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答:
1.加強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並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4.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5.教育制度有利於國際交流。
二,我國小學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答:
1.加強綜合性,突出課程的整體教育功能。
2.加強實踐性突出學生自主性探索性學習。
3.加強彈性體現課程的適應性。
三,簡述小學德育的途徑。
答:
1.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2.課外活動與校外活動。
3.勞動。
4.少先隊活動。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國小學管理的基本方法。
答: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經濟方法
5.學術方法。
五,小學班級管理的方法。
答: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學生自主管理法
4.情感溝通法
5.目標管理法。
六,小學班級管理的原則。
答:
1.民主性。
2.整體性
3.高效性。
七,怎樣設計教育研究方案?
答:
1.確定研究類型和方法。
2.選擇研究對象。
3.分析研究變量。
4.探索研究方案。
八,簡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環節。
答:
1.研究的構思與設計。
2.研究的組織與實施。
3成果的分析與總結。
九,教育研究的原則。
答:
1.客觀性原則。
2.系統性原則。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
4.教育性原則。
十,是小學生的衛生,保健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答:
1.保持正確姿勢組織適當的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保護牙齒,
2.培養兒童良好的用餐習慣。
3.眼和耳的衛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營養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5.注意用腦衛生。
十一,常用的小學教學方法。
答:
1.講授法。
2.談話法。
3.討論法。
4.練習法。
5.演示法。
十二,溝通在學校的管理作用。
答:
1.傳遞信息。
2.控制。
3.激勵。
4.情感交流。
十三,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答: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裡輔導或諮詢。
6.小組心理輔導。
十四,布魯巴奇的反思方法。
答:
1.反思日記。
2.詳細描述。
3.交流討論。
4.行動研究。
十五,教學原則定義有哪幾個原則原則的定義注意事項重點啟發原則。
答: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反映教學規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和要求。
十六,教學方法定義幾種方法注意事項重點是談話法。
答: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練習法演示法、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回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話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達的能力談話法,可分複習談話和自然談話兩種複習,談話是。根據學生以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複習深化系統化以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未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知識,
談話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準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
第二,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體
第三,要善於啟發誘導。
第四,要做好歸納小結。
17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
答:班級授課制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這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上課有個別教學制班級授課制分組教學制和巴爾頓制等。
班級授課制的主要優點
1.有利於大面積的培養人才。
2.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3.有利於系統的傳授知識有嚴格的制度,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和達到一定的質量,班級授課制的缺點,主要表現在強調系統的書本知識的學習容易產生理論與實際脫節而且學生主要接受現成的知識成果,其他所幸創造性不易發揮。強調教學過程的標準,同步統一。難以完全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能因材施教。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學活動多由教師直接決定學生的動機機會少。實踐性不強,缺乏獨立性教學內容時間和精神的程序化難以容納更多的教學內容難以更新由於課時的限制,教師在教學時往往將某些完整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人為的分割以適應課的要求,是教學缺乏整體性和連續性。
十八,課堂教學總結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答:
1.歸納總結式結束。
2.練習檢測式結束,
3.懸念式結束,
4.活動式結束。
5.開展延伸式結束。
6.表揚鼓勵式結束。
十九,小學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是什麼?
答:
1.主體參與策略。
2.合作探究策略之情,
3.融合策略個性發展策略。
二十,簡述課堂教學的常用方法。
答:
1.講設師的教學方法。
2.問題探究式教學。
3.訓練與時間式教學方法。
5.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
二十一,小學班主任的作用。
答:
第一,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
第二,班主任是校長教導主任的有力助手。第三。班主任是個任課教師的協調者。
第四,班主任是學校家庭社會的溝通者。
二十二,小學班主任的任務與職責。一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答:
1.教育學生努力學習。
2.倡導學生課外校外生活和活動。
3.管理班集體指導少先隊工作。
4.協調各任課教師的工作。
二十三,小學班主任的常規工作,包括哪些方面?
答:
1.了解學生。
2.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3.建立學生檔案。
4.個別教育。
5.班會活動。
6.協調各種教育影響
7.操行評定。
8.把班主任工作計劃與總結。
二十四,班級活動的特點:
答:
1.自願性。
2.自主性
3.創業性
4.廣泛性,
5.靈活性。
二十五,簡述開展好課外活動的基本要求。
答:
一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計劃性活動的內容和組織形式要豐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三充分發揮學生個人主動性造精神。
二十六,組織班級活動的原則:
答:
1.目的性原則。
2.針對性原則,
3.操作性原則
4.整體性原則,
5.創新性原則,
6.多樣性原則。
二十七,班級活動的形式:
答:
1.倫理式班隊活動。
2.交流式班隊活動。
3.文藝式班隊活動,
4.禁賽式班隊活動
5.理念式班隊活動
6.時間式班隊活動。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結束啦!對你們有用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分享喲!下期繼續閱讀與學習喲!謝謝各位愛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