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高校學費上漲 民辦高校成主力 有的一年近3萬

2020-12-11 人民日報

近日,河北、安徽、雲南、陝西等省份「漲學費」的消息被媒體報導,這些省份基本都確定了漲價方案或已啟動學費調整程序。

而從幾個省份公布的方案來看,一本和二本高校漲幅相對較小,民辦高校成為漲學費主力。

四省高校調整學費,民辦高校成主力

河北: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

據報導,今年5月7日,河北物價局在石家莊市召開價格聽證會,對擬定的《河北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方案》進行了公開聽證。

到7月份,經河北省政府同意,省物價局、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對河北省公辦普通高校學費形成機制進行改革,並適當調整了本科學費標準。

河北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為:文科類每生每年4600元,理科類每生每年4900元,醫學類每生每年5200元,藝術體育類每生每年8000元。學費標準調整實行「新生新辦法、老生老辦法」,從2018年秋季入學新生開始執行,在校老生仍按原規定執行(特殊規定除外)。

安徽:公辦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聽證,擬平均上調765元

據江淮晨報消息, 3月23日上午,安徽省物價局召開省公辦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聽證會。按照聽證方案,省普通本科高校平均學費標準由每生每學年3885元調整到到4650元,上調765元,上調幅度19.7%。此外,方案還對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大學三所高校學費標準單獨做了調整。

擬調整學費標準:

(圖片來源:江淮晨報)

不過,根據安徽本地媒體新安晚報8月8日報導,安徽省教育廳有關人士表示,目前安徽省已啟動省屬大學學費調整程序,省物價局也曾前往安徽工業大學等高校,調研省屬高校學費收費制度改革在經過成本監審以及多輪聽證會後才能決定漲不漲、如何漲。

在民辦高校方面,據新安晚報6月19日報導,安徽省物價局、教育廳、人社廳印發《通知》,進一步放開營利性民辦學校收費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非學歷教育收費,放開教育收費的民辦學校,學費、住宿費實行自主定價。

《通知》指出,經審核後高校可以在原收費標準基礎上上下浮動,文科類專業上浮不超過 10%,理科類專業上浮不超過 20%,下浮幅度不限;暫時未達到規定的獨立學院,收費政策仍按原規定執行。

陝西:一本、二本增幅較小,民辦高校成主力

據華商報近日報導,有專業機構近日統計了2017年和2018年陝西省高校所公示的學費收費標準,通過招考人員與各專業學費的總和,統計出了各個高校的平均學費。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與2017年相比,陝西省高校的學費均有增長,其中一批次本科平均學費增長了126.21元,佔比為2.2%;二批次本科平均學費增長了206.24元,佔比為3.6%;三批次本科平均學費增長了1819.89元,佔比為9.7%;高職類平均學費增長了70.60元,佔比為1%。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其中一本、二本及高職專科類平均學費增長幅度不大,但因三本高校學費的基數本身較高,加之從2016年開始學費就已經開始增長,所以今年三本高校的平均學費漲幅較大。

雲南:10所民辦高校學費上調,最高2.98萬/年

近日,雲南省物價局發布信息:雲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雲南大學滇池學院等10所省屬民辦高校已報送調整(或制定)學費、住宿費收費標準的備案報告,並將從2018年秋季學期起入學的學生開始執行。

而這也是繼2015年9所省內民辦高校漲價後的第二次大規模上調學費標準。2015年,雲南省9所民辦高校學費集體上調,其中漲幅最低的每年上漲1500元,漲幅最高的是每年上漲10000元,而今年,10所民辦高校的學費漲幅在10%以上。

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收費標準,調整後,最貴的藝術類收費標準為29800元/生/年。

從本次民辦高校學費上漲幅度來看,除部分學校的個別專業學費為1.45萬元/年外,大多數學費在1.6萬元/年~1.9萬元/年之間。而藝術類為學費最高專業,均打破2萬元/年大關,其中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藝術類專業調整後學費收費標準達到2.98萬元/年。

高校為什麼要漲學費?

據了解,物價上漲、高校生均培養成本增加都是高校學費漲價的主要原因。

就學費標準調整原因,根據今年5月召開的河北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聽證會指出:

一是高校的生均培養成本逐年提高,河北省現行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制定於2000年,已17年未做調整,本科(一般專業)學費標準在全國排第20位,在全國處於中等偏下水平。根據河北省物價局成本監審結論,2015、2016、2017年河北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生均培養成本分別為17810元/年、19633元/年和22027元/年,成本呈逐年上升趨勢。

二是改善高校辦學質量的需要。從總體上看,河北省高校在學科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在實驗室、圖書館等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口,不能完全滿足高校培養合格人才的要求。

三是保障高校進一步發展的需要。當前,河北省正在推進「雙一流」高校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提升高校辦學實力和創新能力,迫切需要政府、社會、個人共同分擔,進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為我省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資金保障。

針對學費上漲,2016年海南省有關專家也表示,海南省高等學校的各項支出不斷加大,4所本科院校生均培養成本從2006年的1.2077萬元,增加到2014年的2.2311萬元,8年增長了84.7%。

據云南網報導,雲南省內一所民辦高校招生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最顯而易見的原因:相比公辦高校,民辦高校沒有生均財政撥款扶持一項,還必須自行承擔辦學場地、教師工資、校園硬體設施建設等多方面的開支,以往年的收費標準,已經不容易維持正常教學開展。」

貧困學子如何保障?這些政策也值得關注

以河北為例,今年將全面落實教育資助政策,確保每個考入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夠順利入學並完成學業。

一是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實行三免一助政策。對在省內就讀的河北省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實行免學費、免住宿費、免費提供教科書,享受國家助學金政策。

二是暢通「綠色通道」,對家庭經濟困難、無法繳納學費的高校新生,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順利入學。

三是認真落實國家獎助學金政策。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一般分為2000、3000、4000元三檔,受助學生約佔在校學生的20%。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資助標準分別為每人每年8000元、5000元。

四是大力推進國家助學貸款。每生每學年最高申請金額本專科生不超過8000元,貸款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全部由財政補貼。

五是加大校內資助力度。高校每年從事業收入中按規定5%比例足額提取足額使用資助經費,用於校內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減免、勤工助學、校內獎助學金等與資助貧困學生相關的支出。

確保每個考入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夠順利入學並完成學業。

據中國青年報此前報導,2016年廣東省發出文件要調整高校學費。據廣東省發改委工作人員介紹,為了不增加貧困生的負擔,省發改委下發的《關於調整公辦普通高校學費的通知》規定,各高校每年確保從事業收入中足額提取5%的經費專項用於學生資助,並將結果向社會公示,「貧困戶子女每人一年都有將近一萬元的補助」。

同樣已經決定漲學費的江西省發改委也表示「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將會同省教育廳、省財政廳進一步完善學生資助體系。」

專家表示,目前高校有獎學金、減免學雜費、助學貸款、助學金、勤工助學等渠道對貧困大學生進行幫助,基本做到了較為全面的覆蓋。「隨著學費的提高,獎扶制度也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

(來源:中國青年報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多地高校學費上漲有的逼近3萬/年,你的學費漲了多少?
    馬上就要開學了,你的學費有變化嗎?近日,河北、安徽、雲南、陝西等省份「漲學費」的消息被媒體報導,這些省份基本都確定了漲價方案或已啟動學費調整程序。而從幾個省份公布的方案來看,一本和二本高校漲幅相對較小,民辦高校成為漲學費主力。
  • 誰說民辦高校的學費都很貴,這3所民辦高校學費就很便宜
    民辦高校學費近年來漲幅非常大,特別是在武漢、上海、長沙、鄭州等國內發達城市,這些地區民辦高校的學費普遍在2~3年一漲,每次漲幅都在3000元上下。17年民辦高校武昌理工學院平均學費在1.6萬/年,18年該校學費就漲到了1.98萬/年。而在此之前15年、16年,該校平均學費都是1.6萬每年。同理該校在14到15年之間,學費從1.3萬/年漲到了1.6萬每年,這只是武漢其中一所民辦高校的現狀。現實是民辦高校學費上漲表現為「神同步」。
  • 成都部分民辦學校初中學費上漲 成外一年3.5萬
    成外學費上漲5千元 多校今日確定上漲數額「今年成外的學費上漲了,去年還不到3萬元,今年就已經要3萬5了。」在同成都外國語學校、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同屬德瑞集團的成實外教育網站上,記者看到了2015年成外小升初的招生信息。
  • 多省高校學費上調,最高15萬!家長:民辦高校讀不起!
    而就在近日,不少高校公布了2019年的大學學費情況,不少家長看到之後,更是直呼「大學供不起啊!」。那麼具體有多高呢?那麼上浮之後的學費到底是多少呢?以下是湖南省某獨立院校2019年部分專業學費情況:我們能看到這所院校,最低專業大類的學費也要1.25萬每年,最高的專業大類已經上調至1.8萬元每年!可以說這樣的學費價格,比起前幾年要上漲不少!
  • 高校學費排行:民辦大學學費比公辦大學到底高多少?
    (1)考慮到學費與住宿費目前還是屬於政府管控範圍這個事實,又由於全國高校實在太多,所以只能選擇部分地區的少數高校進行比較,於是選擇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浙江、湖北、四川、廣東和遼寧等地的大學,分別代表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和東北等地區。好在各省市高校學費多是統一標準,同處一地的高校學費基本是相同的。
  • 民辦高校賺錢有兩大法寶:一是漲學費,二是擴招學生
    從今年1月至今,民辦高校被上市公司收購的事件已有十多起。而在2018年整年,收購事件也不超過15起。資本進軍民辦大學的腳步,在加快!資本進軍民辦大學的拳頭,越打越大!先後收購西安鐵道技師學院、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廣州松田職業技術學院、山東泉城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等民辦學校。從2016年第一家民辦高校上市開始,資本的狂歡就不斷在民辦大學裡上演。有網友評論說,民辦高校到底是大學校園,還是資本的重地?資本能看上民辦高校,因為這塊大蛋糕實在令人垂涎三尺。
  • 東莞部分民辦學校調學費 有的漲幅近兩成
    5月3日,家住東莞南城的阿雲向記者報料稱,今年秋季東莞一些高收費民辦學校都普遍上調了學費,並且上漲幅度還不小。記者隨後從東莞多所民辦學校的官網查詢了解,不少符合兩年收費調整年限即2014年秋季上調過學費的民辦學校,今年秋季都打算上調學費,且上漲幅度不小,有的學雜費上漲接近兩成。
  • 國內民辦高校發展三大勢:搞擴張、漲學費、謀上市
    目前國內已有超過20個民辦高教集團,旗下共有95所境內民辦高校、在校生約110萬,分別佔全國民辦高校總數的1/8和在校生總數的1/6。其中,北京北方投資集團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民辦高教集團,旗下高校19所,包括本科院校17所(含11所獨立學院)、專科院校2所,在校生約20萬人。其次是四川希望教育產業集團,旗下有11所院校、12萬在校生,具體如下圖。
  • 一所民辦本科院校,位於上海,每年學費近15萬,家長:願意出錢
    導語:民辦高校的數量越來越多。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有益補充。但是民辦高校的學費都普遍比較貴,有的更是貴得離譜。上海的這所高校每年的學費將近15萬,差不多是一個普通家庭兩年的收入。這所學校哪個地方值得這麼高的學費呢?考生上這樣的學校是否值得?是不是有失教育公平?
  • 安徽這所高校轉設成功後,學費上漲明顯,引發家長和考生熱議
    我國的高校數量眾多,高達2900多所,在報考院校時,各位考生肯定奔著本科院校去的,畢竟在未來就業時本科院校和專科畢業生在薪資和待遇方面還是有差異的,除了重點本科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外,獨立學院也成為不少考生的選擇,但一般都是民辦的。
  • 多地高校要漲價 盤點國外高校學費高低誰說了算
    眼下,隨著各地高考成績的公布,高校也將進入招生錄取階段。高校學費「漲價」的消息一時間引起了考生和家長的關注。  多個省份公辦普通高校的學費將於今年秋季學期實行上漲,廣東、江西已出臺調價方案,海南、內蒙古也已召開聽證會,漲價幅度不等。
  • 2016廣州各民辦中學學費一覽 近半學校學費上漲
    2016年廣州民辦中學學費一覽 近半學校學費上漲  民辦中學的學費又漲了!隨機抽查了廣州市內30所民辦中學,發現近半數學校的學費今年都有漲價,而且大多數的漲幅都在一成以上。對於學費的「漲價潮」,民校則表示這是由於師資、設施設備等辦學成本逐年增加,漲學費才能保障辦學質量。
  • 南京市民辦初中學費上漲成定局
    東方網5月8日消息:南京市不少民辦初中今年的收費標準雖然尚未公布,但學費上漲已是定局。面對家長的疑問,不少民辦初中的負責人稱學校也很無奈——在我市民辦初中中收費較高的玄武外國語學校董事長孫菊生近日就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大倒苦水。
  • 哭了,全國多省大學學費上漲最貴15萬/年,你們學校漲了多少
    四省高校調整學費,民辦高校成主力河北: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為完善公辦普通高校學費政策,促進高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今年5月7日,河北物價局在石家莊市召開價格聽證會,對擬定的《河北省公辦普通高校本科學費標準調整方案》進行了公開聽證。
  • 南加大學費再次上漲 本科生一年支出近7萬(美元)
    據USNews報導,南加大學費又將上漲,2016-2017年學費將首次突破5萬美國,加食宿接近7萬美元。
  • 廣東大學學費上漲 平均一年漲801或1216元
    公辦高校:學費上調是種必然  昨日,新快報記者採訪了涉及學費調整的多所本科高校的相關負責人和老師,在他們看來,高校學費的調整,是遲早的事情。有知情人士表示,2013年前後,廣東就有不少高校向省教育廳提出上漲學費的要求。為此,省發改委、省教育廳曾在2013、2014年分別對省內高校教學成本進行調研。
  • 一年學費兩三萬,披著二本外衣的民辦高校,可把農村家長害苦了
    這一段時間正是各個省份二本批次高校錄取的日子,二本高校以前都是一些公辦高校,但是這幾年,一些省份二三本進行了合併,從此三本民辦高校也成為了二本高校。一年學費兩三萬,披著二本外衣的民辦高校,可把農村家長害苦了!
  • 公辦高校虧錢?多個省市發布高校學費上漲通知,引發家長眾多議論
    主要有兩大原因:1)高校不斷擴招導致教育負擔增加。大學生人數不斷激增,讓國家和高校負擔不斷增加,只好通過上調學費來緩解高校壓力。甚至有些教育廳表示,目前當地財政補貼遠遠不足,上漲學費實屬無奈之舉。2)受疫情影響,使得物價上漲高校學費在合理的範圍內有所上漲,家長和同學們都會接受,但是如果借著疫情,亂收費用,不但會給學生增加負擔,也會抹黑教育事業。
  • 近兩年多省上調大學學費,最高一年三萬!讀不起怎麼辦
    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湖南省財政廳 湖南省教育廳 2019年7月29日 回顧:2018年以來,四省高校學費上漲 雲南:10所民辦高校學費上調,最高2.98萬/年
  • 開學之際,這所高校收費突然上漲!學生:難以接受
    開學之際,這所高校收費突然上漲!每年四、五千元的學費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根本就不是事。但是,對於考上民辦院校的考生來說,可就有點擔憂了。當然,有不少家庭不缺錢,也不在乎學費多少,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家庭面對一年一萬多,甚至兩三萬的高額學費,還是感覺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