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菠蘿頭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得各國都措手不及,但隨著防疫措施的嚴格實行,不少國家的疫情情況均有所減緩,但由於經濟衰退,調節邊境管制的任務也逐漸被提上日程。
「打臉」行為頻頻發生
在全球疫情局勢仍十分兇險的時候,臺灣民進黨開始著手準備「口罩外交」,對外宣稱臺灣地區具有超強防疫的能力,並吹噓「Taiwan can help」,希望得到西方國家的青睞與合作。但隨著多國解封邊境,臺灣地區都被排除在外,這讓民進黨當局一度十分尷尬。
此前印尼、泰國等亞洲國家放寬出境限制時,均將大陸地區納入範圍,而臺灣卻未出現在名單上。另外,一度被臺灣民進黨當做「亞洲好盟友」的日本在開放邊境的首波名單上同樣沒有臺灣地區的「一席之位」,民進黨方面表示「很傷心」。
近日,《中國時報》報導,歐盟宣布從7月1日起逐步對外開放,允許部分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入境,其中已有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在允許名單內。特殊的是,歐盟對於中國大陸實行的是有條件解禁,即首先是要求中國大陸同樣對歐盟成員國進行出入境開放,另外,這份名單並不包含臺灣地區。雖然民進黨方面已就此事與歐盟保持了密切聯繫,歐盟方面表示「正在討論中」,但名單不太可能有所變動。而其他如希臘、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同樣拒絕了臺灣民進黨的請求。
歐盟的這一舉動讓一直想親近西方國家的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人十分「心碎」。之前的「口罩外交」給蔡英文當局吃了一副「心理安慰劑」,自以為從此便可「改變」國際局勢,沒想到迎來的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局面。
更令人尷尬的是,臺灣地區方面自6月29日擅自作出有條件開放泰國在內的外籍人士入境,此舉動本想討好各國,沒想到卻遭頻頻「打臉」。
幹實事,莫講虛
雖然蔡英文方面吹噓臺灣是「抗疫模範生」,但是西方國家顯然不相信她的這套說辭,依然把臺灣地區同俄羅斯、美國、巴西等地列在疫情高發地的名單中。即使這樣,民進黨當局依然拒絕接受疫情普查這種「無關緊要」的小事,仍然把精力放在其他事務上。
各界人士都表明,臺灣地區的普查量太少,僅靠蔡英文的一面之詞恐怕無法說服西方國家,現在最重要的是加強普查,從而排除危險,而不是一味地鼓吹防疫政績,徒增笑話。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