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幕論壇活動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7月12日訊 (記者 周密 實習生 張婷婷 蔡君霞) 11日下午,以文化館全民藝術普及社會化發展模式為主題的2019中國文化館年會閉幕論壇舉行。來自全國6家文化系統單位負責人通過交流發言,積極分享在發展創新、服務實踐等方面的成果突破,煙臺市文化館館長謝維力就公益文化服務雙引擎發展模式主題進行發言。
煙臺市文化館館長謝維力發言
謝維力表示,煙臺市文化館打造以「公益培訓合約制」和「一館四團」為引領的雙引擎發展模式。自2018年起,煙臺市文化館啟動了「藝術煙臺」公益文化惠民工程,創立了「藝術煙臺」公益藝術培訓共享平臺,構建起以煙臺市文化館為中心全社會聯動的免費培訓服務網絡。平臺自建立以來,各培訓機構向社會免費提供20多個藝術門類,3000餘課時、31000餘人次的培訓服務。另外,高水平、專業化、純公益的「一館四團」,如今也成為煙臺市群眾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
在隨後的閉幕式上,年會組委會向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頒發「2019中國文化館年會特別貢獻獎」,並向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江蘇省文化館、湖北省群眾藝術館、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煙臺市文化館頒發了「2019中國文化館年會論壇組織獎」。2天年會期間,專家學者、業界代表們一起交流思想,總結經驗,展望未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為文化館發展改革、融合、創新提供了新思維、新方法、新路徑,為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開拓思路、夯實基礎。
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榮獲「2019中國文化館年會特別貢獻獎」
榮獲「2019中國文化館年會論壇組織獎」的單位合影留念
中國文化館年會是全國文化館行業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年度交流活動,從2014年起至今已舉辦六屆。本屆年會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後舉辦的首屆年會,由中國文化館協會、煙臺市人民政府主辦,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協辦,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以「新時代文化館:改革 融合 創新」為主題,積極探討文化館行業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的突破路徑,集中展現全國各地公共服務和民間文化藝術新成果,在交流互鑑中促進文化館公共服務的共同提升,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做出積極貢獻。
推薦閱讀
在2017年,煙臺就設立了18個垃圾分類試點單位,截至目前,試點已達到26個。10日下午,記者在福山區鉑悅府小區看到,小區垃圾分類起步就是全智能化。小區裡隨處可見智能垃圾分類箱,分為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居民只需一刷卡,即可開箱投放。入...[詳細]
[詳細]
煙臺市城管局局長李冬帶領檢查組,趕赴南洪街進行現場辦公,督導問題整改工作。在南洪街,記者看到原來「大美芝罘」招牌下的流動攤點已經消失,街面衛生有了很大改觀。根據屬地管理職責,南洪街歸屬芝罘區毓璜頂街道辦事處管理,芝罘區城管局負責日常督導。[詳細]
受高空冷渦影響,7月11日6時~12日6時,煙臺市部分地區降小到中雨,局部地區出現大雨到大暴雨。[詳細]
為進一步宣傳航海文化、弘揚絲路精神,助力海洋強國、海員強國建設,7月11日,煙臺國際海員俱樂部黨支部、煙臺海事局黨委、煙臺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第三黨支部、煙臺渤海輪渡集團有限公司第二船隊黨支部、煙臺輪駁公司黨支部聯合舉行「中國航海日」紀念活動。[詳細]
記者從煙臺蓬萊海事處獲悉,7月11日是中國第十五個航海日,蓬萊海事、交通、旅遊和蓬萊閣街道聯合舉行濱海旅遊船艇應急演練,旨在鍛鍊海上搜救隊伍,提高應急反應水平,提升蓬萊濱海旅遊安全保障能力。[詳細]