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平昌3月17日電 題:用詩意的「少女夢」展現人類共同價值觀
——專訪平昌冬奧會和冬帕運會閉幕式北京文藝表演總導演張藝謀
新華社記者田明、耿學鵬、顧涓
「和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鐘』不同,冬帕運會閉幕式上的文藝表演將用抒情、浪漫而又溫馨的『少女之夢』展現人類的共同價值觀。」平昌冬奧會和冬帕運會閉幕式北京文藝表演總導演張藝謀17日在韓國平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相信明天的表演會成功,希望能超出大家的期待。」
談到即將在18日舉行的平昌冬季帕運會閉幕式上亮相的北京文藝表演,張藝謀表示,演出的靈感來源於一首由張海迪作詞的歌曲《我要飛》,同時又和北京2022冬季帕運會的會徽完美契合,「在一個皓月當空的夜晚,繁星點點。身患殘疾的小女孩倚窗凝望,幻想自己像鳥兒一樣翱翔天際。就算在暴風雨中折翼,也無法阻擋她對自由的嚮往。」他說,張海迪本人也深度參與了演出的策劃,使得團隊可以將殘疾人的憧憬和渴望用文學、詩意的語言再現。
張藝謀對記者表示,如果上一個「八分鐘」是從大處著眼,那麼即將與大家見面的演出則是從小處著手,非常人性化地從個體的角度入手,深入到人心當中那柔軟的一面。他說,兩場演出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策劃,一個求大、一個求小,一個追求整體、一個宣揚個性。正如美學上的文武之道,對立且統一,相得益彰。
18日的北京文藝表演將由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17名聽障演員和已經在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完成首秀的八個冰屏機器人共同演繹。「姑娘們非常陽光。跟她們在一起,你會覺得心裡非常純淨,沒有雜念。」談到和演員們的合作,張藝謀不吝溢美之詞,「這些孩子們領悟能力非常快,我覺得她們的舞蹈比健全人跳得還要好,還要專業。就是候場,一個個亭亭玉立,在那裡都是一道風景線。」
「當然,她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需要我們認真地研究演出方案。不過,她們對演出很投入,情感飽滿,對演出的完成度比我期待的還要好。我對她們的表演是打十分的。」張藝謀說,「難能可貴的是,她們知道自己是代表中國殘疾人來表演的,所以非常有責任感。不僅我深受感動,就連觀看過排練的韓國工作人員都自發為這些姑娘們鼓掌。」
談到演出面臨的挑戰,張藝謀提到了平昌的天氣,他說:「這兩天不是風就是雪,因為天氣的關係,排練不太順利。對此我們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給演員們配備高科技的保暖內衣,並且注意候場時的保暖工作。不能讓孩子們受凍。」
「整體都沒什麼問題,就是希望明天有個好天氣,」張藝謀笑著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