應用。


我國是世界上梔子黃的出口大國,產品主要出口到日本。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及科研工作者的不斷努力,產品質量也在逐漸提高,其發展前景也非常被看好。

尤其是對食品領域來說,如何在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的同時,生產出更多創新產品,讓大家吃的更營養、更放心,更美味,是整個食品加工行業共同的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必定離不開科技創新,採用高新技術,不斷提高裝備水平,提高產品產量、生產技術與產品的競爭力。在工藝上實施技術改進,減少產品雜質,提高純度,根據市場需求,提供品質好、安全性高的產品,開拓更廣闊的食用天然色素新局面!

*知料網(souzhiliao.com)和搜知料公眾號中標明原創的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運營官陳先生(手機13701199548微信同號)。

*文章由企業提供,涉及功效描述的內容僅供學術交流,不代表本網觀點。

*文章中插入的圖片不涉及到商業行為,僅限交流,儘可能標明了來源出處;沒有標明來源的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色素源於天然、食品更加安全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由於人們沒有認識到合成色素的危害,並且合成色素與天然色素相比較,具有色澤鮮豔、著色力強、性質穩定和價格便宜等優點,許多國家在食品加工行業普遍使用合成色素。(一)天然色素 VS 合成色素
  • 學會分辨日常飲料中的色素
    我國目前使用的食用色素分為兩大類: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是「時尚」  天然色素是從植物、微生物、動物等的可食部分用物理方法提取精製而成,安全性好,價格相對合成色素高,果蔬中的色素有的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如: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源,是重要的營養成分。
  • 食用天然色素行業及發展趨勢
    3 國內天然色素行業存在的問題上世紀90年代前後,食用天然色素還處在萌芽階段。時至今日,食品加工、餐飲企業主動尋找適合自己應用的天然色素產品,這種顛覆性的變化本是一件好事,但尋求的的過程仍需不斷改進,要在國內的天然色素生產企業尋找適合自己產品應用的天然色素產品,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食用天然色素的應用及發展趨勢
    可以斷言,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對自身健康的渴望和追求,食用天然色素的品種和應用領域將會不斷擴大,質量和對人體的功能性作用將會不斷加強,食用天然色素產品將長青不衰,前景廣闊。可以說,對色澤的利用是人類進步的標誌之一,當人類脫離原始社會,對美感有了需求渴望時,便有了利用色素的實踐。
  • 食用天然色素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時至今日,食品加工、餐飲企業主動尋找適合自己應用的天然色素產品,這種顛覆性的變化本是一件好事,但尋求的的過程仍需不斷改進,要在國內的天然色素生產企業尋找適合自己產品應用的天然色素產品,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國內的天然色素無論是水溶還是油溶產品,使用限制性大,特別是油溶性產品這類問題更加突出。也因此導致了天然色素應用範圍狹窄。
  • 天然色素與合成色素優缺點對比
    天然色素是食品添加劑中的一種著色劑,關於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的對比,業界眾說紛紜。合成色素大多以煤焦油為原料製成,其化學結構屬偶氮化合物,可在體內代謝生成β-萘胺和a—氨基-1-萘酚。很多人對天然色素的理解是比較狹隘的,一般情況下大家對天然色素的定義都是單體色素才是天然色素。這裡有一個誤區,市面上單體的天然色素種類是有限的,比如:紅、黃、藍、綠等系列。
  • 天然色素的未來
    直到2011年,當時全球天然色素的總銷售額達到6億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29%,年增長率超過7%。在全球食用色素市場中,天然色素品種所佔的份額從2007年的34%增加到2011年的39%左右。另一方面,2007年到2011年期間,人工色素和合成色素的銷售額增幅則小於4%。2011年該產品的市值為5.7億美元,佔全球食用色素市場的37%,而在2007年,這兩者的市場份額還有40%。
  • 天然色素與合成色素各有優缺點
    食用色素的主要功能是給食品著色,它分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兩者各有優缺點。  天然色素  天然色素多來自於動植物,除藤黃外,其餘對人體無毒害,安全性高。大多數天然色素具有生物活性,如β-胡蘿蔔素、維生素B2等,具有營養強化作用。天然色素能更好地模仿天然物的顏色,著色時色調比較自然。
  • 天然色素在食品著色劑中的應用(二)
    因此,生物來源的含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的材料就成為天然飼料著色劑的主要來源,其研究日益受到關注。在以此為飼料的家禽中,禽蛋上有70%的色素為葉黃素,而且當禽蛋煮熟後其著色效果並無變化。因為其良好的著色能力和穩定安全等特性,在歐美等國家已經把葉黃素列為食品著色劑,賦予食品美麗的金黃色。
  • 【深度好文】關於食用色素在烘焙中的應用
    (一)、哪些是可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的常用天然色素:甜菜紅、高梁紅、柑橘黃。(二)、哪些是焙烤食品的常用天然色素:β—胡蘿蔔素、甜菜紅、高粱紅、柑橘黃、薑黃、葉綠素銅鈉鹽、胭脂蟲紅、胭脂樹橙、葡萄皮紅、梔子藍等。
  • 吃下來自蟲子、黴菌的天然色素,比吃人工色素更放心?
    其實早在公元前1500年,人類就深諳食物色素應用的道理,當時古埃及人已經學會提取一些可食性的植物色素,用來改善食物和酒的顏色。 他們從藏紅花中提取紅色素、從胡蘿蔔中提取呈鮮橙色的類胡蘿蔔素、從萬壽菊或薑黃中提取黃色素……還有一種從蝶豆花中提取的花青素,能神奇地調配出色彩繽紛的變色飲料。
  • 天然色素單體復配的天然焦糖色
    採用天然色素單體進行復配而成的天然焦糖色素,外觀、色調與反應而成的焦糖色素一致,單體原料可以依需要選擇,可以解決某些產品不可以使用焦糖色的限制,解決了行業的痛點,便利了應用企業。
  • 天然色素也可以與合成色素一樣豔麗且多樣
    今年過多年發展,天然色素應用技術已經日趨完善,當下,天然色素的色調可以跟合成色素一樣豔麗,品種也可以與合成色素一樣的多,通過復配技術,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色調的天然色素,在耐熱、抗光方面,天然色素比合成色素有更大優勢,在溶解性方面天然色素比合成色素有更多選擇。
  • 食用天然色素復配的焦糖色素
    食用使用天然色素單體復配而成的焦糖色素,色調可以與焦糖色素一摸一樣,呈現各種需要的顏色,可以依法規要求來選擇合法合規的單體材料,確保在最終產品上使用合法合規,感興趣的朋友歡迎留言交流。
  • 白雪茫茫下的色彩世界——「天然色素」
    (Allophycocyanin,APC),在自然界中分別呈藍色、紅色和綠色。 三、黑色素 黑色素是一種深色生物高分子量色素,在自然界中通常呈現為深綠色至棕色或完全呈現為黑色。黑色素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色素之一,除了部分微生物可以生產外,它還廣泛存在於我們的皮膚、毛髮、羽毛、鱗屑、眼睛和一些內膜中。
  • 吃下來自蟲子、黴菌的天然色素,真的就比吃人工色素更讓人放心?
    但是如果食物完全採用天然色素的話,人們又會真的安心嗎?當人們滿懷希望地擁抱天然色素,某著名國際連鎖咖啡店曾經為了減少人工合成色素的使用,改用天然安全的紅色素製造草莓冷飲和甜點。 然而,此舉又遭到強烈抗議,一些客人聲稱咖啡店添加了用蟲子屍體製成的色素。
  • 久負盛名,擁有天然染色劑的花!
    天然染色,是指使用天然染料,同時在染色過程中不使用或極少使用化學助劑,而使用從大自然中取得的天然染料,以大自然中的泥土,礦物質,生物酶作為天然媒染劑對產品進行染色的一種工藝,也稱"植物染色"、"草木染色"。
  • 乳製品將成天然色素創新主戰場!?
    製造商們廣泛使用這兩類色素,特別是在工藝簡單、加工流程較少的乳製品中,充分開發和使用天然色素。專家表示:「乳製品有著一套獨特的著色挑戰。有些色素無法與高脂配方良好互動。還有些受pH值影響。不過最大的挑戰可能是來自製造和存儲條件。許多乳製品需經受極端溫度和紫外線照射,而在這種條件下,許多色素無法保持穩定。」
  • 談談天然色素
    Just Born 和 Gimbal’s堅持使用人工色素,因為天然色素在價格和鮮豔度上都不佔優勢美國兩家家族糖果公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