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我從一級彈到十級
我從幼兒園中班開始學習鋼琴,去年的初一寒假我考完了十級。在此想要和大家分享我學琴的體會,但是這個過程很長,從哪兒寫起好呢?還是以「流水帳」的形式,說說這八九年學琴過程中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吧!
剛開始學琴:我學鋼琴,其實一開始是被我媽「騙」過去的。本來我是拉手風琴的,後來因為人太小,背不動琴,老師建議我彈鋼琴。我沒什麼概念,媽媽跟我說:「鋼琴和手風琴很像,會彈手風琴就會彈鋼琴。
」於是我就傻傻地去了。幾個月後,我發現,鋼琴跟手風琴差了不止那麼「一丟丟」。然後我就抗議了,每次去上鋼琴課,都是被連騙帶哄的。我就這樣開始了彈鋼琴。
二級:我被媽媽連騙帶哄的日子過了很久,直到我要去考級。那是一年級,我還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要去考試。曲子大約練了兩個月,都是在媽媽的監督下彈的,然後就去考試了。畢竟是第一次考級,我十分害怕。當時大腦一片空白,只記得進了考場,出了考場,查了分數,過了,全家都十分高興。一些具體細節就沒有記得那麼清楚了。
三級:考三級時,我正上二年級,當時還沒鋼琴考級可以跳級考這回事,只知道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去考,結果情形和考二級一樣,被拉著彈琴,被拉去考試,過關。
四級:這一級沒考,省略……
五級:考五級的時候,我終於跳級了。還是和以前一樣,每天晚上,我媽都大叫一聲:「彈琴了!」然後把我從房間裡揪出來,坐在鋼琴旁邊,看著我彈。情況和考二級、三級時差不多。
六級:這一次終於發生了變化。那時,我上四年級,作業已經有點多了,剛好我家就在少年宮旁邊,所以老師讓我每天去她的琴房裡練習。平時老師監督我練,周末我自己在家裡練。老師說考六級和考一至五級不一樣:考一至五級都比較容易過,而六級通過的人會少很多。我想我一定要過,所以增加了練琴的時間,變成了一個禮拜7個小時,比原來多了3至4個小時。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通過了。
七級:五年級考七級的時候,我有些驕傲,沒有好好練習。離考試還有三個禮拜時,我連彈都沒有彈熟,老師說我肯定考不過了。我不甘示弱,在暑假裡,我連著3個星期每天彈6個小時,最終還是考過了。
八級:六年級時,在一個暑假裡我連續考了兩次,一次考八級,一次考九級。吸取了考七級的教訓,我平時練琴比較認真。考級,什麼樣的過程,會面對哪些人。我都已經很熟悉了。我輕鬆地考過了八級,從此我開始感覺彈琴是一件快樂的事。
九級:這是一個奇怪的級別。如上所述,在我考八級的那個暑假,我同時考了九級;而九級我並沒有通過,因為我主要在練八級,沒怎麼注意九級。而奇怪的是,在六年級寒假我再次考九級,而居然又沒有通過。
十級:我決定放棄九級,直接攻十級,這次,我提前了三個月練習。考十級時是要考樂理的,考樂理讓我印象最深:我從來沒有學過樂理,而我樂理班裡的其他同學幾乎都學過樂理。但是,我發明了一個很有效的樂理學習秘笈。結果,樂理考下來,我考了96分,是全班最高分,這讓我十分自豪。
考十級彈琴科目時,我發現那一次考試來的人很少,很多人都沒有背出曲子,現場氣氛凌亂。而我自我感覺十分老練,順利通過。
關於鋼琴考級的建議
1.對於兒童學琴,把考級只作為一種階段性目標,獲得成就感,推動學琴動力。每天1個小時練琴的一年大概能達到一級,不要為了考級而拔高程度考級;
2.成年人則無需考級,把樂曲彈得好聽,能嫻熟駕馭作品,修身養性才是最終學習目的。
可以通過過級而獲得成就感,推動學琴動力;
3.備考級的時間建議在3-4個月左右,這樣不會太影響正常的學習進度,如果準備時間超過了6個月甚至1年,說明技術功底還不夠,不如把這個時間拿來好好打基本功;
4.鋼琴10級是業餘和專業的分界線,考級本身就是業餘考級,而不是鋼琴學習的最頂峰。如果已經通過了十級,則意味著可以進入專業的學習領域或者進入音樂院校學習,把音樂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
主編|Amelia Liu 市場總監|Bob Liu 運營總監|薛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